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在新时代的实践导向

2018-12-08唐爱玲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哲学

唐爱玲

(陕西省咸阳市委党校 研究室,陕西 咸阳71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如何从唯物和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自然世界、思维方式、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等各种现象。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实践的不同时代对我们分析和处理各种现实问题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具有严谨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层次性,它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三方面做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简单说来,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种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又能为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所认识、反映和反作用。第二,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方式受各种条件的影响而不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作用也不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物质世界为什么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第三,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始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二者相互交替交融不断上升。辩证唯物主义从以上三方面科学地阐述了世界是什么(唯物论)、物质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什么(辩证法)、如何认知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律并为人类所用(认识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是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各种矛盾的理论法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有助于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动性。积极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助于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矛盾和问题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一)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当前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使主观世界更好地符合客观世界。比如在当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就要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积极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在当前经济工作领域,就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新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研判和应对谋划。

(二)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事物是以矛盾的状态存在、运动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从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出发加强对问题的分析预见,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一定要看到矛盾和问题之间的多种因素的关联性和影响力、作用力,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是要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向可预见的方向发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也都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出发的顶层设计,解决这些主要矛盾和问题才能使其它社会问题迎刃而解。善于从矛盾和问题着手才能提高工作的预见力、想象力和担当力。

(三)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是指任何事物都是以其自身各种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存在于一个单元,但这个单元同周围大环境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受制于大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胸怀全局,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当前改革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态,来自于实践也只有指导实践才能体现出价值和意义。理论创新只有建立在实践第一、尊重实践的思想基础之上,才能接通地气,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这就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因为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当前必须重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才能转化为科学高效的工作能力。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观点亟需转化为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和实质,需要我们在现实工作中深刻领会和积极践行。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正确方法,这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讲实情、办实事、出实效,以求真务实之风来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党的十九召开之后,习总书记要求学习十九大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必须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工夫。

二是实践第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有体会,指出改革的全面深化与纵深推进,归根结底要靠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要靠不畏艰险的勇气和智慧,要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当前,我们在工作中要敢于解放思想,超越陈规陋习,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三是辩证思维。注重矛盾分析,运用矛盾观和矛盾分析方法观察、认识、处理和解决矛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扭住关键”和“突出问题导向”,深刻体现了在对现实中国社会矛盾分析基础上抓住关键的矛盾思维方法,体现了对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路中的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了群众的强烈诉求和热切期待,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

四是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关系结构、相互作用中去把握事物、思考问题,以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3]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具备协同意识,深入研究各项工作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其次,要注意工作的层次性。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分类指导。再次,推进工作要把握好力度与节奏。

五是历史分析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而且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努力学习和运用历史思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4]。历史思维要求加强对中外历史、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发习,学会运用历史眼光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六是底线思维。凡事要从最坏处准备,积极主动应对,趋利避害,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5]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头脑要清醒、态度要坚决、行动要果断,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定位—定标—定法”的统一。“定位”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危机意识,预防意识,运用底线思维把控全局;“定标”是要量力而行,确定可能的最优目标,能够实现的“满意目标”;“定法”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采用恰当的方法,从底线通达顶线,努力争取最大成功。

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再一次强调我们的全部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振兴。

四、结语

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有助于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工作中的系统性、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一是要防止静止、片面、零散、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视角和方法只能在工作中处处被动,难以把控大局。二是要克服工作中主次矛盾不分、重点和非重点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否则难以提高人、财、物和时间的投入效益,会拖延全局的工作进程和绩效,所以“十个手指头弹钢琴”的整体协同能力是一项基本功。三是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形势做工作不能主观地盲人摸象、坐井观天,不能机械地刻舟求剑、郑人买履,不能生硬地揠苗助长、掩耳盗铃。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以及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只会在工作中处处碰壁,甚至事与愿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前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南。我们在学习中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地把这些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哲学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菱的哲学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小包哲学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