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

2018-12-17王淇刘昕霞

理论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习近平

王淇 刘昕霞

摘 要: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明确意识形态工作定位、原则、任务、方法,提出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推進意识形态工作创新。这些新思想是统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根本遵循。

关键词:8.19讲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036 — 03

“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社会安全稳定、国家软实力强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讲话,为有效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南。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产生背景

“今天,我们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1〕现阶段我国处于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关键时期,主流思想文化阵地面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立的思想体系依然承受西方国家的猛烈攻击。20世纪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施加和平演变,使苏联丧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加之苏联忽视舆论斗争作用,遭遇亡党亡国浩劫。

当今,西方国家始终没有停止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潮纷纷激荡,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粉墨登场;历史虚无主义、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卷土重来;指导思想多元化、消解国家意识形态等错误思想沉渣泛起。我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伴随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频繁的经贸往来、广泛的文化交流,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越辣越靠近世界中心,但国际话语权并未十分强硬,西方国家仍旧敌对我国发展的文明成果,仇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掠夺论”“中国不负责任论”“中国搭便车论”“中国崩溃论”等余音未绝。加之,西方国家兜售其价值观,严重侵染了我国公民的精神领地。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理论来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并非腾空而出,而是脱胎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份,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工作理论。

(一)根植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集体主义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撑。统治阶级不仅统领经济发展还要将统治阶级思想上升为国家意识,转化为主流思想体系。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统治阶级试图将统治阶级意识上升为“国家意识”,并以此教化被统治阶级,使其在思想上服从统治阶级。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二)借鉴于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渊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3〕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创新点之一是,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借助伦理道德教化作用,发挥文化价值取向与整合功能,以此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政治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联姻过程中,利用文化潜移默化地作用方式,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润无细无声”般地扎根在人民精神世界,逐步内化为个人思想认识,外化为日常行为。

三、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习近平同志明确阐释意识形态工作地位、原则、任务、方法,提出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老话题旺盛的生命活力。

(一)意识形态工作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意识形态工作定位问题。即“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我国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物质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指引发展方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凝聚各族人民思想共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兴亡。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理论斗争是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习近平同志首次将这项强基固本的任务提升至战略性高度,足以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区别于其他社会工作质的规定性。

(二)意识形态工作原则

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党性与人民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从党的发展史看,共产党员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遵循党的宗旨和原则,以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任,始终与人民保持在一条战线。在不同一的历史时期,党性与人民性一致性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两者贯穿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从此人民群众摆脱剥削压迫,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在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了惠及亿万群众的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近年来,政府注重分配领域公平,大力推进医疗改革,不遗余力采取措施调控物价,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坚持人民性,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5〕在具体实践中,党员及干部多听取基层群众的要求、建议,虚心向人民群众讨教,总结基层群众经验,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呼声。无论在新闻宣传、社会舆论还是文艺创作、教育活动中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基准,发挥教育和服务的功能,增强精神力量,提升精神境界,最终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意识形态工作任务

矢志不渝地镇守“两个巩固”思想防线。“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

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无论处于复杂世情、还是面临多重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刘少奇指出“用马列主义教育人民,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打下思想基础”。〔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各级党委必须把向党内外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当做头等重要的任务,并把这一任务和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8〕由此基本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工作的根本内容,这也是今天“两个巩固”的“最初版本”。处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党员及其干部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与时俱进,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此外,党员及干部积极学习18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克服“本领恐慌”。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不仅党员及干部需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各级宣传部门用“”中国梦”引导社会各阶层的共同价值追求,统一思想共识.

(四)意识形态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宣传主流政治思想,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正能量。因此,各级党委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从对内普及,对外传播两方面展开意识形态工作。

在国内,唱响主旋律,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识。在宣传工作中,必须采用人民喜闻乐见语言表达方式,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多报道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事例,多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在教育过程中,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引入传统古典故事,宣讲核心思想,小故事体会大道理,产生共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力,促使人民群众逐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内化质量与水平。

在国际社会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中国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彰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四个讲清楚”。目的就是阐释中国特色,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向世人宣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深沉的精神追求及现实的经济状况、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生态建设现状决定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争霸,积极与其他国家协同合作,寻求共同发展。

(五)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工作

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9〕无论在任何时候,党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宣传思想工作是点、线、面式具有延展性和关联性的完整体系。所以,有必要形成以中国共产党为意识形态管理的领导主体、以党领导下的新闻宣传和文化艺术管理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各级党委领导为实施主体并发挥相应社会组织管理功能的网状管理体系。各级党组织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树立大宣传理念,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贯穿于各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中。

首先,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复则、守土尽责,强化阵地意识。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各级党委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勇于斗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舆论制高点。

其次,最重要的是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完善网络舆论监管制度。网络信息技术及大众传媒迅速发展,扩大了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拓展了宣传途径。在此条件下,坚持党办报刊、党掌管新闻网站,党掌控新闻传播渠道,促使各类报纸、期刊、党报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阵地。互联网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同时也给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份子可乘之机,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因此,着重优化互联网环境,加强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掌握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维护意识形态工作安全权,完善互联网等新媒体行业规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制度化。

(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

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植入头脑的重要前提。以往意识形态宣传话语体系较为生硬刻板,官方性、政治性語言令人生畏,教育方式以单项灌输方式为主,宣传内容难以入心、入脑。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形同虚设,思想政治工作失效。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崭新话语体系以其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为特征广泛传颂。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贴近人民群众生活,要“接地气,暖人心”,在“编码”,最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枯燥深奥的理论。

宣传工作加强理念创新,各级党委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报道内容真实可靠,引起共鸣,使群众想看、爱看。综合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力量,创新宣传手段,宣传部门善于借助互联网巨大的影响力,探索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形式、新方法。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基层工作创新,脱离陈旧的思想禁锢,改进基层工作方法,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化群众,引领主流社会思潮。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谋略和魄力,创造性地提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既是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意识形态学说,又是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石,是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想保证。

〔参 考 文 献〕

〔1〕〔4〕〔5〕〔6〕〔9〕习近平.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5.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01).

〔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1.

〔8〕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

199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3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习近平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标题党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