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学生应当得到更多关爱

2018-12-11高国圣

黑河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关爱研究

高国圣

[摘要]留守学生在高中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班主任要强化对学生的分析研究,在工作中加大研究的力度,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关爱举措,为留守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要强化对留守学生情况的分析研究,找准学生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做到情况全面及时了解,为有效教育管理创造条件。引导其他同学以及班集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多给予正面激励,帮助他们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增强学习与生活的信心,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关键词]留守学生;关爱;研究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并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关爱留守学生成为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关爱留守学生,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准确把握其群体特点,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

一、留守高中生学习成长现状分析

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离乡打工改善生活,他们的子女留在老家读书学习,成为了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与父母聚少离多,平时和父母很少能够见面。这种状态的生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学校应当关爱留守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留守高中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父爱母爱滋润,影响学生生活情绪。和父母一起生活是一件快乐和幸福的事情,留守高中生平时很难见到父母,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中有了矛盾无处宣泄,在平時的生活中和其他学生相比更加渴望父母的陪伴。

2.缺少家庭管理约束,容易放纵自身言行。部分高中生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自己成为了留守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缺少父母对自己的管理约束,自制力差,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青少年拉帮结派,寻衅滋事,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长期学校寄宿生活,极易出现早恋现象。因为父母不在自己身边,缺少父爱母爱,有些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出现早恋现象。根据某校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早恋学生,至少有一方是属于留守学生,这就为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二、教师身兼双职,将师爱母爱一起洒向留守学生

在高中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承担着教育教学的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在校的临时监护人,承担着母亲、老师和朋友的三重职责。教师要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现状,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保障成长。笔者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努力,有力提高留守学生的教育成效。

1.摸清学生情况,建立详细的留守台账资料

要想有效开展工作,必须熟悉情况,对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而言更是如此。笔者在接手一个班级之后,首先对班级留守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摸排,通过发放表格填写、资料搜集的方式,了解班上留守学生的状况。接下来和学生进行逐一的思想交流,了解个性化情况,并将这些内容详细记载下来,建立起留守学生的全面台账,对他们的年龄、家庭住址、家庭情况、父母流向、联系方式逐一记载建立档案,针对每一个学生因人而异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2.思想正面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父母

不少学生对父母有着或多或少的怨言,他们认为父母平时只顾挣钱不顾他们,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代沟。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召集留守学生进行了专门的教育,引导学生分析为何我们的父母要背井离乡,去外地从事繁重的劳动?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能够有安逸的生活、富足的条件。因此,应当在思想上和父母保持一致,理解父母为自己的辛勤付出。经过这样的教育引导,许多学生纷纷表示,自己对父母的良苦用心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自己平时误解父母真是不应该。笔者在班级出示了在外务工劳动人员的一些场面,简陋的公棚住宿条件,简单的饭菜,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进一步增强了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

3.实施结对交友,以友爱之情排遣心中寂寞

留守学生因为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在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的滋润,感到寂寞是正常的,可以通过别的情感来充实,避免因为学生内心空虚而走上早恋的道路。笔者在班级鼓励其他学生和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开展学习生活的全方位交流。在中秋、国庆、元旦等节日,提倡留守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回家过节,感受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暂时忘却因为留守而产生的寂寞感。这样的结对活动,对学生而言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之间更加团结,更加友爱。结对交流活动让留守学生得到了家的温暖,增进了和同学的交往,也让自己的内心情感更加充实和富足。

4.针对存在问题,耐心细致开展教育和疏导

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各种各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时学习松散,不严格遵守纪律,另一方面是沉迷于网吧、游戏厅,和社会不良人员有接触。针对这样的问题,班主任必须要耐心细致地开展教育引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将一些小的势头及时扼杀掉,保证这些留守学生端正心态认真学习。在解决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严格遵守纪律这一方面,笔者和学生进行了专门交流,结合班级常规考核分值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谈,让他们明白作为班集体的一员,任何时候都应当遵守班级的制度、维护班级的荣誉,为班级工作出力。要求学生纠正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严格遵守纪律,还要树立学习的目标,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和不良青少年接触问题上则要严格禁止,以过硬的措施,在学生和这些社会不良人员之间隔起一道防火墙,使他们在防火墙内健康成长。

5.组织专题活动,让学生感受班级集体温暖

高中学习生活非常紧张,而且节奏很快,但并不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针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班级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一方面,班级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一些庆祝活动,专题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集体活动,让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用充实的班级活动让留守学生感到更强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以集体全方位的关怀提高留守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

6.定期开展交流,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好问题

留守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有些小事放在心里,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情绪,甚至影响心理。在学习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和成绩滞后的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回顾旧知识,进行巩固训练,教给他一些思维方法,提高学习的成效。对于一些生活有困难的留守高中生,则帮助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向学校申请减免一些费用,以及动员大家共同努力帮助他度过难关。

7.搭建沟通平台,让学生与父母不间断联系

本校严格禁止高中生携带手机,这一初衷是为了防止一些学生沉迷手机荒废学业。那么学生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呢?笔者则利用平台解决了这一问题。班主任以自己的微信号申请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公布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状况,要求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留言,通过多媒体投影设备在班级进行展示,让家长的关心问候常伴学生左右。对于学生要和家长沟通联系的,也可以搜集起来,相关内容通过微信的方式传到群里,或是点对点传到家长的手机上,这样的方式既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占用平时的学习时间,又让家长和学生之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这对提高留守学生健康情感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

8.强调正面激勵,充分激发学习与生活热情

不少留守学生存在着一些消极心理或是自卑情绪,班主任要正确面对这样的状况,特别是要运用正面激励的手法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鼓足勇气、扬起信心。一方面,笔者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发掘留守学生身上的一些优点,如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在班级进行表扬,增强这些学生的情感获得效果。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创造机会,让留守学生有展示的平台。文化成绩滞后的,可以发挥他们艺术方面的特长。通过正面评价让留守学生增强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对提高学生教育引导效果帮助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生中的留守学生群体,班主任既要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还要像母亲一样爱护他们,认真分析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为留守学生的成长营造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更加茁壮地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韩珍玉,刘福初.浅谈“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0,(03).

[2]韩占珍.浅析教师如何帮助高中留守学生解决心理问题[J].才智,2014,(30).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关爱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