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镇建设要着力发掘和提升文化内涵

2018-12-10纪芬叶刘亚丽高玉敏

开放导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

纪芬叶 刘亚丽 高玉敏

[摘要] 特色小镇建设中,文化内涵不足是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文化融入性有待提升、文化价值体现需进一步强化、文化开发表象化、文化差异性不明显等方面。文化内涵对于特色小镇建设中产业转型升级、凸显小镇特色和振兴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从摸清文化家底、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強产业培育、助力特色发展,注重文化社区建设等方面突出文化内涵,促进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文化内涵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8)05-0063-04

[作者简介] 纪芬叶(1981 — ),河北邢台人,河北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管理与政策;刘亚丽(1962 — ),河北石家庄人,河北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社会文化管理;高玉敏(1980 — ),河北石家庄人,河北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特色小镇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新型城镇化,带动扶贫脱贫,传承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少地方政府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投入人力物力,致力于建设有本地特色的小镇,但是,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特色”不“特”、同质化、建设有一定的盲目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内涵挖掘利用不足。

一、特色小镇建设文化内涵不足的主要表现

1. 区域文化融入性有待提升。特色小镇生长的土壤要么是地方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底蕴,要么是独具特色的创意理念,再或者是地方积累的特色产业优势。这些都离不开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离不开区域性的人才、自然、地理等条件。但是,一些地方特色小镇与周围区域文化融入性不足。一是特色小镇的主题定位未能很好地体现所处地域的文化内涵。特色小镇在主题选择时未能深入梳理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和历史文脉,造成特色小镇文化特色不鲜明。二是特色小镇内容生产没有很好地体现当地产业特色,在产品内容创造、产业业态选择上与当地产业特色融合度较低。三是特色小镇的建筑外观与区域特色融合不够。特色小镇的外观设计未能与其临近的城市特征、周边的农村风貌、农村资源禀赋有机融合起来,造成小镇外观与周围环境不和谐、突兀隔离等问题。

2. 文化价值体现有欠充分。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往往忽视文化的价值导向,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体现不足,直接的表现是载体形式理解不到位,混淆于产业园区。有些地方直接将产业园区更名为特色小镇,“换新瓶装旧酒”,有悖于特色小镇建设初衷。造成特色小镇混淆于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特色小镇文化价值体现不足:一是文化认同被忽视。产业园区以经济利益的集中实现为核心,特色小镇则应以一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为核心。目前有些特色小镇被认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方式,而忽视了文化认同的形成;二是管理模式趋同化。产业园区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指标的提升,采取的是企业化管理模式,特色小镇则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综合发展指数,采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综合治理模式;三是文化场景营造不足。产业园区建设的出发点应以园区为抓手,促进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的出发点则应以产业为支撑,促进文化场景、生活场景的构建,实现城镇综合发展。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往往忽略了文化场景的营造,社区没有很好地融入小镇建设,生活便利化设施不完善,特色文化活动不丰富。

3. 文化开发表象化。特色小镇讲求“产、城、人、文”的有机融合。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目前极易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简单化和表象化。特色文化的体现只是将各种文化要素简单呈现和物理加和,而没有深入挖掘和融合,从而使得特色小镇不能形成“骨子里的文化特色”,缺乏深度,难以持久。目前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有景观无内涵。文化景观一方面来源于历史遗存,另一方面来源于新生的文化景观生产,两种类型的文化景观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有时只是被当成小镇的标志性建筑,而没有与小镇要体现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景观所蕴藏的文化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现。二是有产业无消费。特色小镇往往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但是,有些小镇的产业并没有和文化消费有机融合起来,一方面小镇的支柱产业没有运用会展、网络、手机等多种营销渠道推广出去,实现其应有的文化消费效果。另一方面小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不足,文化消费观念、文化消费设施等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建设。三是有文化无特色。一些特色文化小镇在自身的特色服务、特色项目、特色餐饮等方面开发不足。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一定要将各种文化要素关联起来,深度结合起来,有机融合起来。

4. 文化差异性不明显。特色小镇特别强调和凸显的是特色,强调独一无二、难以复制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一哄而上,按指标建设,强制打造,这就造成文化特色不鲜明,差异性弱。一是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数量要求过高。如四川力争建设200个特色小镇,山东、河北、江苏均提出建设100个特色小镇等。实际上,特色小镇既要体现文化,更要体现特色文化,这就从根本上要求特色小镇建设是有条件约束的。特色小镇应是“精而少”,而不是遍地开花,应有尽有。二是产业特色不鲜明。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要突出特色,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充分延长其产业链条,丰富产业业态。目前很多特色小镇产品内容固化,服务缺乏特色,业态单一,造成产业特色不鲜明。三是大众化消费过剩,差异化消费不足。特色小镇的产品设计在差异化定位和精准定位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细分市场不足,不能更好地满足分众化消费的需求。

二、文化内涵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阵地,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产业的“特”而“强”是特色小镇的首要根本要求。突出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将文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迎合公众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突出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特色小镇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门类,是依托地域文化特色而逐步发展壮大的产业。突出文化内涵有利于提升特色文化产业的辨识度,增强产业的文化价值属性,丰富产品内容创造,提高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二是突出文化内涵有利于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以及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相融合将大大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如文化创意与农业相融合建设创意农业小镇,文化创意与工业相融合发展工业旅游,建设具有文化价值的制造业小镇,文化创意与服务业相融合建设美食小镇、美妆小镇等。

2. 有助于突出小镇特色。深入挖掘和突出文化内涵能够增强小镇的鲜明文化特色,提高小镇的发展品质。一是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将文化元素通过创意设计融入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体验中,能够大大提高产业的鲜明特色。二是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特色小镇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要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气质。要将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并将创意设计最大限度地应用到小镇建设中。三是形成鲜明的建筑特色。将文化内涵与小镇建筑融合是提升小镇特色最直观的途径。从小镇整体建筑风格的选择到小镇产品的设计、民宿的设计开发、公共设施的文化元素融入,充分体现鲜明的文化特色可以增强小镇的建筑特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塑造小镇鲜明形象。

3. 有助于振兴乡村文化。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讲求“产、城、人、文”的有机融合,讲求“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对提升小镇文化有着根本的要求。乡村振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振兴乡村文化。因此,突出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与振兴乡村文化有机契合,一是有利于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特色小镇会融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特色民俗活动,丰富特色小镇的文化内容。特色小镇通过特色文化产业、节庆、会展等特色文化活动来推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为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创造了有效的途径。二是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突出小镇的文化内涵会潜移默化地为小镇居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逐渐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使更多的居民掌握文化技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特色小镇建设发掘和提升文化内涵的对策建议

(一)摸清文化家底,有的放矢

地方政府首先要对所辖区域以及周边地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点深入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找准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建设的着力点和特色。一是对所辖区域内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史故事、地方文脉、风土人情、地理特色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入了解和梳理,讲好小镇故事。二是找准突破口,清晰定位,科学谋划。通过了解和调查,掌握其他地方的文化资源特点和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在对比中,分析当地的文化资源禀赋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科学制定本地特色小镇发展规划。三是深挖特色文化。确定特色小镇的主题后,要对小镇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文化底蕴、文化寓意、文化产品内容、文化产品形式、配套设施服务等方面进行纵深挖掘,深度开发。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

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于地方政府實际工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特色小镇的考核标准应该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充分尊重城镇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尊重地域特色的发展特点。一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对于特色小镇的考核评价既要符合一般的共性特点和需求,又要有文化特色,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二是短期与长远相结合。品牌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特色的形成更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和涵养,因此,特色小镇建设的评价体系在考核评价周期方面要注重长期与短期的结合,能立竿见影的指标可进行短周期考评,效果缓慢的指标需要长周期考核。三是软硬指标相结合。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包括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等硬指标,更要包括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文化的传承、生态的保护、小镇发展思路的清晰度、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小镇居民的幸福感等软指标,应综合加以考核。

(三)主题鲜明,整体规划

深入挖掘特色小镇要体现的特色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总体规划中要以特色文化为主线、为引领,做到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一是在房屋建筑的外观、内饰,地标性建筑的建筑风格、装修风格等方面,体现小镇的特色文化,营造特色文化的大环境。二是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理念和规划建设中,体现特色文化。如在道路街道的命名,厕所、垃圾桶、小镇小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中要体现特色和文化。三是小镇服务要与地域发展特色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在吃、住、购、物、娱等各个方面创新理念,推出极具特色的、融入特有风土人情的服务产品。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特色文化小镇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托不同的文化资源,特色文化小镇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文化资源活化型。指依托特有的自然资源、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不同的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以观赏文化遗存、体验文化技艺,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小镇。二是特色风情体验型。指以一定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特色主题的风情体验小镇。三是文化旅游驱动型。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特色小镇。四是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型。指以当地特有的资源禀赋,以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带动特色文化小镇的发展。五是创意空间营造型。以文化创意理念的集中,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打造文化创意空间,推动特色文化小镇的建设。五种类型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有交叉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与地方历史资源、区域特色、当地居民的产业基础相结合,深入调研,多方沟通,确定符合地域特色,别具一格,富有竞争潜力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和文化主题。

(五)加强产业培育,助力特色发展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支撑。做到小镇大产业,小镇产业大市场,才能使特色的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支撑。加强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培育要在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链条的充分延伸、产业业态的不断丰富等方面积极努力。一是给予特色小镇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创造适应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二是培育特色品牌,争取更广的融资渠道。通过对特色产品的创造,培育特色产品或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小镇的招牌产品和企业,拓宽以特色小镇为项目的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上市间接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三是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品内容。开发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门类、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多种产品形式,丰富和活化产品的消费体验方式,提高特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既要讲求规模经济,又要凸显范围经济。四是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要以“特色”为亮点,全局谋划,科学布局,注重产业发展的新形态,积极发展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六)注重文化社区的营造

文化社区是特色小镇区别于旅游景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标识。特色小镇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发展之外,应更注重文化生活场景的塑造。文化社区是特色文化小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特色小镇文化韵味的活态体现,是小镇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源泉。建议从社区居住文化设计、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价值引领、社区文化技能提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等多方面营造和建设文化社区,形成小镇特有的社区文化,助力小镇特色文化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名城,2017,(1).

[2] 祁述裕.建设文化场景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以生活文化设施为视角[J].东岳论丛,2017,37(1).

[3] 高宏存.文化资源为新型城鎮化注入动力[N].中国文化报,2014-09-20(004).

[4] 柯布西耶著,李浩译.明日之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Abstract: Lack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small towns have some main manifestations, for example, regional cultural integr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cultural values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superfi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should be further highlighted. Highligh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ea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wns and revitalize rural culture. Therefore, we can from getting to know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im at the target;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guide separately; strengthen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concentrating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small towns.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Small Town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8-07-30 责任编辑:沈 芳)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