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12-08杨雨杉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体系互联网+

杨雨杉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昆明 650222)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内容中主要是阐述了“互联网+”的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11个具体行动。这个文件的发布表明了互联网时代在我国将要全面展开。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导向,一定要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性、能经得起社会检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会计核算工作。以前,我们一般都是手工记录数据,手工开具票据或者凭证。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开始使用电子票据或者凭证,并且电脑式记录数据形成电子账册,大大地降低了会计工作的强度。这些会计数据之前人为记录在借助计算器或者算盘来计算,现在都是用计算机也处理数据,而且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统计出不同的数据来。这样一来,会计工作者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处理分析会计数据和做出决策。

2.会计技术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带来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软件,给会计数据的传输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大大地提高了输送速度,节约了很多时间。经过软件的作用,可以把独立的核算模式可以变成共享模式,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集中地处理财务问题,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

3.会计办公移动化。在之前工作中,会计会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许多事情是没有办法处理的。但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打破了之前的种种限制。对于审计工作,之前的审计都是按照纸件来审计,而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审计并非仅仅依赖于纸件,审计模型也得到了改变,由之前的抽样审计延伸到了制度审计,再到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变化。这说明,会计行业已经走向了互联网,处理业务越来越自动化和标准化。

二、“互联网+”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1.“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互联网+”主要是指“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结合,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两者相结合,它需要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的支持,对各个行业进行创新,在它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新的格局、新形态,从而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

2.“互联网+”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1)提高工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或者云计算手段,从而大大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会计工作人员主要把精力投入到预测工作和决策工作上面来,而核算工作和监督工作只要少量的人力投入。这样一来,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就提高,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前的会计,主要把精力投入在核算工作和监督工作上面,对于预测工作和决策工作只是顺带,发挥的作用很少。因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对会计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2)对会计服务模式的影响。“互联网+”的产生对会计服务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新的会计服务体系的建立。互联网的发展,对线上和线下的会计工作都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打破以往的会计服务工作中的一些局限性,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共享的“互联网+会计”模式。

三、“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待完善。以往的课程体系是根据之前的培养目标而定的,如今这些课程体系已经被时代所遗弃了。而高校还没有把互联网的相关专业结合到会计学专业课程中来,导致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好。高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算能力,培训学生的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但这样的学生并不能满足对“互联网+”需求。“互联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决策和管理。然而,这些并没有被高校纳入学习的范畴。因此,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训。

2.会计专业的实践有待加强。在高校中,会计课程非常全面。但是,会计课程是一门注重操作的课程,它需要很多实践的经验。显然,高校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它的操作性,虽然高校也有实习课程安排,但都是走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课堂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师的思维进行,这样就造成学生缺乏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的人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不会被社会所认可。

3.师资力量有待改善。在课堂传授知识中,教师只是按照书上的知识进行教育,缺乏实践性,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只是体现在科研的成果或者论文的发表上面,并不会去检验教师的操作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在科研上面,不愿意花费时间在实践操作上。学生在接收知识时,只是接收,教师讲多少我听多少,不愿意进行分析、巩固,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产物,教师对此也没有深刻的了解,没有全面地学习,只是照搬书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无法全面、深入给学生进行讲解。在众多教师中,只有部分教师能掌握“互联网+”的技术,高校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学生无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教学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往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手段,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做好准备。

四、“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会计专业人才信息化培养模式。现在正处于信息化的年代,信息会快速更新,市场时刻变化着,各行业都在使用互联网,这就要求每个人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能力。当代会计人员想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学好会计的基础知识和一些信息化的知识,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调整对企业运行模式的认识,并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归纳数据,为企业的领导层提高可靠、准确的数据信息。(1)确立指导思想,确定培养目标。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要求人们要掌握更多新的技能,这对人们来说也是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我们面临的所要的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的产生,对人才的要求和企业的变革都提出了新的思路。当我们在接受本专业的知识的时候,要意识到,当今社会已然对我们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我们更要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情况,使我们的课本知识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迈出学校这个只学习理论知识牢笼,联系社会,请企业家或者企业的相关的部门人员来进行讲解,来弥补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不要在课程之间设立阻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课程,确立一种开放、协作、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应当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2)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构架,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是课程体系的核心,结合互联网的要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学习的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互联网其实是打破了以往的商业模式,建立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需要发散思维,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会计人员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模式方面要更加真实、灵活,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使学生更加理解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进行实践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2.会计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这是各个行业都在所必然的。因此,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可以给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1)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上我们大多学的都是理论知识,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高校可以跟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一些实习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基地,让学生更加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即将离开高校踏入社会时,可以在实习基地进行实习,积累经验,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2)创办教学实践平台,进行实训模拟。高校内部可以建立一些实训平台,模拟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在进入社会时不会处于被动地位,对社会企业发展状况一无所知。建立高校的实训平台,通过平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企业能更好地选择人才,人才也能更好地服务企业。除了要建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外,应该加入一些选修课程或者建立一个专业的综合课程,这样全面地结合,能使学生更加全方位地掌握实训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加入一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实训内容,这样全面、完整的实训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1]邓琪,郭玉侠,徐公伟.“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4):156-157.

[2]周蕊,吴杰.“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2015,(24):61-65.

[3]谈仁娟.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J].山西农经,2016,(3):88.

猜你喜欢

会计学课程体系互联网+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