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干预校园危机,提升心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2018-12-08崔晓丽谢桂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职业认同

崔晓丽?谢桂平

〔摘要〕学校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时,通常都是学校领导和年级级长、班主任层面的教师出动解决,鲜少让普通心理教师加入其中。本文是由一则校园危机事件引发的理性思考。在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如果心理教师能主动参与其中,将有助于提升职业自信,树立威信。因此,心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角色定位,挖掘自身的专业技术资源,如此才能在危机事件中发挥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心理教师;校园危机事件;职业认同;职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3-0064-02

一、一则真实的案例

2013年6月18日,中考的第二天上午,广州市某中学校园内,初三某班的女生陈某,考完物理后心情极度烦闷,独自来到校园的一个僻静角落准备跳楼。与此同时,年级级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领导在校园内紧张地寻找着她的身影。幾经努力,最后找到了陈某,当时的场景吓坏了大家:陈某两条腿伸出二楼的护栏,身体则坐在护栏上。

之前,陈某原本还在犹豫。被老师们发现后,她情绪激动,身体开始活动起来,似乎要马上实施她的跳楼计划。老师们见状,赶紧想办法分散她的注意力,有递早餐给她的,有跟她说话稳定情绪的......身手矫捷的级长则看准机会,走到陈某身后,一把从背后抱住她。至此,陈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事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当事人进行心理抚慰。

事件的后续处理:接到主管副校长的电话,身为心理教师的我火速赶往事发地点,只用了10分钟左右便来到当事人面前。当时的场景:陈某情绪激动,不时在地上打滚,陈某的妈妈在一旁不断地安抚她,校领导也在一旁劝慰。了解到附近有一个安静的办公室可以作为临时谈话场所后,我主动上前,与陈某对话。或许是因为初一、初二上课时留下的好印象,或许是我柔和的声音起了稳定情绪作用,听到“你还记得我吗”一句简单的问候,陈某开始抬眼望我,不再打滚撒泼,情绪不再躁动,而是安静地跟随我走进了隔壁的房间。

这个安静的环境和我这个新加入的心理教师给了陈某一些力量,她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自己的事情,表达不满情绪。我认真倾听,偶尔做一点点引导。就这样,像平时做心理咨询工作一样,40分钟左右,我和陈某走出了房间。在我的鼓励和带领下,陈某跟在场的副校长很明确地说出自己想回家、不再继续参加考试的心声。至此,警报解除,陈某恢复平静,并最终在其母亲和心理教师的陪伴下回家。几天后,学校派出教师代表将毕业照送至陈某家,并把陈某的情况介绍给社区的工作人员,由社区继续关注。

二、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中学心理教师在校园危机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所谓校园危机,是指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在学校发生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带来不良后果(例如,伤害学校师生,破坏学校教学设施等),而以学校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紧急事件。

广州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即便如此,学校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时,通常都是学校领导和年级级长、班主任层面的教师出动解决,鲜少让心理教师加入其中。心理教师往往是在事情实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才被临时征用。我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的。所以,从学校管理者的层面来看,心理教师只是校园危机事件中的备用人员和替补选手。

这种客观的不被重视的局面是普通心理教师很难扭转的。但是,从个体职业发展的角度,中学心理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更加积极的自我角色定位:中学心理教师是校园危机事件中疑难杂症的解决者,因此平日需要在专业技能上做更多的储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文中的中学心理教师,并不包括那些拥有行政职务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心理教师,而是指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普通教师。

(二)中学心理教师在校园危机事件中可利用的资源

1.硬件资源

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事发地点附近的学校设施原则上都可以作为心理教师使用的硬件资源。事实上,危机情况下的借用手续往往很简单。很多时候,一个安静的房间、几把简单的椅子、一些纸张和下水流畅的笔就足够了。

2.教师个人的资源

作为心理教师,参与学校危机事件处理的机会不多,所以处理经验远比不上课堂教学经验丰富。鉴于此,在这个领域内处理问题,靠经验是不现实的。

在危机事件中需要心理教师参与处理的往往是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所以,日常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积累的技能和咨询经验就是很好的资源。在个体生命危险解除后,在个体强烈的情绪消解后,可以借助当地的公益组织(往往是由心理教师推荐和介绍的)对当事学生及家长继续展开心理援助。

(三)关系技能、倾听技能等是中学心理教师在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常用技术

心理咨询技能大致包括关系技能、倾听技能、干预技能和其他技能等,而其中关系技能和倾听技能是最基础的技能,也是学院派心理教师学习和训练最多、掌握得较好的技能。关系技能也叫态度技能,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五项品质。在此,重点介绍一下共情和积极关注两项。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探索问题的本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1]。

在实际咨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共情需要理性,而不能代替当事人做感性判断。积极关注是指对求助者的言语闪光点、积极面以及长处和潜力予以有选择性的关注,使求助者拥有更客观的自我形象、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倾听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用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反映出咨询者正全神贯注聆听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细读当事人的非语言行为,关切、疼惜和重视当事人的遭遇,愿意伴随当事人上天下海窥视问题的始末[2]。

中学心理教师大多数有着学院派背景,在咨询理论方面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但是对于咨询技术的操作比较陌生。要想熟练掌握这些技术,除了教师本身要进行大量的咨询实践外,参加工作坊也是必要的,而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所以,中学的心理教师大多在咨询的干预技能等深入的技能应用上较差,而对于初级的关系技能和倾听技能相对掌握得较好。因此,对于校园危机事件的干预,关系技能和倾听技能就往往成为心理教师的首选,这些技能也往往就足以应对学生的突发状况了。

(四)校园危机事件干预是中学心理教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在中学,心理教师不能靠学生的成绩单来体现工作价值,也无法靠辅导学生参加比赛来实现价值提升,如果能够在校园危机事件中力挽狂澜,将有助于在学校领导和同事面前树立个人威信、宣传心理学的价值,效果通常也立竿见影。因此,无论是从绩效考核的角度,还是提升教师个人工作素养、工作能力的角度,抑或是从提升学科影响力的角度,中学心理教师都必须在这一领域内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模式,逐步成长为领导眼中、同事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达人和危机干预达人。

参考文献

[1]卡尔·R.罗杰斯著,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金定.心理咨询技术(下)[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州,5109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心理教师职业认同
看见,就是力量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团队建设
且行且思考
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归来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巧用思维导图?做“有为”心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