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8-12-15张晓颖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全血性激素肌瘤

张晓颖

(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41)

子宫肌瘤是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且其间存在少量纤维结缔组织[1]。临床症状主要为腹部胀大、白带增多、子宫出血等,严重时可诱发继发性贫血,导致流产或不孕,对患者生育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众多患者倾向于药物保守治疗,其中米非司酮为常见的抗孕激素,可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扩张和软化子宫颈,使肌瘤体积缩小。但有文献报道,米非司酮不宜久服且一旦停药肌瘤体积又会增大,难以达到预期疗效。活血化瘀方具有温经通脉,

消瘀活血之效,临床研究证实[2],此方具有抗炎、止痛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本研究初步尝试活血化瘀方治疗子宫肌瘤,观察其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性激素指标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妇产科学》[3]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符合中医辨证标准[4],属痰瘀互结型:腰腹坠胀,月经周期紊乱,经色紫红,或有血块,胸闷胁胀,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黏稠或夹血丝,伴有异味,小便淋漓涩痛,舌质紫黯且苔厚白腻,脉弦滑;③单个瘤体最大直径不超过5 cm;④入组前3个月未接受激素治疗;⑤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宫颈癌病变者;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伴有影响药物吸收疾病者;③子宫体>7 d妊娠大小;④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37.48±6.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7±0.92)年;肌瘤直径1.93~4.83 cm,平均直径(3.64±0.86) cm;单发31例,多发17例;肌瘤分布:肌壁间27例,浆膜下11例,黏膜下10例。研究组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6.97±6.30)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3±1.05)年;肌瘤直径1.87~4.91 cm,平均直径(3.71±0.93) cm;单发29例,多发19例;肌瘤分布:肌壁间26例,浆膜下12例,黏膜下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69)治疗,10 mg,空腹口服,qd;观察组给予活血化瘀方治疗,方剂组成:黄芪20 g,党参20 g,川芎 15 g,地龙10 g,当归10 g,桃仁10 g,黄柏10 g,桂枝8 g,茯苓8 g,红花8 g,赤芍8 g,丹皮8 g,枳壳6 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经期停服。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②比较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酮激素(LH)及孕酮(P)等性激素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集两组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各性激素指标水平,试剂盒为罗氏公司产品,所有步骤均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③比较两组疗效,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拟定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证候疗效指数≥85.0 %,B超检查显示子宫肌瘤完全消失,且停药3个月内未见复发;显效:证候疗效指数为65.0%~84.9 %,子宫肌瘤体积最大值缩小1/2以上;有效:证候疗效指数为40.0 %~64.9 %,子宫肌瘤体积最大值缩小不足1/2;无效:证候疗效指数<50.0 %,子宫肌瘤体积未见明显缩小,或有增大趋势;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记录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性激素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FSH、LH、P及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性激素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激素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表4 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受环境污染加剧及生活习性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患者呈年轻化[6]。子宫肌瘤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失调有关,体内激素代谢紊乱,即FSH、E2、PRL分泌增多,P分泌减少,长期作用于敏感子宫肌层组织,刺激瘤体细胞分裂增加,导致病情进展。

研究认为有效控制调节激素代谢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关键[7],米非司酮是常用的抗孕激素,可抑制上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诱导肌瘤细胞凋亡;还可选择性地与孕酮受体结合,拮抗雌激素,软化并扩张子宫颈,从而缩小子宫肌瘤。但长期服用易诱发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难以耐受。

目前,中医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妇科,有研究发现[8],中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癥瘕”范畴,多因寒邪入侵胞络,气血不畅,痰瘀互结,以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日久则成癥瘕,故治疗应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活血化瘀方中黄芪益气活血,瘀去络通而不伤正;川芎乃血中气药,可活血行气、化瘀通络、走而不守,具有引经之效;党参可补肺气、健脾胃;当归生血养血;茯苓健脾化痰;地龙功专逐瘀、祛瘀生新;桃仁、赤芍等化瘀止痛、补血活血;桂枝可温通经脉,并能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红花可行气活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学证实,黄柏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抑制真菌孢子和菌丝的生长[9];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可达活血化瘀补气之功;枳壳、柴胡等可健脾和胃,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脉,化瘀活血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活血化瘀方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化瘀活血,促进恢复。有报道称[10],子宫肌瘤患者普遍伴有明显的激素异常。本研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指标水平,发现治疗后研究组FSH、LH、P及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活血化瘀方能有效抑制子宫肌瘤患者的性激素分泌,调节激素水平。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活血化瘀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全血性激素肌瘤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