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损害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8-12-12羡一心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11期
关键词:疱疹干扰素雾化

羡一心,刘 凯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常见的丙类传染性疾病,消化道、上呼吸道是其主要传播途径,该病传染性极强,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并造成区域性大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区域性疱疹,且儿童为多发群体,临床以对症、抗病毒治疗为主[1]。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通过干扰病毒蛋白质及核糖合成来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治疗HFMD的效果[2]。本研究比较了肌内注射、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重症HFMD合并神经损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损害患儿16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发热和皮疹出现时间<48 h;未参与其他药物试验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给药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3例。观察组患儿中,男性40例,女性42例;年龄1~5岁,平均(3.15±0.24)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41例,女性42例;年龄1~6岁,平均(3.25±0.26)岁。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护理人员协助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口腔护理,均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规格:20 μg/支)治疗。其中,观察组患儿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药,将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4 μg/kg加入至0.9%氯化钠溶液2 ml中,稀释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1日2次;对照组患儿通过肌内注射方式给药,在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定位三角肌并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1次2 μg/kg,1日1次。两组患儿的疗程均为5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食欲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在无菌环境下,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在3 000 r/min速度下离心,取上层血清于-80 ℃下保存待检,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S-100β蛋白及神经肽Y(NPY)的浓度,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2 d后,患儿疱疹基本消散,且体温、精神及食

欲等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 d后,患儿疱疹基本消散,体温恢复正常,精神及食欲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治疗5 d后,患儿仍有大量疱疹,体温反复,精神及食欲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time of symptoms and length of stay between two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s-CRP、S-100β蛋白及NPY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hs-CRP、S-100β蛋白及NP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s-CRP、S-100β蛋白及NPY水平变化情况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hs-CRP, S-100β protein and NPY between two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Note: vs. before treatment,*P<0.05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HFMD是急性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儿童,主要表现为高热,口、手、足等出现区域性疱疹,发病较快,传染性极强[3]。极少数患儿会出现神经损害的严重情况,轻者并发脑炎、神经性肺水肿,重者死亡,而临床治疗重症HFMD合并神经损害以对症、抗病毒治疗为主[4-5]。重组人干扰素α1b为抗病毒药,可与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促进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同时可激活多种胞浆酶,抑制病毒的转录、翻译,干扰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病毒复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效果,但目前如何选择该药的给药方式仍是困扰临床的难题[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帆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验证了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肌内注射。可能是因为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可将药物经雾化转化成均匀微粒,这些微粒可直接与病毒组织接触,药物无需进入血液循环可直接到达病灶,局部血药浓度迅速上升,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且操作简单,患儿和家属更能接受;而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传统的治疗方法,药物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全身各组织中发挥治疗作用,作用缓慢,且可能引发高热并发症,加重治疗难度[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赖彩珍[10]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因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仅可作用于靶器官,同时机体黏膜也会吸收部分药量,进入体循环抑制病毒,提高了机体抗病毒能力,同时清除了病毒引起的炎性介质,另外,分解病毒产物还可促进患儿血液循环,加快疱疹消退[11-12];而肌内注射会给增加患儿痛苦,引起流感样综合征、肌肉挛缩等不良反应,极大地限制了该药在重症HFMD合并神经损害治疗中的应用[13]。而且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神经损伤的影响情况,在患儿神经系统受损后血清hs-CRP、S-100β蛋白及NPY水平会升高,若神经系统得到改善,上述指标水平会降低。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hs-CRP、S-100β蛋白及NP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雾化吸入较肌内注射更能改善患儿神经损伤,加快恢复。S-100β蛋白是由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主要存在于脑内,其含量和分布较为稳定,常作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指标,NPY在神经受损时,mRNA表达增加,抑制脑内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保护脑神经;hs-CRP是炎症急性反应蛋白,可与细菌真菌结合,具稳定性质[14-15]。

综上所述,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重症HFMD合并神经损害的疗效优于肌内注射,且更能促进患儿恢复,改善神经损伤。

猜你喜欢

疱疹干扰素雾化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雾化有害?
说说“上火”那些事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状况评价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