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安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12-08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储备石油能源

曹 轶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石油安全问题的重要程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就已经被丘吉尔预见。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军事战争中,还是在大国经济博弈间,石油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引发了关于完善石油安全政策与加强石油安全监管的思考。从国内角度来看,我国的石油供给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同时,我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而也上升成为一个国际问题。保证我国石油供给安全即是对国民生产、生活的有力保障,也是我国在对外关系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保障。如何保证我国石油供给安全,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国际油价大变动时不受其波及,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一、石油安全概述

几十年来,对于石油安全概念的定义国际社会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丰富,尽管各国对石油安全的定义不尽相同。英国能源集团认为“能源安全”状态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一方面,所谓的安全是指各国拥有充足的能源储备,在国际竞争中不会因为能源不充足使本国处于劣势地位。而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各国保证拥有多种生产渠道以及销售渠道,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和政府在可预见的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所谓的不安全,指的是能源供应中断或能源价格的突然改变,并威胁到国家利益和实现政府政策的目标。剑桥能源委员会主席丹尼尔·耶金认为,对于能源消费国而言,拥有可靠的渠道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能源供应即是一种安全;对于能源生产国而言,确认未来投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保护国家收入的可靠来源即是一种安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2007年为能源安全给出了一个综合定义,即在最终消费地能以较为经济的价格获得充分和及时的有效能源供应,以至在适当考虑能效促进的情况下,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会收到实质性的限制。综合上述国外学者和能源组织对石油安全的界定,石油安全的核心内容是石油的安全供给和油价的合理波动。

二、中国石油供给安全的现状

(一)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的现代工业比如航天军工等一系列现代工业都需要以石油来作为工业生产能源和原料。从石油当中提炼出的汽油、柴油、石蜡、沥青等化工产品更是广泛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当中。因此,石油消费量多年来只增不减、居高不下。随着石油消费领域的拓宽,石油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汽车燃油消费占了中国新增加的石油消费中大约60%—66%的部分,其新增部分几乎都依赖于进口的石油资源。2016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5.56亿吨,比上年增加0.15亿吨,石油消费增速为2.8%。

(二)国内石油供给不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资金短缺、已探知的石油储量增长程度减慢、老油田的产油量减少及设备更新缓慢等多种原因,中国石油产量增速日益趋缓。1954—1959年,中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速为73.6%;1959—1964年,又增长了26.0%。然而在1979—1985年间增速明显减缓,年均只有3.6%;1985—1990年间进一步减缓至2.0%的水平;1990—1995年间,石油产量年均只增长了1.6%;1995—2000年间年均增速则只有1.5%。1991—2010年间我国国内石油生产量的平均增率仅为1.67%,而同期的消费量却不断上升,在2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6.76%,国内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大。

(三)对外石油依存度不断加大

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的高低,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石油消费量占本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这一比重越高,就表明对外石油依赖程度很高;反之,则低。在一般情况之下,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过高,就表明本国石油供应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石油消费已经完全依赖于进口石油,而且进口量不断增加,在全国石油消费总量中进口石油量所占的比例也愈来愈大,我国对外石油进口依存度也愈来愈大。2015年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0.6%,创了历史新高。

三、中国石油供给安全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物质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结合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人均可供实用资源较为贫乏,我国人均拥有的石油开采资源和人均产量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不仅对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的经济安全造成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也对其政治及军事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我国的原油进口需求十分巨大,同时原油消耗领域十分广泛,消耗量也居高不下。按照201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3.28亿吨来计算,如果油价每上升1美元/桶,我国的石油进口将会多耗费22.96亿美元。短期来看,国内的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差距过大,这将给我国企业的生产及运营成本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并极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影响国民经济稳健发展。长远来看,这将阻碍实现我国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社会的目标。此外,高昂的油价也影响着能源供应系统的稳定,扰乱能源市场和谐关系,进而催生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

还有,像中国这样石油需求巨大、本国石油供应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健全完善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已然是十分必要的。充足的石油储备,可以在油价高位运行时,稳定石油价格,减轻其对本国经济的运行造成的不良冲击,并在全球爆发军事及经济危机时,能够维持本国军队的正常运作,保障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就我国目前的石油能源储备而言,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进度严重滞后。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正在加速建设之中,据资料显示,已完成的一期工程与在建的二期工程共计4 320万立方米,能够储备近0.5亿吨原油,相当于我国40天的原油净进口量。但这与IEA成员国现在90天的标准仍相差甚远。

四、应对中国石油供给安全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建立健全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从当前国际社会而言,IEA成员国当前有三种石油储备体制以保障石油安全。第一种是公司储备,首先是强制性储备,保证最基本的石油供应量;其次是商业性储备,要拥有充足的且能够维持其生产往来的石油消费量。第二种是政府储备,需要中央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保障石油储备充足稳定,从而能够从容应对突发的石油危机。第三是种机构储备,是一种具有较为特殊的储备形式,一部分储备成本由公用机构承担,另一部分则由私营机构承担,两者进行成本与资源的共享,从而高效且低风险地进行石油储备。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项目,根据我国的国情而言,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由政府财政资助,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几个地点,建设大型石油储备仓库,在石油市场平稳运行的时期,通过不断的、有计划性的购买,从多渠道多方面增加石油储备量,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初见成效,宁波、舟山等地区石油储备基地已具备一定规模。这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石油储备水平,提升我国的竞争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其次,要广泛开展石油外交。我国应广泛开展石油外交,无论是从缓解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短缺,还是解决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油气资源供给不足的角度出发,还是为了应对全球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中国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亦或是承担保护全球气候和环境的责任,我国都必须与全球各国建立油气资源合作关系。以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外交为例,2005年我国的中油国际公司实现了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绝对控制,这也为中哈的油气合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哈原油管道作为我国第一条陆路跨国原油通道、作为中哈石油资源对接的“丝绸之路”,自2006年7月开始使用至2015年,向国内输送的原油量稳健增长,共计增长8724万吨,为繁荣我国石油外交、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第三,要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创新能源供应的新形势,在保证实现低碳目标的前提下,支持新能源改革加速进行。加大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资金投入,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上的倾斜,发挥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引导资源向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项目流动;也可以通过建立国家新能源开发基金,用财政拨款、发行长期专门国债和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投资等方法,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足够的前期投入和政策支持。以此来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有序高速的发展,从而满足我国新时期对能源的新需要。要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保护生态文明与提高民生质量不相矛盾的前提之下,合理的开发比如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可再生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四,要注重能源发展的区域性。根据主体功能区的结构,协调东、中、西部各地区的能源平衡关系,从而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及其可利用情况等多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规划,保证各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经济发展较为迅猛的东部地区为例,应当适量减少煤炭资源的开发,加快海上油气带建设,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吴磊.中国石油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

[2]姜虹,刘力娜,梁冰.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思考[J].中国石油企业,2012,(6).

猜你喜欢

储备石油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