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需求分析

2018-12-06刘冬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带薪休假净收入马斯洛

刘冬平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 510635)

旅游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它分为: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又分为?潜在旅游需求和延缓旅游需求)。又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需求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即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有钱、有闲、有动机,是个人旅游需求产生和实现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其中有钱、有闲,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旅游动机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一、旅游动机

动机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动机是引发一个人去做某事以满足某种生理需要或心理意愿的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而旅游动机是一个人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有意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1]。

人们在解释旅游动机问题时,往往会引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即:

1.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空气等。

2.安全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3.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4.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5.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和发挥潜能等。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来解释人们的旅游动机,似乎存在问题。如果一个人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或安全需求而外出他乡,那么,他要么属于移民,要么属于难民,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另外三个较高层次的需求,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一些人的旅游动机。例如,有些人外出旅游是为了探亲访友,有些是为了考验自己的潜能,追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需求的层次越高,到达这一层次的人数越少。在大众旅游的今天,用少数人才能达到的自我实现需求去解释广大民众的旅游动机,似乎很牵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身心疲惫。为了消除身体疲劳、精神紧张,缓解压力,人们选择外出旅游,希望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平时扮演的角色。异乡的环境、新奇的事物给人们带来新鲜感受和刺激,能够帮助人们从紧张的日常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探索新事物和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从根本上讲,人们外出旅游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人们的旅游动机有很多类型。有的是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见识一下外部世界,为了接触和了解异国他乡的人们,为了放松身心,为了解脱压力,等等。在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观因素中,除个人需求动机外,美国学者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也做了研究。美国学者帕洛洛(Plog)依据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类型,将旅游消费者分为依赖型、中间型、冒险型等几种类型。依赖型的旅游消费者的人格特征包括:思想保守、谨小慎微、缺乏自信、不爱冒险。这类旅游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时,往往选择那些距离比较近、自己对该地情况比较熟悉的旅游目的地,对自己喜欢的地方会经常故地重游。冒险型旅游消费者的人格特征包括:天性好奇、喜欢探索、喜欢挑战、充满自信。这类旅游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时,喜欢环境独特、尚未充分开发、依然保留其原始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偏好入乡随俗,每年都会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而不愿故地重游。中间型旅游消费者的人格特征和思想行为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二、一定的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美国人口调查统计局、美国旅游资料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外出旅游度假活动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一旦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超过某一临界点,该家庭外出旅游度假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这一临界点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 000~5 000美元/年[1]。

以广东为例。广东全省常住居民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 420.75元(按当年汇率,约为3 800美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537元,农村居民纯收入11 067.79元。2014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 684.96元(按当年汇率,约为4 100美元)。2013年国内游客26 753.13万人次,团体出境旅游人数774.18万人,国内旅游收入5 7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2013年广东GDP为62 474.79亿元,比上年增长8.5%。2013年广东国内旅游收入增速是广东GDP增速的2倍多。其实,早在2011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6 897.48元(按当年汇率,已超过4 100美元),2012年广东出境游人数(港澳除外)242万人,比2011年大增34.4%,是2012—2016年五年中的最高增速。

三、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有下面几种类型:

1.每日闲暇。每天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

2.周末闲暇。即周末工休时间,我国已实行每周5日工作制,周末工休时间为2天。对个人来说,在其他旅游需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开展近距离的周末度假和一日游活动。

3.公共假日。即法定的公共节假日,如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

4.带薪假期。即就业员工带薪休假制度,我国还没有完全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一些发达国家每年有2—5周的带薪假期。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将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1999年10月1日我国开始设立国庆旅游黄金周,之后每年春节、“五一”、国庆都形成了旅游黄金周,2008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新假日制度将长假调整为两个,“五一黄金周”取消,短假增加为5个;不同工龄的职工能获得5—15天不等的年休假,并在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旅游黄金周的设立,中国居民有了7天的闲暇时间,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旅游需求。2001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4 496万人次,2000年为2 000万人次,同比激增124.8%。黄金周设立初期,国内游客出现“井喷”局面。2002年后,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2000—2018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超过15%。当然,广大民众集中在黄金周出游,造成旅游景点人满为患,车辆拥堵,旅游质量下降,带薪假期的落实将缓解这种情况,可以使人们错峰出游。2018年春节,由于大雾原因,2万多辆车困在海南岛,年初六开始,堵了4天还未全部离岛。2017年11月5日贵州省清镇市宣布每月连续上班22天后,有一次8天长假。这项工作时制改革试点从2017年11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用半年时间,在全市9个乡镇部分岗位试行这项工作。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8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2017年带薪休假满意度调查很满意占18%、满意占25%、不满意占31%、很不满意占26%。调查认为带薪休假不落实的原因:缺乏监管占52.7%,处罚难执行占46.3%,规定不够细占42.6%,权益难保障占34.9%,维权意识低占30%,企业不执行占21.6%。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休闲时间最少,一线城市深圳休闲时间最少1.94小时、广州2.04小时、上海2.14小时、北京2.25小时。我们从新闻常常看到国庆、“五一”等长假期几亿中国人一起游,各个景点都爆满,这与国人平日休闲时间少,休闲活动单一有很大的关联。

当然,除了上文所述的个人收入和闲暇时间外,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身体健康情况和个人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拖累状况等。年纪大了,虽然有钱、有闲,但却走不动了。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很多六七十岁的长者加入旅游者的行列。另外,一些有婴幼儿的家庭,外出旅游的可能性也较小,因为外出旅游,照顾婴幼儿会有诸多不便。

猜你喜欢

带薪休假净收入马斯洛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普京:俄带薪休假延至月底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敲石工人的话
宠物带薪休假日
带薪休假,如何从口惠到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