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质量状况白皮书(2018年)解读

2018-12-10上海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本市状况上海市

2018年9月10日,《上海市质量状况白皮书(2018年)》正式发布。自2009年9月上海发布第一本白皮书至今,已历经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

白皮书的编制背景

2009年9月,为科学反映上海市质量总体状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前瞻性对策措施,上海首次发布《2008年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希望向全社会传递综合性的质量信息,为企业提升综合质量竞争能力提供指导。此后,在每年的“质量月”期间,以上一年的质量数据为基础,发布年度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12年9月1日起新修订发布施行的《上海市产品质量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市和区、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工商行政管理、经济信息化、商务、建设交通、公安消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发布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这一规定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正式纳入了本市法治轨道。2017年9月,“上年度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更名为“质量状况白皮书(当年度)”。今年,《上海市质量状况白皮书(201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开启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的新征程。

十年来,白皮书全面分析了本市产品、服务、工程和人居四大质量,重点聚焦质量安全、质量发展和质量保障,力求展现行业、区域、企业和产品质量状况。十年来,白皮书结构持续优化,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编撰机制也越来越成熟。今年的白皮书,由上海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撰,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及部分行业协会、控股集团公司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主要编写,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市质量协会配合部分章节编写。

白皮书的结构和特点

今年的白皮书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总报告全面阐述上海质量工作的总体状况,重点诠释上海质量的主要做法,分为上海市质量总体状况、质量安全、质量发展和质量保障4个章节;专题报告既从主体维度对上海的质量工作进行了专题分析,又从时间跨度展示了十年来上海质量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为区域、行业、企业、重点消费品质量状况和上海市质量状况十年回顾5个章节。

白皮书共引用80张图、40个表、56个案例,具有以下5个特点:①紧紧围绕质量提升主题,结合“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体现上海质量的高度;②既全面阐述上海质量总体状况,又从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维度对质量状况专题分析,体现上海质量的广度;③既概述质量安全、质量发展、质量保障等基本状况,又重点介绍质量创新、质量标杆、品牌建设等重要工作,体现上海质量的深度;④聚焦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开展质量状况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措施,体现上海质量的精度;⑤专门对2008—2017年的质量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总结上海质量十年来的发展状况、特点与趋势,体现上海质量的跨度。

图1 2008—2017年全国及上海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2017年,上海以中国质量(上海)大会举办为契机,创新质量改革举措,夯实质量技术基础设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上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7年,在全市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本市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93.20,排名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持续保持较强的质量竞争能力。服务质量方面,供水供气、公共交通、装饰装修等十大服务行业质量测评公众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1.4,处于较满意水平。工程质量方面,本市工程实体监督抽检合格率96.37%,较上年上升0.02%。人居质量方面,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75.3%,空气质量总体改善趋势明显;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59.1%,较上年上升16.2%,主要绿化市容质量指标逐年提高;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为99.53,宽带用户感知速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在国务院开展的省级政府年度质量工作考核中,上海连续四年蝉联A等的好成绩。

1. 坚持创新驱动,质监改革取得新突破

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推出“证照分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等重要质监改革举措。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活动有效开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突破性进展。

例如:在制度创新上,2017年本市相继研制了《审批办事指南编制指引》《审批业务手册编制指引》《行政权力管理通则》《市场监督管理所通用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为优化规范本市权力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以大型卖场检查为例,基层检查表格实现“20合1”,检查频次从原先的1周6次减到1年4次。

在质量创新上,2017年,上海围绕国家及本市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各类组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突破质量改进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问题和质量管理难题,推动质量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总体水平同步。全年共有85个项目申报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成果,其中,48项获“2017年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成果奖”,这些项目为申报企业共新增销售额99.03亿元,新增利润16.2亿元,节能降耗1.6亿元,节汇创汇1.4亿元。

在技术创新上,2017年,上海有282项科技成果获得提名,在已经公布的25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中,与计量科技研究相关的项目占比达60%;在35项技术发明成果中,与计量科技相关的项目占54%;在218项公示的科技成果中,与计量科技相关的项目占25%。

2. 坚持质量领先,质量提升再上新高度

在政策制定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研究出台本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全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表1 2014—2016年上海市政府质量奖、上海名牌企业经济规模指标对比情况 亿元

图2 2008—2017年本市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数量

在深化国际质量领域交流合作上,2017年9月15—16日,中国质量(上海)大会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发布《上海质量宣言》,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质量标杆树立上,积极发挥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作用,2017年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获上海市市长质量奖组织奖,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庆丰获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个人奖,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等8家组织获上海市质量金奖组织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院院长卢奕等2位个人获上海市质量金奖个人奖。以2014—2016年获得上海政府质量奖的23家样本企业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与上海名牌企业、全市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相比,政府质量奖企业在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多项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上,广泛开展首席质量官、卓越绩效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等各类质量管理培训,开展质量宣讲活动,推动本市职工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3. 坚持标准领跑,质量基础开拓新局面

印发上海市关于贯彻消费品、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实施意见。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市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平台正式上线,已有195项团体标准在该平台上进行自我声明和公开;推出20余项满足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团体标准;在内墙涂料、空气净化器、复合木地板等3个产品领域和眼镜验配的服务领域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价试点,建立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以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图3 2017年上海市制造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占比情况

2017年,在中医药、船舶、化肥、材料等领域的主导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上,上海取得丰硕成果:由上海企业主导制修订的国际标准达到41项,参与标准数量达到百余项,新增国际标准提案20余项。2008—2017年,本市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累计3 233项,十年翻了一倍。截至2017年底,现行有效地方标准864项,其中强制性地方标准111项,推荐性地方标准753项,涵盖农业、节能、信息、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城市公共建设和交通、社会公共安全技术、环境保护、标识标志、安全生产类、服务类、重要检测等诸多领域。

4. 坚持品牌领军,质量优势积聚新力量

打响“上品”标志,积极开展“上海品牌”认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申请、第三方机构认证、各界参与推动”的认证工作机制,53家企业获得首批“上海品牌”认证证书。

对上海规模及以上制造业企业进行的企业质量文化、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与成效等方面做了调查分析。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品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产品品质(74.8%)、创新能力(29.3%)、技术领先(27.2%),从中可以发现,产品品质显著高于其他因素,也体现了上海企业对质量品牌日益重视。

5. 坚持法治保障,质量机制形成新格局

《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正式实施,基本形成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

2017年9月和2018年初,中央和本市相继出台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和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最新的进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本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架构,应勇市长担任组长,30多个部门参与,合力推进本市质量提升行动的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力量进一步加强。同时,市行业质量工作促进会(50家行业协会组成)、市国有企业质量工作网络(56家大型国有企业组成)、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民营企业联合会等组成质量工作网格,积极推动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下一步市质量主管部门将结合“四大品牌”建设,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强质量发展整体合力,全力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将“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融入质量提升行动各环节,全力助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迈入高质量时代,为上海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新贡献。

全文可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或公众号下载

扫描二维码进入上海质监发布

猜你喜欢

本市状况上海市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数据一览】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