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8-12-08韩春霞

现代交际 2018年17期
关键词:工作思考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

韩春霞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科技得以迅猛发展,学生成为新媒体应用的主要群体。互联网具有着开放性的特点,其消息的传播速度远高于传统媒体,并且具有言论自由权,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喜爱,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其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十分重要。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创新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政治思维模式,就需积累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思政教育 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121-02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方向向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令我国的教育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时代要求,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优化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新媒体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的一种媒体形式,其中主要的服务人群就是思想相对比较活跃的大学生。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程度不断升温。思政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动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新媒体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参与到学生的交际形式中。新媒体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做好主流思想的传播,保证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积极推进新媒体与学生思政工作的融合,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从与新媒体形式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存在着很多非主流声音,很多负能量的信息肆无忌惮地传播,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反政府、反党派的言论和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淫秽信息。负面信息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不利于学生树立优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与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相违背,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新媒体是诞生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中,思政工作者需要让学生明确虚拟永远不能代替现实,因为,虚拟环境和现实生活存在比较明显的反差,所以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的情绪,这些情绪的爆发会引发学生的很多负面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和随意性,这些特点会让学生与他人的信息沟通在全匿名下进行,所以一些学生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放弃应有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这都是思政教育中要着重关注的内容。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会让学生在进行新媒体的应用和资源查找时,无法识别信息和资源的准确性,所接受的信息内容真实性也无法确认,导致“网骗”“照骗”等层出不穷,还有很多人在受到欺骗后,运用同样的手段和行径来通过欺骗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失落感,弥补损失。由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使用者的诚信问题真实地反映到了现实生活中,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对人应有的信任感,在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主动承担起责任。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机遇

新媒体的应用给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挑战。事物的发展是双面的,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并不完全属于信息获取平台,其具有交互性,用户能够在平台以匿名的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详细的交流和沟通。新媒体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信息交流的隐秘平台,信息交流的形式也从传统的一对一交流形式,变成一对多。并且新媒体交流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生普遍应用手机和电脑,这些电子产品都可以作为新媒体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带来的消息,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多媒体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应用优势,实现师生的良好沟通。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学生往往对纯文字和语言叙述的教育内容感到厌烦,新媒体拥有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演示工具,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接受文化教育的乐趣和重要性。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当前的重要新闻和信息,从而充分地体现出多媒体信息的时效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探索热情。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学,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和思维发展形式融入工作中,充分了解思政教学的重点,并在教学开展的同时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思政教学的开展不只是需要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保证提出的教学方案适用于当前的学生,为了完善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所具有的交互性越来越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政教育中的各种思想观念与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将政治思想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很多大学生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生活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在新媒体时代下落实思政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以学生的理想信念构成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进行价值观念的选择。教师要做好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的发展观念,对一些消极的精神观念,要自主地进行筛选,构建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发展理念,通过多种传播手段的运用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思政教育的开展需要以了解学生作为前提,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大学生思政工作需要做好教育划分,成立专项思政教育团队。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功能,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设计。这就需要学校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重视,结合当前的校园教学情况,来对相关教职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新媒体应用培训,全面提高思政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和政治素养。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工作开展需要以思政队伍建设为前提,提高工作人员对新媒体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教职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3)创建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新媒体作为一种受到大学生广泛欢迎的学习形式,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通过新媒体平台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习惯。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内容,应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文章的撰写开始,通过新媒体来将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出优秀的文明成果。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并时时保持联系,这是为了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的目标。

(4)新媒体下的学生干部团队。大学的学生干部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从中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帮助学生提高现有的思政素质。与此同时,学生干部也是将学生生活情况和教育人员相连接的桥梁,一般大学的干部团队都来自于学生群体,他们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立也能够为思政教工作的开展提供空间。因此,具有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培养对思政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深入到了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代表着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有独立意识和个性的大学生,新教育时代的来临,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满足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担任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者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时代发展、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考,从多个视角重新审视思政教学,为了实现思政教育而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建立新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毕武春,柳博,姜鹏,蔡渊.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现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9):56-57.

[2]姜磊.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1):72-75.

[3]孟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10):51.

[4]吴雪莹.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J].党史博采(理论),2018(5):64-66.

[5]顾文成.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8,4(8):23-24.

[6]王静,蔡洁琼,刘爽.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林区教学,2018(6):8-9.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工作思考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
加强和改进招生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在新形势下,增强宣传文化工作舆论引导能力的思考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