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基于PDCA理念的探索

2018-12-15吴永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相关者应用型

吴永慧

(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在当前我国从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点。同时,应用型高校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主力军之一,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市场,满足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的重中之重。应用型高校形成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以及其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推动和发挥应用型高校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人才愈加多样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学术型人才同等重要。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全社会尤其是与地方性的人才需求的满足,提供人才储备。这是实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重要支撑。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部分应用型高校是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合并而来,这决定了应用型高校的建校时间短、经费不足、特色不明显、社会声望较低,因此,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

2 高校质量保障体系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和学术计划、研究和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由此可见,高校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最本质的部分。

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办学规模急速扩张,适龄人口毛入学率急剧增长,实现普及化之前,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平台期”,该“平台期”被称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该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出以下特点:(1)高校自身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负责。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后大众化阶段进入平台期,高校的运作更多地是依靠学生学费的资金支持,这使得政府在高校质量保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被取代,取而代之的则是高校自身成为质量保障的主体。(2)常态监控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手段。高校质量管理的监控常态化是为应对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为内核的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出现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评价标准注重“以生为本”。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评价标准更倾向于支持或重视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坚持以生为本是其核心本质。

3 基于PDCA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在教学改进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作为以人为中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这已经成为世界教育领域的共识之一。作为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断周而复始运转。如图1所示,结合PDCA理念中 4个要素 “计划 Plan”“实施 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该理论包含4个核心理念:全员参与、消费者满意、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依据事实进行管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表现为所有相关利益相关者必须全员参与、主动参与,需要通过学生的培养成果以及满意度做出评判。

4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多元维度分析

4.1 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校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管理层、学生、教师、校外团体、家长、用人企业等均有所涉及。以上都是责任主体,应该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群利益相关者之间应该是协同的合作关系,尽力做到相互信任、共担责任。

4.2 质量标准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需要一套客观多元的质量标准体系。上文中提及的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往往他们的诉求并不一致,这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更加多元化以及全面化。

图1 基于PDCA理念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图

4.3 评估与监控方式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师教学过程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控制、教风与学风建设机制等。评估与监控方式应做到常态化、全员参以及全过程管理,可包括自我监督、定期监督和外部监督。自我监督是指专业层面的自我检查。定期监督是指学校层面开展的全校性的评估。外部监督是指校外责任主体(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产业行业专家等)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

4.4 信息收集途径

信息收集途径是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中介,信息的收集要真实全面及时。目前来看,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在校内通过学生评课、评教、评管理的问卷;各院系通过听课、看课、审查教学文档、督导教师观察等方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在校外通过召开校友会以及家长会、邀请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等参加工作坊,了解利益相关者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

4.5 评价与激励方式

大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实践创新能力需要公正的评价与及时的激励。高校的评价方式应做到动态评价,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在激励方面,对大学生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在当前情况下,给予学生在学校质量管理方面的参与机会尤为重要。对教师的激励可以从教学、科研、师生关系三方面展开,通过设立教学优秀教师、优秀竞赛指导教师,举办讲课比赛以及各类教师评选,并对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奖励;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从教师角度出发进行完善和提高,尊重教师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最为有效的激励方式。

综上所述,责任主体、质量标准、评估与监控方式、信息收集途径、评价与激励方式等是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遵循计划—实施—检查—行动(PDCA)四要素的循环往复的关系,强调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全环节的管理,协同保障应用型高校教学教育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绩效高表现。

该文基于应用型高校及其人才培养的现状,借鉴全面质量管理和PDCA理论,构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责任主体、质量标准、评估与监控方式、信息收集途径、评价与激励方式5个方面,解析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多元复杂性,旨在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该文中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与运行机制,从而确保质量保障体系中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有效实现,则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这是未来该文将继续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相关者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