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图书编辑出版的标准化应用

2018-12-04李茜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技图书出版物示例

李茜

一、以标准化为核心,提高科技图书编辑出版质量

标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是企业和社会推动科学管理、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为了更精准地与国际接轨,加快新闻出版业现代化、国际化步伐,必须制定修订、宣传贯彻和认真实施与新闻出版相关的国家标准,提高我国各类出版物的质量和出版业管理水平。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2017年11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八号主席令公布,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标准化法的修订体现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标志着我国标准工作在科学化、法制化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标准与质量如同源与流的关系,标准是质量的依托,质量是执行标准的结果体现,标准化确保了高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图书编辑出版质量,要充分抓住标准化这个质量提升的“牛鼻子”,编辑要充分学习图书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标准要求,保障图书编辑出版的质量。

二、科技图书编辑出版的常用标准及示例

科技图书编辑应仔细研读并规范使用与科技图书编辑加工、出版印刷关系密切的常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

(一)规定图书整体结构的相关标准

1.GB/T 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716:1983《印制技术—教科书与杂志—未裁切单张纸与已裁切单页的尺寸》,规定了图书和杂志的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2.GB/T 12450-2001《图书书名页》等采用了国际标准ISO 1086:1991《图书书名页》,规定了图书书名页上的文字信息及编排格式,适用于印刷出版的图书。

3.GB 11668-1989《图书和其它出版物的书脊规则》规定了书脊的定义、内容和设计规则。

4.GB/T 30108-2013《信息与文献 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图书、期刊、连续出版物及其它纸质文献的装订要求方法与材料》规定了图书馆和档案馆纸质文献的装订方法与装订材料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对耐久性与耐用性有特殊要求的图书、期刊、连续出版物与档案文献的装订,适用于下列一般工序:出版物或非出版资料的初次精装装订,论著、期刊、连续出版物和其他纸质文献的精装再装订,以及其他需要采用这种保护方式的文献的装订。

5.GB/T 12451-2001《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和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适用于为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书目数据。

6.GB/T 12906-2008《中国标准书号条码》规定了中国标准书号条码的代码结构、条码符合技术要求和印刷位置,适用于使用中国标准书号的出版物。

7.GB 3259-1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拼写我国出版的中文书刊名称和文献资料的拼写原则为:以词为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词义等因素,同时考虑词形长短适度。

8.GB/T 34053.3-2017《纸质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 第3部分:图书期刊》规定了图书和期刊类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印制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适用于图书和期刊类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和判定。

(二)规定图书编校内容的相关标准

1.GB/T 15838-2011《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适用于汉语的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

笔者搜集了编辑日常工作中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疑问,在该标准中都能找到依据。

问题1: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或者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要不要使用顿号?

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或者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如果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2:李白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详见GB/T 15838-2011《标点符号用法》4.5.3.5)

问题2:句子内部可以套用冒号吗?如何正确处理?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

在列举式表达或条文式表达时,如不得不套用冒号,可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请以下人员于2018年7月10日,到相应会议室面试:

第一会议室:王丽、李琼、孙斌。

第二会议室:张培、董婷、任珊。

(详见GB/T 15838-2011《标点符号用法》4.7.3.5)

2.GB/T 17693.1-2008《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英语》规定了英语地名汉字译写的规则,适用于以汉字译写英语地名。规范性附录提供了“英文地名中常用人名译写表”“英文地名常用通名和常用词汇译写表”“英文地名常用构词成分译写表”供编辑查找使用。

3.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文艺类出版物和重排古籍除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文,以及教育、媒体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用法,也可参考该标准执行。内容涉及何种情况选用阿拉伯数字、何种情况选用汉字数字、何种情况选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以及数字形式的使用。

(1)阿拉伯数字的使用:

数值范围:前后两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相同时,如果省略后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不会造成歧义,可以省略,如果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

示例:14万元~19万元(不写为14~19万元)

“1994年”不写为“94年”

2088-08-05(月和日是一位数时,可在数字前补“0”)。

“3·15”消费者权益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含有月日的专有名词时,采用间隔号“·”将月、日分开,并对数字加上引号)。

(2)汉字数字的使用

二三十人 七八天(表示概数的两个数字连用时,之间不用顿号隔开。)

“一二·九”运动和五一国际劳动节(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分隔开来,其他月份不用间隔号隔开。)

(3)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同时使用

如果一个数值很大,数值中的“万”“亿”单位可以采用汉字数字,其他部分采用阿拉伯数字。

4.GB/T 14706-1993《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规定了各种校对排版时专用的符号及用法,适用于中文(包括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校对工作。

5.GB 3100、GB 3101、GB 3102.1~3102.13有关量和单位的系列标准

(1)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000:1992《SI单位及其倍数单位和一些其他单位的应用推荐》,参照采用《国际单位制(SI)》(1991年第6版)。该标准列出了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体系,规定了可以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单位以及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适用于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一切领域中使用计量单位的场合。

(2)GB/T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31-0:1992《量和单位 第零部分:一般原则》,规定了各科学技术领域使用的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包括物理量、方程式、量和单位、一贯单位制,特别是国际单位制的使用原则,适用于各科学技术领域。第3章“关于符号和数字印刷方面的规定”对于量、单位、数的名称和符号的字体、大小写、上下角标、正斜体、符号组合原则、排版占位等方面给出了规定和示例,值得科技图书编辑仔细研读、准确运用。

(3)GB/T 3102.1-1993《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GB/T 3102.2-1993《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GB/T 3102.3-1993《力学的量和单位》、GB/T 3102.4-1993《热学的量和单位》、GB/T 3102.5-1993《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GB/T 3102.6-1993《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GB/T 3102.7-1993《声学的量和单位》、GB/T 3102.8-19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T 3102.9-1993《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T 3102.10-1993《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GB/T 3102.11-19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T 3102.12-1993《特征数》、GB/T 3102.13-1993《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规定了相应领域的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并在适当时给出了换算因数,适用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

6.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符号和文字、不同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1)专著的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提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尹俊清,段杏丽.放射工作人员依法执业指南[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7:131-135.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提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董振军.放射卫生监督与管理[M]//尹俊清,段杏丽.放射工作人员依法执业指南.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7:32-33.

三、结语

图书是人类文明记载、积累、传播、传承的重要载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编辑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加工者、策划者和推荐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出版工作向人民负责,根本点是对出版物的质量负责。提供优质出版物,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必须从编辑工作抓起,通过认真执行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图书出版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图书编辑出版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猜你喜欢

科技图书出版物示例
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图书出版的改进与转型
培养提升科技图书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科技图书编辑必须具备的审稿能力
浅谈科技图书中的五类常见错误
2017年出版物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