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毒通便颗粒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2018-12-12张学峰王珠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肠梗阻排气腹部

张学峰,王珠强

(中山市中医院外三科,广东 中山 528401)

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1~4周),由于腹腔内无菌性炎症或腹部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从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称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EPISBO)[1]。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腹部重症感染、肠瘘及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排毒通便颗粒为中山市中医院医院制剂(批准文号:粤药制字Z20130019),为大承气汤基础加味方,具有泻热攻下、活血祛瘀的功效。本研究探讨了排毒通便颗粒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EPISBO患者62例。诊断标准:(1)近1~4周有腹部手术史;(2)体检时发现腹部质地坚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有腹胀、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但没有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症状;(4)腹部CT检查提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增厚,边界不清;(5)无肠绞窄情况发生,无明显腹腔感染、脓肿[2-4]。排除其他类型梗阻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4~73岁,男性平均(55.24±7.32)岁,女性平均(52.21±6.75)岁;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6例,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4例,急性消化道穿孔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6例,胃肠道肿瘤6例,肝、胆道肿瘤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7~68岁,男性平均(56.34±4.73)岁,女性平均(54.42±5.72)岁;急性化脓、坏疽性阑尾炎5例,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4例,急性消化道穿孔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7例,胃肠道肿瘤5例,肝、胆道肿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坚持治疗不中断。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禁水禁食,胃肠持续减压;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联合应用注射用奥曲肽(生长抑制素)及注射用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合理配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5~7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便排毒颗粒(规格:每袋10 g),1次10 g,口服,1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7 d[5-7]。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严重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肾功能不全、休克、腹腔脓肿及脓毒血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8-9]。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发病7 d内,患者排气、排便恢复,呕吐、腹痛及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腹部CT及B超等检查提示无肠梗阻;显效:发病7 d内,上述症状明显好转,进食后无肠梗阻症状,腹部CT及B超等检查提示无明显的肠梗阻;有效:发病10 d内,上述症状好转,腹部CT及B超等检查提示肠梗阻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肠梗阻征象无好转;总有效率=(治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10-11]。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recovery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2.2 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ARDS、腹腔脓肿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3 讨论

EPISBO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由于患者大量分泌消化液及一些炎性介质并于肠腔内不断积聚,从而增加肠道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剧其水肿,使肠腔扩大,水、电解质紊乱加重,在这样的肠道环境下,菌群不断增殖,积液和气体增多,促使内毒素及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易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阻碍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破坏机体稳态,严重时诱发休克、死亡[12-13]。术后肠梗阻患者中,EPISBO患者约占80%~90%[14]。

目前,临床常采用胃肠减压、肠外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手段进行保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该常规疗法也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但在促使患者排气、排便、肠鸣音的恢复及呕吐、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所需时间较长,且腹腔脓肿、ARDS及脓毒血症等的发生率更高,这些均会对患者的健康和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EPISBO为术后患者气血耗伤,脾胃虚弱,湿热邪毒乘虚而入,邪滞肠胃,气血痞结,气机不利,通降失调,致使腑气不通,气血郁闭,上下不通而形成炎性肠梗阻,属于“肠结”“关格”等范畴[15]。因此,气血凝滞肠腑、腑气运行不畅为本病病机。临床以实热证为多见,辨证应以寒热虚实为纲,治法以通里攻下、峻下热结及活血化瘀为主[16]。通便排毒颗粒以大承气汤为基础方,取其泻热攻下之效,加味党参、白术、丹参、桃仁及木香等既补血行气,又活血祛瘀,对湿热蕴结之肠结、肠痈和便秘均适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RDS、腹腔脓肿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排毒通便颗粒治疗EPISBO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肠梗阻排气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
缩缸强化汽油机用高效排气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