APP下载

波斯远征希腊的必然性

2018-12-17王朵朵

理论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波斯希腊

王朵朵

摘 要:公元前492年和前490年,大流士两次派军远征希腊,均无功而返;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继承大流士遗志,开始亲率大军进攻希腊。这是希腊历史中的一段重要时期,希腊成功保卫自己的自由,开启古典时代;波斯在此时也基本完成帝国的扩张,进入“守成”时代。本文通过对大流士远征原因、过程和薛西斯继承大流士政策的分析,认为波斯国王远征希腊并非想征服希腊大陆,而是让他们臣服,达到威慑作用,保证帝国西部边疆的安定。在远征过程中,斯巴达、雅典等希腊城邦的顽强抵抗和波斯的屡次失败,越来越使得远征不可避免。

关键词:波斯;希腊;大流士;希波战争

中图分类号:K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051 — 03

希腊与波斯的战争是希腊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希波战争后开启了希腊的古典时代。远征是波斯帝国维护西部边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关对波斯远征希腊的原因主流观点是波斯的扩张野心和对雅典的报复,例如T. 凯勒·杨,认为波斯帝国的对外征服以希波战争为终点,希腊大陆仍是大流士以及薛西斯征服目标,理由是“纯粹的野心”①;哈蒙德将大流士派遣的远征军看作是波斯帝国入侵希腊的第一步,认为波斯帝国对雅典和爱利特里亚的战争是一次惩罚②。有关大流士远征政策的开端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是公元前513年远征斯基泰人,如巴策尔认为,征服希腊是公元前520年之后伟大国王的新政策③;奥姆斯特德认为早在帮塞罗松征服萨摩斯时,就已经迈出了征服欧洲希腊人的第一步④;但乔治·卡克韦尔认为大流士渡过多瑙河是为了示威而不是征服⑤。本文以乔治·卡克韦尔观点为基础,从波斯的角度,对大流士远征希腊的原因、过程、远征政策的发展以及薛西斯进攻希腊原因进行分析,来探讨波斯远征希腊的根源。认为大流士无意征服希腊,而是让希腊保持对波斯帝国的敬畏,防止希腊大陆城邦援助小亚细亚希腊城邦反抗波斯,从而保证波斯帝国西部边界的和平。

一、波斯远征前的思考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玛尔多纽斯率领大军进攻希腊,有学者认为大流士的目的是征服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如巴策尔采用“conquest”一词⑥,即通过军事行动控制某地或某一民族。由此可见他认为大流士进攻希腊是为了征服希腊,扩张帝国领土。征服希腊乃至欧洲,即用武力完全打败希腊和欧洲,使其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但反观大流士的军事行动,无论是公元前512年战胜斯基泰人,还是前492年色雷斯和马其顿主动臣服于波斯的统治,大流士都既没有在这些地区设立行省、派驻总督,使这些地方变成波斯帝国的一部分,也没有让这些地区向他缴纳贡税。所以这些地区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被征服。大流士在对希腊各城邦进行武力进攻之前,派使者向各城邦索要“土”和“水”,希望希腊城邦主动臣服波斯。对于臣服于波斯的城邦,它们仍然独立,既不属于波斯帝国,也没有向波斯缴纳贡税。由此可见,大流士进攻希腊,首先不是為了征服希腊,扩充帝国的领土,而是让希腊城邦向他投降,减少西部边境的威胁。

大流士进攻希腊有其真正的原因。首先,为了震慑希腊大陆城邦,保障为帝国边疆的安宁。控制小亚细亚沿岸对帝国来说尤其重要。其一这一地区是波斯帝国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大流士改革把帝国分为二十个地区,“亚细亚的伊奥尼亚人、艾奥利斯人、卡利亚人、吕奇亚人……为第一区,每年税额为四百塔兰特白银。”①此地也是帝国进行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其二掌握这一地区,也可掌握强大的海军力量。在为进攻希腊的备战中,大流士命令小亚细亚地区的城邦修造战船和运送马匹的船只。在与希腊海军交战中,西部沿海各城邦的舰队也是波斯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仅仅收复小亚细亚是不够的,还要震慑希腊。希腊本土紧靠帝国的西部,在埃及和小亚细亚之间保持独立,还有海上优势。小亚细亚与希腊本土居民同为希腊人,长期保持良好的联系。独立的希腊本土会成为伊奥尼亚叛乱背后的依靠力量。雅典参与小亚细亚希腊人的暴乱提醒大流士,雅典独立于波斯帝国之外,如果不采取措施,小亚细亚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向雅典复仇可以威慑其他希腊城邦,迫使他们臣服。

其次,为实现帝国的海洋政策,与希腊争夺黑海沿岸的贸易。大流士时期,设想和践行了一整套“面向海洋、联通海运、争夺霸权”的海洋政策和海洋方针。②由爱琴海经达达民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的航道对波斯和希腊都非常重要,双方在此地的贸易存在竞争。伊奥尼亚起义后,赫勒斯滂和其他黑海沿岸地区也响应反抗波斯,这对波斯帝国的海洋政策和海上贸易是重大打击,却有利于希腊各城邦在黑海和地中海的贸易。另外,雅典援助伊奥尼亚起义,如果不对雅典加以惩戒,黑海周围的城邦起义也会寻求希腊本土的援助,对帝国边境安定和贸易不利。

再次,对雅典的报复和希庇亚斯的鼓动。伊奥尼亚起义初期,雅典派舰队援助,与米利都人一起火烧萨迪斯。大流士得知后,便下决心向雅典复仇一。每到用餐时,他都要一个仆人在他的面前说次:“主公啊,不要忘记雅典人啊!”③另外,雅典流亡僭主希庇亚斯的鼓动,也加剧了大流士向雅典进攻的决心。“希庇亚斯玩弄了各式各样的手段,他向阿尔塔普列涅斯诽谤雅典人,用一切办法想使雅典屈服于他和大流士。”④这也成为大流士进攻雅典的一个借口。大流士命令玛尔多纽斯烧杀抢掠,奴役雅典。

大流士在前485年去世,薛西斯继位。薛西斯恢复对埃及的统治后,起初无意远征,听取玛尔多纽斯的劝说以后同意出兵希腊。我认为薛西斯从犹豫不决到积极备战,继承大流士远征希腊的事业,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薛西斯为提高自己国王荣誉与功绩。如果战胜希腊,扩大帝国领土他的地位也会像居鲁士、冈比西斯和大流士一样崇高。⑤基于自己的野心,他认为如果征服了希腊本土,就能使“太阳所照到的土地便没有一处是在我国的疆界之外”。⑥其次,继承大流士未完成的事业,报复雅典人。大流士曾想发动第三次远征,但中途去世,薛西斯决定继承大流士的远征政策,惩罚曾经对波斯和大流士犯下罪行的雅典人。再次,对帝国边疆安全的考虑。同大流士一样,薛西斯也是为了维护帝国西部沿海的稳定而远征希腊。玛尔多纽斯表示,出征希腊不仅可以使薛西斯在国人面前赢得声名,而且可以让人们知道,侵犯波斯领土的人不会得到什么好下场。而且希腊人顽固和愚蠢,作战时也是胡乱一通。这些说辞更激起薛西斯远征希腊的野心与信心,并为远征做准备。

二、大流士进攻希腊的时间和必然性

如前所述,巴策尔、奥姆斯特德等认为,进攻希腊是波斯的既定目标。公元前513年大流士远征斯基泰人后,留下美伽巴佐斯和八万大军征服色雷斯、马其顿等地区是为系统的打通前往欧洲希腊人地区道路的工作。⑦我认为波斯进攻斯基泰人和进攻希腊没有关系,波斯也没有进攻希腊的既定目标,在雅典援助爱奥尼亚起义以后才决定向希腊进攻,报复雅典。

公元前513大流士出兵打击斯基泰人是因为,其一斯基泰人,不断侵扰黑海沿岸的波斯人,使帝国西北部边境不得安宁。其二大流士想控制亚细亚小麦和木材贸易。伊奥尼亚人乐于跟随大流士远征也是为了打击黑海的商业势力,同时建立自己的商业势力。大流士领兵渡海到达欧洲大陆后,进军的方向不是向南攻打希腊人,而是向北攻打斯基泰人。战后,大流士接受一些地区代表臣服的“土”和“水”,但并没有向这些地区派驻总督。巴策尔也将臣服波斯的色雷斯地区定性为“有着一系列松散结构和领土的边疆”,而不是一个标准的波斯行省。另外,从希腊本土各城邦的反应也能够看出,大流士远征斯基泰人胜利后,此时的希腊各城邦没有因为波斯的远征而联合起来,而处在不断的矛盾与竞争中,可见此时波斯并没有对希腊的安全造成威胁。

大流士考量帝国利益后决定远征希腊,加之其后出兵失败,使波斯骑虎难下,不得不多次远征。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玛尔多纽斯率军向雅典和爱立特里亚复仇,但在阿索斯海角遭遇风暴,半数装备被毁,还损失2万多人,陆军与布里吉人对抗时也伤亡很多。后被召回,无果而终。第一次远征失败,且以斯巴达、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联合积极备战,势必对帝国边疆安定不利。前491年,大流士出兵前向希腊各城邦派遣使者索取“土”和“水”,打听希腊人是打算对他作战还是投降。同时派人到沿海地方的纳贡城市去,命令他们修造战船和运送马匹的船只①。此时大流士已在意整个希腊城邦对他的态度,并有再次作战的准备。希腊大陆的大部分居民和使者去的所有的島都交出“水”和“土”,海边的纳贡城市也都按照大流士的要求进行准备工作。由此可见,大流士及波斯帝国的威望和势力是大部分城邦都惧怕的。然而雅典和斯巴达拒绝交出“水”和“土”,杀死波斯使节,这是对波斯公然宣战,战争更加不可避免。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第二次组织大军,他的命令是“征服和奴役雅典和爱立特里亚并把这些奴隶带到他的面前来。”②两位将军率大军从萨摩斯出发,在伊卡罗斯海海上逐岛前进,几乎是横渡爱琴海,并没有走原来的路线。他们这样做不仅因为惧怕阿索斯的风暴,还是向支持伊奥尼亚叛乱城邦的报复。远征大军攻克纳克索斯岛和爱立特里亚,俘虏一些居民,烧掉神殿和城市。因为纳克索斯岛在阿里斯塔格拉斯叛乱时,为害波斯人最烈③;爱立特里亚支持过阿里斯塔格拉斯的反叛。雅典和波斯军在马拉松遭遇,波斯陆军战败。同时波斯海军想要包围雅典,但雅典军队及时赶回雅典守卫,使波斯军没有进攻机会,被迫撤回。至此,第二次出兵亦无功而返。

两次出兵的目的都没有达,肯定会削弱帝国威信,这时对于希腊是非战胜不可了。“大流士听到马拉松之役的战报的时候,因为雅典人攻击萨迪斯而对雅典人非常气愤的大流士就更加愤怒,因此他也便更加想派一支军队攻打希腊了。”④他立刻派遣使者到一切城市,命令他们装备军队,要求每个城市提供比以前更多的马匹、粮饷和运输船。公元前486年,埃及反叛,大流士在准备远征时去世。从他的这次的准备来看,他是想彻底,使希腊臣服,不再成为帝国西部动乱的隐患。

从大流士三次备战和两次出兵希腊的情况可以看出,大流士第一次出兵是为向雅典复仇,失败后大流士自然不会停止;第二次出兵之前,雅典和斯巴达备战并杀害波斯使者,更使大战不可避免;二次远征又以失败告终,使大流士更加愤怒,愈加想要希腊臣服于他。

总之,大流士早在公元前513年远征斯基泰人,并不是征服希腊的前奏。大流士远征斯基泰人是因为斯基泰人长期对帝国北部边疆的侵扰和对帝国商业的破坏。他对希腊本无征服计划,而是在雅典援助伊奥尼亚起义之后对雅典有报复之心。大流士远征希腊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帝国西部的安定。大流士认识到应该让雅典受到惩罚,除却后顾之忧。否则,雅典在侵犯帝国的利益之后却相安无事,那它此后极可能会成为这些帝国内部的希腊城邦再次反叛的援助力量。随着两次出兵不利和雅典、斯巴达等城邦的强烈反抗,更激起大流士想战胜希腊的决心,使他认识到如果希腊不臣服,帝国统治下的希腊城邦便不会保持安宁。薛西斯也主要是基于对帝国边疆安定的考量,继承大流士的事业。希腊各城邦团结作战,奋力抵抗,保持了希腊的独立,开启古典时代。

〔参 考 文 献〕

〔1〕Herodotus,The Histories 〔M〕.Translation

by A. D. Godle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0.

〔2〕Pausanias, Description of Greece 〔M〕.

Translated by W. H. S. Jones and H. A. Omerod,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8.

〔3〕Balcer, J. M., Sparda by the Bitter Sea. Imperial Interaction in Western Anatolia 〔M〕.Scholars Press, Chico, California, 1984.

〔4〕Jack Martin Balcer, “Persian Occupied

Thrace (Skudra) 〔J〕”.Zeitschrift für Alte Geschichte, Bd. 37, H. 1, 1st Qtr., 1988, pp. 1-21.

〔5〕Boardman, J., and Hammond, N. G. L.,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M〕.Vol. 3, Part 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6〕George Cawkwell, The Greek Wars: The

Failure of Persi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5, p.47.

〔7〕希罗多德.历史〔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英〕J·B·伯里.希腊史〔M〕.陈思伟,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9〕〔美〕N·G·L·哈蒙德.希腊史〔M〕.朱龙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0〕〔美〕A·T·奥姆斯特德.波斯帝国史〔M〕.李铁匠,顾国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11〕〔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波斯帝国史〔M〕.张鸿年,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2〕周启迪,沃淑萍.波斯帝国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波斯希腊
语录
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
三个最奇怪的词
苏联火星探测遭遇神秘事件
抓小偷
可爱的孩子
紧缩计划引爆希腊大骚乱
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