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做好企业工伤预防管理工作

2018-12-07郭彦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劳资部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工伤

文/郭彦,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劳资部

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工伤预防管理工作,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使工伤保险管理日趋完善。但我国工伤事故率并没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工伤预防管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仍需要在企业中深入开展预防工作。

1 企业在工伤预防管理方面的问题

1.1 工伤预防各项机制不健全

立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法律的完善才能使预防管理工作更加到位,我国在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工伤事故预防的支出包含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这项法规表述模糊并没有明确的体现预防的重要作用,更没有涉及预防的具体措施,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工作流程。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法律都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并不利于各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1.2 工伤预防队伍建设落后

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事故预防小组,来确保企业安全的监督管理,这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既了解企业的安全隐患问题,又熟悉工伤保险业务,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士对工作内容进行落实,在多数企业编制不足,投入经费有限的状况下,工伤的预防管理很难实施到实处,在缺乏有效的机构的同时,利益最大化也增加了预防工作的难度。

1.3 工伤预防缺乏关注

我国目前虽然工伤预防提倡时间长,可真正实施时间短,各方面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企业参与和自觉认同仍需相当长一段时间,更多的是注重发生事故后的赔偿和社会保险资金支出方面,仅仅单纯考虑职工的康复和伤害补偿,没有充分发挥预防管理,从根本上减少企业损失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在理念上缺乏对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认识,想要真正做好预防工作,就必须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工伤预防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给予认可,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发挥工伤预防的价值[1]。

2 优化企业工伤预防管理的对策

工伤预防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的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增加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又需要保证经济发展:

2.1 完善工伤保险的各项机制

我国明确规定,针对不同行业的风险程度,实行差别费率,以此来督促企业自觉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身心安全。在明确保险费率时,应注意科学制定档次等级,统筹各地区企业的实际安全情况,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满足职工健康工作的需求,既能够起到企业经济负担降低的作用,又使事故发生后的风险得到合理化解。针对企业及时缴费,没有重大事故的情况,应适当地返还预防基金,投入到宣传和教育工作中,对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予以奖励,用于下一步的安全设施建设和预防。

我国目前很多省份没有颁布工伤预防的管理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工作实施开展,缺乏政策的有效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预防管理工作的发展。就这一现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积极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安全管理机构的要求,对保险资金在工伤预防中的运用比例,具体的实施方向进行严格把控,完善管理经费的应用审批以及监督审计制度,防止企业对经费的不良挪用。

2.2 增强工伤预防的监督和宣传

意识宣传的不到位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从业人员,都缺乏对工伤预防的正确认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事故是可以有效避免的,人为的失误和对隐患的不注重,是导致事故的诱因,只有抓住监督工作的重点,才能使工伤预防效果事半功倍,从而改善我国的劳动现状[2]。注重对风险较大企业的危险监测,企业应配合安全监察部门对危害场所的检测,对长期处于危险环境的员工应给予身体健康检查,在源头上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对出现身体问题的工作人员,及早进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企业要建立积极有效的宣传平台,在员工聚集的区域,开展普及工伤预防知识的讲座,对事故频发的岗位进行定期培训,潜移默化的将安全知识渗透到职工内部,确保员工安全防范技能的提升。

2.3 注重结合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

企业普遍认为发生工伤事故后的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第一要务,但实际上,在事故发生前期,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就能使事故率降低,免去经济补偿,减少企业成本的不必要支出。企业应将资金投入到工伤预防管理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注重安全仪器的更新,使工伤保险处于良性的运转状态。工伤预防工作需要企业自觉建立部门进行自我管理,外界部门会对其发展进行经济、管控、法制等手段的约束,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在不断的融合中,构成更加完善的工伤预防管理模式,优化企业职工工作环境,从根本上降低我国工伤事故的发生率。再出现重大工伤事故时,企业需积极应对,解决员工的医疗康复费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回归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在此阶段,要注重对事故进行分析,对员工进行此类事件的安全教育工作,结合一定的奖惩措施,确保同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

3 结论

科学的预防机制是工伤管理发展的根本途径,有目标性的建立防范准则,降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同时,保障企业职工的健康安全。切实将工伤预防落到实处,将事故伤害降到最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可心.企业工伤预防管理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84.

[2]戴琳.浅论如何做好企业工伤预防管理工作[J].中国外资,2013,(23):206-208.

猜你喜欢

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工伤
未签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实习学生发生工伤事故企业应该如何处理
工伤保险缴费不实 待遇有争议怎么办
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可以同时享受吗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早退途中出车祸 不予认定工伤
公司烧饭农妇意外坠亡是否认定工伤
我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
工程转包发生事故 工伤赔偿由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