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禀赋效应研究城镇拆迁权利补偿事件

2018-12-07单佳兰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禀赋经济学补偿

文/单佳兰,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1 禀赋效应的概念

禀赋效应是主流经济学家无法避免的一个经济学现状的“异象”,对一系列类似“理性人”假设的重要理论框架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于禀赋效应是否真实、有效和稳健的存在,在主流经济学家与行为经济学家之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争论。

大部分行为经济学家都把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作为禀赋效应存在的心理原因,甚至认为禀赋效应只是损失厌恶的表现形式之一(Kahneman&Tversky,1984)。只有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曾经明确指出,禀赋效应起源于动物的领地权及人类的产权意识(金迪斯,2009)。事实上,损失厌恶只是经济个体在不确定条件下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贾拥民等,2015)。虽然损失厌恶也是众多物种生命个体适应生存环境的演化产物,但它却与禀赋效应的起源和演化有着截然不同的动因和路径。

2 城镇拆迁权利补偿问题的提出

拆迁补偿问题较为复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目的等维度依赖。比如,就空间而言至少涉及农村拆迁补偿、城市扩张拆迁补偿以及旧城改造拆迁补偿等,就目的而言可以分为为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两种。因此,不同状态空间拆迁补偿问题性质、特征也不同。在此,主要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商业征用拆迁补偿问题而展开,即基于城市扩张且为实现商业利益而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农村进行的拆迁补偿问题。其性质、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相对于为实现公共利益实施的拆迁补偿行为,商业征用拆迁补偿主要涉及特定主体的私人利益关系,属于民事行为范畴,应当由主要当事人在相应法律框架和政府监督下遵循自愿协商、公平交易原则进行解决,可以实现补偿范围、标准、方式等的灵活性;如果有争议产生,应当依据具有私法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条文进行规范。其次,对于城市郊区农村拆迁权利补偿特征,由于其过渡性,在主体行为能力、表现和目的方面,以及对补偿价格的影响、产权变更特点等方面略显复杂。但总体上,补偿标准、 方式和政策等不及旧城改造拆迁补偿,以致城市蔓延问题突出,而不是致力于提高城市空间利用密度。比如,城郊农民预期到拆迁的必然性而为将来的利益博弈所做的积极准备,以及在真正迎来现代城市生活之时对即将失去的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之情以及在拆迁价格补偿问题上的无奈等。此外这种特定拆迁对象也会产生特定心理禀赋效应约束。

3 禀赋效应在拆迁权利补偿问题的解释

拆迁补偿冲突的关键在于主体双方对房屋等物品价值估价补偿的不一致,而心理禀赋效应则有助于揭示“交易”双方价值估价不一致的原因。因此,心理禀赋效应理论就成为 解释拆迁补偿冲突及其改进的有效理论基础。至今,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以及成语“敝帚自珍”等背后的心理、行为机制已经被行为经济学归纳为“心理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中国城市快速扩张始于2000年之后,城郊农村拆迁补偿问题也随之突出。在发展脉络中,体现出现实问题、理论研究、制度改进相互促进的局面。最近几年的代表性文献主要体现在基于整体分析框架下的社会治理视角、法律制度视角以及主体间博弈视角,探讨拆迁补偿冲突的根源和化解对策; 就经济角度而言,重点关注核心问题——补偿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形式但很少有人基于行为经济学心理禀赋效应前沿理论探讨拆迁补偿冲突的形成及其化解,以致多数研究均忽略了特定人群的心理情绪、认知等主观因素对拆迁补偿价格机制的影响。

4 结论

城镇拆迁权利补偿问题这格式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过程,现行制度无法解决多方在价值上的冲突矛盾,纠纷的根源在于价值上的认知差异。要以“公平合理的市场价值”确立征收机制的边界条件,要将原先强制征收的行政手段用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去调整利益关系。正视并深入推进涉及拆迁补偿中心理禀赋效应的 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以从外部因素的改变影响禀赋效应的强弱。比如,通过广泛的宣传、透明的规划、深入的沟通、灵活的补偿、民主的参与、严厉的法律制度等,被拆迁居民的心理禀赋效应有可能弱化很多。

考虑根据所有者的禀赋效应的大小,用高于市场价值的补偿由于拆迁给居民带来的损失。非市场的主观损失的价值估算存在困难。Ellickson认为,可以根据所有权人居住于被征收社区的时间长短来推定其对土地或房屋的情感联系,以此来调整主观损失的补偿额度 。例如,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当居民家宅被征收时,政府需按1.5倍于公平市场价值的标准给予补偿,而不管其在所征收的房屋里实际居住了多久。这种补偿附加费可以帮助这些拆迁居民迅速得到安置 。要实行高于市场价值的补偿,前提是要有发育成熟的市场。显然,在我国实行这一补偿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当务之急是,加快市场化建设的步骤,为实行这一标准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宝良,郭其友.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整合与行为经济学的拓展及其应用——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主要经济理论贡献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39(11):138-152.

[2]郭文敏,杨思佳,罗俊,叶航.作为异质性偏好的禀赋效应:来自神经经济学的证据[J].南方经济,2017(04):109-122.

猜你喜欢

禀赋经济学补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简明经济学
疫情下的补偿式消费 引爆宠物氪金新时代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解读补偿心理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