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价值网的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研究

2018-12-07张颖昕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价值链竞争优势

文/张颖昕,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顾客需求的不断增加、国际互联网的冲击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发展面临新的经济形态的考验,必然带来价值创造方式的变化。企业价值的创造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也取决于其与上下游企业和客户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价值网理论应运而生,并以其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竞争优势理论通常将企业看作一个自治的实体,侧重于从企业内部来分析竞争优势,即内部优势论。无论是通过价值链的某个环节建立成本领先优势或差异化胜出,还是将视角专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企业都被看成市场中的一个原子,互相之间通过竞争米谋求各自的利益。然而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依靠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建立的竞争优势的企业陷人对资源及由能力形成的惯例的依赖与束缚之中;同样,在某一价值链环节具有独特优势的企业缺乏在价值链环节上移动的能力。在市场竞争高度动态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将企业作为原子看待很容易使企业陷人孤立的境地,忽视对于外部资源的获取和组织间学习能力的积累,缺乏动态的适应能力。

于是一些研究开始转向从联系、网络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竞争力。在对工业区、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的研究中发现,企业在商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属于的与地域相联系的企业网络。事实上,不同企业间的价值链的关系已经演变为价值网络的关系,企业内部的行为主体间关系及业务联系也构成内在的价值网络关系。价值网络中的竞争优势对传统的竞争优势理论产生了如下冲击:

首先是竞争主体的转换。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由企业的直接对抗转向价值网络的整体抗衡。竞争不仅在价值网络相应层面的企业之间展开,而且更重要的是价值网络整体层面的对抗。作为价值网络所创造价值的载体,一种产品或服务面的对抗。所体现出来的竞争力是以整个价值网络为基础的,任何一个网络成员的竞争力会最终影响这一整体竞争力。糟糕的服务会使顾客对产品质量所形成的较高满意度大打折扣,在均衡各个满意指标后,顾客很可能转向另一个价值网络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不错(尽管没有前者来得好),服务不错,价格也适中。显然,这是价值网络整体竞争力抗衡的结果。

其次是竞争视角的改变: 企业的战略通常是市场定位的战略。企业判断自身的资源或能力,寻求与此相应的市场机会,并建立市场上的地位。而价值网络导致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转换,这使得企业竞争视角发生了改变。企业问时分析市场机会、价值网络的市场地位和自身在价值网络中的地位,在综合分析之后,通过选择价值网络确定市场地位

价值网络带来了资源与能力的网络观。单个的企业通常将资源的独特性和能力的不可模仿性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在一个价值网络中,企业间的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是价值网络的重要基础,而网络资源的独特性和网络的不可模仿性是价值网络的核心竞争优势。

最后是对传统企业价值观的挑战。传统企业的价值观是利己的单纯目标利润导向,而价值网络成员的价值观是共同创造价值、按某种分享机制确定自身利润。

数字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企业有了更加先进、便捷的技术手段可以利用,进而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加强与商业伙伴的战略联合,以更有效的方式向顾客传递价值。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新型价值链的探讨和实践,由此导致了价值网理论的诞生。企业价值网是一种立体的空间思维模式,突破了传统价值链的直线式沟通,即由供应商—企业—顾客的价值递增模式,将其转变为网络内成员企业多项沟通、全面价值共享的模式。价值网是一种新的战略思维组合,是一种新型的业务模式,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价值链价值活动顺序分离及线性思维的机械模式,成为21世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模式。目前,关于价值网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的研究成果不多,对价值网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利于解释价值网成为新型战略模式的原因,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此外,通过揭示企业价值网价值创造及竞争优势形成机理,对帮助我国企业寻找竞争优势构成要素,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国际化分工地位,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价值链竞争优势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感谢竞争
画与话
《价值链重构》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