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发展研究

2018-12-08董肃哲

现代交际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服务创新转型发展

董肃哲

摘要: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发生了重大变革,我们的阅读习惯也因网络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回应速度、方便快捷性、人性化的满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只有改变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更新自己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才能在“互联网+”的环境中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建设 服务创新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253-02

“互联网+”的理念与模式会引起图书馆领域的极大关注并推动着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随之升级。另一方面,同其他任何一项新服务理念、信息技术或服务模式在图书馆领域的兴起一样,开始的时候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质疑声。[1]面对汹涌的“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图书馆在准备迎接挑战的同时,要厘清“互联网+”可能与图书馆发生的化学反应,图书馆有没有足够先进的服务意识和技术能力,为图书馆工作提供必要的管理规范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互联网+”对图书馆服务产生的影响

(一)“互联网+”可以优化图书馆服务

2017年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本馆自身的服务特色相结合引进了电子书借阅机。电子借阅机上存储了海量的电子书籍,这些资源是图书馆馆藏中没有的,而且会持续不断的更新。

同时推出配套的移动图书馆客户端,读者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弹出的二维码就可以下载对应电子终端系统的App,该App主要功能如下:

(1)基于元数据的一站式检索。对河南科技学院采购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进行了全面整合,在移动终端上可以实现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

(2)适合手机的信息资源。专门提供3万多本e-pub电子图书,7800多万篇报纸全文供手机用户阅读使用。

(3)云服务共享。接入功能强大的云共享服务体系,平台提供24小时云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并可以通过邮箱接收电子全文。

(二)“互联网+”便于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

在“互联网 +”时代中,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提供传统纸质图书和阅读场所的空间,而是一个要主动汇集各种资源优势,并主动将自身的资源优势推送给广大用户,与普通读者或其他文化机构一起分享知识,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广学习理念、引导读者阅读的文化场所。[2]例如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以自身馆藏资源为基础,以“绿茵读书会”为平台,举办了大量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道德经典”文化宣传、经典朗诵、汉字听写比赛、最美阅读瞬间摄影展览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扩大了读者的视野,增进了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弥补了在校大学生在读书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优化读书治学环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互联网+”利于图书馆吸引更多读者

随着以数据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可通过对每日到馆人数、图书借还量以及借阅种类等信息系统内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有针对性地制定采购策略、激活馆藏资源,精确锁定目标读者,预测其深度需求,并实时推送。向读者推行新书推荐、活动预约等个性化体验,以及所关注的书籍分布在哪几个书目下,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效率和幸福感。结合图书馆目前的资源状态、服务内容为其推送更加丰富、个性的资源定制服务,以此进一步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打造新的服务增长点。

二、“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相关主体连接不足

相关主体之间连接不足成为图书馆当前困境形成路径中最重要的因素。缺乏创新、用户体验差、资源供求矛盾、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都可以从“连接不足”这个角度找到分析的路径。较弱的连接程度、较低的连接层次,甚至是连接缺失,经过一系列传导路径后的结果就是图书馆所面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逐渐陷入被边缘化的困境。

(二)服务意识缺乏创新

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尽管部分图书馆在具体业务中已经进行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但总体而言图书館的创新并不尽如人意。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创新的节奏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各种问题和矛盾就会显现,创新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3]现在很多图书馆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习惯用传统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图书馆决策者趋于保守,缺乏创新的动力。

(三)缺乏人性化服务

尽管大多图书馆都树立有“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之类的服务宗旨,但具体行动上还是缺乏对人性化需求的理解与尊重。图书馆的工作就是一个“良心活”,如果不实质性地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信息服务的流程、方式、水平和效果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和期望,失去了通过打造社群强化读者与图书馆沟通、图书馆宣传推广的机会和渠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4]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如何转型

(一)树立“互联网+”服务理念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依然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宗旨,将现有的馆藏资源和虚拟信息转变成用户所需的信息并主动传递给用户或者引导用户使用,才能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图书馆除了继承传统的用户到馆借阅和咨询的服务方式以外,还可以采取利用网站、电话、短信、微信等办理咨询、预约、信息查询与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服务;利用“互联网+”构建图书馆云服务体系,用户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等小设备,实现大阅读的梦想;深入融合移动互联网数据,不断地适应用户的互联需要。在校大学生是利用先进科技最频繁、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适应读者需求都相继引进了较先进的自动化服务系统。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这些自动化系统也会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不断地趋于用户主导型、动态推动型服务。

(二)调整馆藏结构

有学者提出取消按文献载体类型分类的方法,改为依专业学科来分类设置文献信息借阅室。即以学校专业设置或学科分类为基础,将与某专业或学科相关的所有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光盘、音像等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形成专业或学科立体式文献馆藏用一体化借阅管理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实现起来不太容易,因为分类法和管理方式的不同,还是需要在整个学科的大范围下进行分区管理。对于电子资源的管理不存在日常管理的问题,所以可以分专业、学科或者课题管理,将相关数据库之间设置对应的链接,如镜像和包库之间、同一平台的已购库和未购库之间、自建数据库与已购相关专业数据库之间、中文数据库与相关专业外文数据库之间的链接等等。[5]同时要加大馆藏纸质资源的数字化(包括全文、书目信息、作者等),并且与相关电子资源之间建立对应连接,从而提高读者搜索信息的查全率。

(三)打造“连接一切”的图书馆新生态

形成“连接一切”的图书馆新生态是创新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促进资源利用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只是建立了图书馆生态相关主体之间的连接通道,而连接效果的实现则需要基于“互联网+”进行创新。社群是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互联网实现人、资源与服务的聚合,通过社群强化三者之间的连接,进而形成信任和依赖,通过信任和依赖的沉淀形成稳固的连接关系。[6]线上建立连接,线下形成互动,提升社群成员的价值认同和参与感。通过社群成员之间的自组织发挥社群个体的创造性,实现资源建设、资源推广与信息服务的统一。

四、结语

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并非是简单地把互联网叠加到传统产业上,相反,是要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要将互联网基本技术引入到传统行业中,还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行业的每一条脉络。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时代。“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风口,同样也为处于困境中的图书馆提供了创新的方向和思路。从“互联网+”的视角探究图书馆发展困境背后的逻辑,有助于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找到图书馆创新的行动路径,而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创新模式是一个开放性并且长远的命题,要想在这个方向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郑美玉.“互联网+”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理论与探索,2016(7).

[2]Intersection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Cre-ating strategic collaborations for a changing academic environment[OL].[2016-03-11].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publications/whitepapers/Intersections.pdf.

[3]巫志南,馮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5).

[4]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4).

[5]庄琦玲.“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 +”创新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6(2).

[6]刘琳琳.“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方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5(13).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图书馆建设服务创新转型发展
网络平台时代下图书馆建设
空间塑形、视觉调度与文化景象的形成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