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18-12-08赵爱红

现代交际 2018年17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校问题

赵爱红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是我国的战略选择,受到大学的高度重视。作为校园信息化的新形式,智能校园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重点。互联网时代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从协同创新到相应的经济生态的演变,实现整个校园文化及校园事物执行的相关性的分析。对整个校园事物的各类型进行设计及相应的内容分析,突出学校内部各功能板块的作用。详细探讨四大空间的主要内容,要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注重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建设全面感知、智能决策、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问题 策略 智能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172-02

为了建设一个有序的校园环境,中国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始进入建设智能校园的阶段。现有研究热点专注于技术,在强调技术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国家政策,响应信息技术开发及创新的应用号召,实现技术革新的重要目标。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关政府部门明确提出要制定“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想。利用现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采用先进的技术生态及技术革新的流程,对整个生态经济形成以人为本[1]、对外开放的发展状态,进而将协同发展的相关学生管理理念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以人为本、对外开放的发展新格局。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1)利于良好校风形成。高校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创造的环境,并在其中进行教学与学习,高校之间开展互动及交流,将学校的教学理念及校风校训进行分享,对高校的管理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进行分析,进而实现整个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良好建立。对于高校来说,应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内容营造良好的校风。

(2)可规范学生行为,提升素质。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养成需要有规范的约束,学校应将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培养方式进行整合,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制度管理进行。[2]

(3)创造出国机会或为学生毕业后提供学历认证。有效学生管理能够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国机会,且能够对整个出国的流程及相应的学生毕业后的学历认证进行详细流程性分析,进而实现学生管理内容的有效性。

(4)调级晋升。学生管理与调级晋升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学籍档案等是要跟着学生的晋升或者调级进行的,因此整个的学生管理方式及模式是为调级晋升做准备,能够按照详细的学生管理内容及形式对整个高校的教学管理内容进行梳理。[3]

(5)档案核查等开具学籍证明。学生管理的有效性,能够保证整个高校的学生管理及核查内容更好地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在档案核查过程中,学生的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同时也能方便开具相应的学籍证明。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管理制度不完善。首先,经过相关部门的有效调查分析,现有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相对混乱,不同高校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执行力差,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缺失,且有效管理强度弱,漏洞百出,这样导致学生管理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模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到位,导致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学生管理准确有效地应收集学生信息数据,并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统计,如果学生在工作中不配合,则会使得整个学生管理内容及相应的数据收集效率有所降低。教务处主要负责新生的录取的工作,所以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及相应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

(3)信息化水平相对不高。对于整个高校的学生管理内容及管理方式来说,信息化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因为整个高校的发展及相应的学生管理内容需要结合相应的变化进行分析,学生管理的内容及相应的变化性较大,所以需要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及传递。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应对策分析

(1)加强高校社团的管理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高校内的社团组织由大学生进行组建,且组建的社团集体具有自由、灵活的特点,能够依据不同学生对于社团发展的不同心理需求,按照实际的教学内容,对整个教学活动及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对于高校社团的参与兴趣。在组建社团的过程中,应按照学生的心理需要、个体差异和性格特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适应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学生,从而将高校的社团建设成为适于任何学生都可以参与的组织。加大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党建为最终的目的,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育人途径进行有效的探索。一个优秀的社团组织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对社团组织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差异等。只有充分分析学生的性格及素质,才能实现整个社团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其次,应该创建良好的社团组织,促进社团之间的互相合作与交流,进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而利用高校学习的有效性对整个社团组织成员进行相应分析。

另外,对于高校的管理者来说,应该规范整个高校社团组织的相关制度,加大监控管理,以有效的积极向上的活动内容充实高校的校园社团活动,让参与的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整个社团组织的主要活动内容,从中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提升整个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对于整个高校社团组织的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将大学校园的社团组织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结合,激发学生对于高校社团组织的兴趣。

(2)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统一为目的,进行整体结构设计。由于高校的学生管理涵盖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各方面都存在交叉影响的现象,所以,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应重点凸显整体结构统一,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统一性。

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提升工作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从实用性的角度分析,学生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节省信息数据处理的时间,加速整个系统结构体系的完備,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能够提升管理效能,减少因为人为管理疏忽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同时影响学校的形象。因此,学生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保持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原则,实现设计实用性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建立完善的“文化兴学”学生管理机制。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学校应对其发展予以支持。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并结合学校的文化发展现状,将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与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紧密的结合,实现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为了保证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对学生管理活动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的构建。根据对学生管理工作政策方针的有效制定,将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实际充分结合,保证学生健康发展,对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实行有效管理,建立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工作保障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化的模式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集中体现学校教学及管理高效化的关键,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利用智慧管理模式,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参考文献:

[1]昌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郑晓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

[3]蒋娟,程志波.“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39-41.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校问题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