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研究

2018-12-08齐晓颖

现代交际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全方位育人模式全员

齐晓颖

摘要:2016年12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落实这一要求,各高校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本文即在研究“三全育人”模式的意义内涵基础上,探讨其构建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全员 全程 全方位 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001-02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

所谓“三全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全面的、系统的育人系统。从广义上而言,“三全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包括但不限定于德育范畴,但是以德育实践的视角诠释“三全育人”更易于取得一定的效果。从狭义上而言,“三全育人”则是一种德育理念,其主要组成系统包括“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方面,三者之间共同打造出一个德育的立体结构,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德育教育体系,从而更为有效地加强德育教育。

(一)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指育人的人员要素组成。在这里全员教育的主要人员要素即是指由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方面所共同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环境。社会教育包括社会环境、媒体教育、优秀校友、榜样力量等诸多方面。家庭教育则是指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共同生活群体,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学校教育是包括直接教育学生的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教学环境、校园环境。学生教育一方面指学校里优秀的同学,另一方面指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学生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无论缺少了哪一环节,都会造成德育教育的缺憾。

(二)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是指育人的时间要素。大学学制以四年为主,在这四年期间,包括入学的新生彷徨期、学业放松期、前途迷茫期、就业焦虑期等各种不同的关键心理变化节点,抓住这些关键节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完成育人的人才教育,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仅要有优秀的学业成绩,更要有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品格,这一点需要全过程教育来完成。而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心理特点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教育,尤其要注意重点人群的教育。

(三)全方位教育

全方位教育是指对人才培养要从全局高度进行培养教育,是一种育人的空间教育要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高等教育所追寻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全方位育人是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当代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人才,从不同的视角、空间进行诠释,不仅仅要求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考查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科学、心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目的。

二、“三全育人”的意义

(一)加強思政教育的有效保障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大学生能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海量的信息来源良莠不齐,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越来越复杂,价值观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不稳定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情况,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单纯的说教已经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德育和教学的分离也给德育工作筑上了一层藩篱。“三全育人”模式明确了教师的育人责任,使任课教师加入到德育工作中来,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思想上增加了能够和学生沟通的可以依靠的长者,将单纯的说教转移到生活的关心、爱护中来,更加有实效性地解决思想教育的问题,成为思想教育得以提高效率的有效保障。

(二)整合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高校教育体制下,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专业教学三者之间是相分离的,“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常态。这种体制较为有利于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但却忽略了学生是一个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的事实。专业分工一方面导致学生专业学习、生活、专业实训、就业创业等项目的分割,导致学以致用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也导致教职员需要重复性配备,浪费教育资源。构建“三全育人”模式,能够增加教职员工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融合学生管理、专业教学、教学管理三大体系,使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等教学模块相融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使专业教师关注学生发展,在给予学生专业技能指导的同时也能够给予其生活指导,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业学习期间兼获专业技能及就业创业等生存技能,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心灵、生活导师,这些资源的充分调动与融合对学生而言意义匪浅。

(三)提升人才质量的有效探索

“三全育人”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注重整体性。在“三全育人”思想指导下,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协调联动,沟通协作,抛出隔阂,共同培养人才。“三全育人”育人模式成为人才培养的“黏合剂”,它更加明确了教师的“育人”职责,发挥了教师 “教书育人”职责的整体功能,改变了传统观念中重“教书”轻“育人”的思想,促使教师激发个人责任意识,提高个人业务能力,更深入地思考“育”的深刻内涵。在“三全育人”育人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接触到的教师是一个完整的师长,是一个更接地气的朋友,而不再是只“教”不“导”或只“导”不“教”的个体。学生更加了解和信任教师,更容易获得教师的专业指导从而获得学业进步以及人格成长。这样的人才更能够综合性考虑问题,具有整体性思维,更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成为高质量的人才。

三、“三全育人”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一刀切”式参与

“三全育人”模式要求一线专任教师承担“导师”职责,这本是激发教师的育人职责、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同时还可以增进师生间感情,给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指导。但各个学校情况不同,教师个人能力也不尽相同,而且从表面上看,高校专任教师不“坐班”,非工作时间似乎更多,但实际情况是这些非教学时间大多被教师用来进行了“看不见的工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也是这些高校教师的真实写照。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在进行“三全育人”人员配备的时候应该有所取舍,合理安排,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为管理方便,采取“一刀切”模式,要求一线专任教师都要承担此项工作,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挤占了教师的工作、生活时间及精力,导致很多教师难以抵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因此难以真正顾及和帮助所分配到的学生,未能真正起到导师职责。

(二)行政性命令功利性较强

“三全育人”本是为增强学校各部门之间工作融合,建立联动机制的工作模式,但是有些高校在推行“三全育人”模式过程中,存在认识不清、功利化的倾向。比如将教师纳入了管理体制,让专任教师成为管理干部队伍的实际“下属”,学工管理部门甚至将学生管理工作推向一线专任教师,并从行政角度对专任教师进行更多的约束。有些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是加强“管理权力”弱化“教学科研”,用“管理权力”给“教学科研”队伍戴上了“紧箍咒”。“教学科研”工作才应该是一线专任教师的本职工作,行政性的命令导致高校本末倒置,不但没有起到“三全育人”该有的价值和作用,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三)制度不完善

“三全育人”提出时间较短,高校落实执行还不十分完善,各种制度保障还有待商榷。在“三全育人”模式之下,事实上增加了一线专任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对一线专任教师而言,无论是否有行政命令,都导致其工作时间被挤压,能够自由支配的非教学时间变得固定下来,相当于“坐班”工作。但是在制度保障上却没有相关倾斜,无法保障一线专任教师的基本利益,甚至于评职晋级时也没有相关规定,導致一线专任教师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厚。

四、“三全育人”模式构建途径

(一)更新观念

“三全育人”模式的提出给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使得“育人”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但是这种全新思路的育人模式,打破了现有高校教育制度,使得实行了多年已经成熟的“管”“教”系统被重新整合,倒逼一线教师考虑除了教学之外的育人工作,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思考更多的综合育人问题。要适应这一转变,必须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到“三全育人”的优势和意义,将“育人”看成教师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为培养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建立统一领导,多部门联动机制

“三全育人”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涉及部门多,需要各个部门联动配合,互相协作。要将已经习惯各自为政的教学、学工、后勤等部门综合起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机制,才能使各部门放弃隔阂,携手合作。

(三)完善“三全育人”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三全育人”制度,明确各部门、各个参与人员的职责,落实各部门工作任务,完善奖惩机制。制度是一项工作能够切实落实的保障,是“三全育人”协同工作的准则,是“三全育人”模式落实的具体指导。

(四)强化课堂

任何教育模式是否有实效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完成和检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师的职责本身就具有教书、育人两方面,育人和教书是事实上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很多教师重教书轻育人,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课堂上教书和育人同时完成才是最重要的育人途径。因此强化课堂教育,在每一堂课、每一句话中渗透“育人”,于无声之中完成育人工作,实现全方位育人。

五、结语

“三全育人”模式是切实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现阶段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由于其提出时间尚短,制度不完善,认识不清楚,导致在实行过程中很多高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都是正常现象,但通过更新思想观念、统一领导、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课堂教育等手段进行完善,切实落实“三全育人”模式,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参考文献:

[1]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张文风.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

[3]梁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8).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全方位育人模式全员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三台县:“三个全员”提升纪检干部能力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搭建医院工会全方位服务职工平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