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初探

2018-12-08王海茹

现代交际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

王海茹

摘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是将高中、大专、本科体系统筹整体设计的实验性项目,其特点是减轻升学压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既重视基础学科素养,又注重职业能力。思想政治课作为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首当其中进行全方位改革,需要整体规划教学内容,科学设置课程安排。本文在对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基础上,对贯通培养实验项目的思想政治课内容设置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贯通培养 思想政治课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148-02

2015年北京市首次推出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以下简称贯通培养),部分职业院校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合作,招收初中毕业生。采用7年整体贯通培养方式,分三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后第1~2年不分专业,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教育,职业教育阶段入学后第3~5年,进入职业教育阶段,本科教育阶段入学后第6~7年,经“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一、贯通培养学生特点

(1)心理特点:首先,自我定位不准确。入学后部分学生对于自身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已是准大学生,放松学习要求。其次,处于青春期,渴望独立,情感需求强烈。

(2)学习特点: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贯通培养的七年一贯制,部分学生有进保温箱的感觉,缺乏学习动力。喜爱活动而厌烦死读书,校园活动参与度较高。

(3)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特点: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差距大。入学成绩自530分至430分。同一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存在主动性差的情况,缺乏主动探索精神。

二、贯通培养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贯通培养基础教育学段承载了学生由初中到大学段的转化时期教育任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由未成年人步入成年的重要节点,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时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参考《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6年9月版,贯通培养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可分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1]

因贯通培养的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应区别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还需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综上述因素,贯通培养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应包括如下五方面:

(1)政治认同的素养:1)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自觉拥护党的领导。2)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富民强的根本保障,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3)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理性精神的素养:1)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事物、解决问题;2)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升分辨能力;3)有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社会和谐。

(3)法治意识的素养:1)理解法治的先进性、必要性,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及意义;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行使权利;3)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念,能够依法办事、用法律保护自己。

(4)公共参与的素养:1)能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遵规守法;2)践行公共道德,有公德心,主动参与公益活动;3)掌握参与社会事务、民主决策的途径方法,有社会责任感;4)掌握人际交往基本礼仪,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沟通协作能力。

(5)职业意识的培养:1)了解大学学段专业设置、专业特点及就业方向,对第二学段专业选择有初步想法;2)了解自身优势劣势,对自己进行较为准确的个人情况分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3)了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三、贯通培养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方案

(1)设计原则。

首先,调整不适,符合财贸类院校贯通培养需求。贯通培养的目标,学制、生源等等都与普通高中有明显区别,高中政治与贯通培养相比,存在不适应有:贯通教材普高化,缺乏实践性和素质培养内容及实践;学生个体不适应:普高教材及教学以高考为目标,贯通则不参加高考,学生和家长更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能力提升。

其次,重视素养、建立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贯通培养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既要为学生贯通学习第二、三学段的大学生涯奠定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又需确保思想政治课程内部体系的学科完整性,塑造有健康人格,有信仰、有知识、有理想、有活力的贯通学子。以活动为教学载体,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走大德育大思想政治路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最后,协同合作。贯通培养需要体系协同与教学协同,建立专业院系、社团教师、选修课教师之间的融通协调。将专业教师请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专业课与政治课预先融合,推动职业素养的提前培养,提升学生对于大学专业选择的准确性。

(2)具体方案。原高中思想政治课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四门选修课程。结合贯通学生特点及发展需求,拟将贯通思想政治课设置为:必修课四门,选修课四门,每学期配置对应社团及实践活动,从课堂到课余活动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增加选修2、3旨在服务于财贸类专业学生,为贯通培养转由基础教育学段转入大学段后的学習打下基础。校本课程《法律常识》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校本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了解未来所选择专业。纳入原因在于贯通学生进入大学学段后,专业已经确定,无法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因此必须在转段前对自身和专业进修详细了解,规划未来发展。否则将走弯路或退出学习的情况。

在全国思想育人、学科育人的大环境下,贯通培养思想政治课程着力构建以课堂教学为第一课堂,拓展选修课的为第二课堂,组建与学科挂钩的学生社团为第三课堂,深化假期红色实践性研学为第四课堂,构建四位一体贯通培大思政教育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4-8.

[2]王成荣,龙洋.对高端职业人才贯通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6).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