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教班,到底上还是不上?

2018-12-04三川玲童书妈妈编辑丽叶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丸子丸子早教

文/三川玲 童书妈妈 编辑/丽叶 设计/庞婕

Professional

三川玲 童书妈妈

现任/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特聘专家,网易教育论坛主持人,创建最具影响力儿童教育公众号“童书出版妈妈”。新浪微博@童书妈妈三川玲。

6岁之前的早期教育,类别众多;而中国的教育现状,纷繁复杂,甚至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父母们在选择时难免陷入误区,甚至把高额的学费当作一种心理安慰。那么,早教班、学前班该不该上?不提前学,上学后跟不上进度怎么办?这些都需要爸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做出合理的决定。

3 岁前的早教班:以我为主,享受成长

自然掌握的本领,不能归功给早教班

小丸子上幼儿园之前,以我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直觉,认为这个阶段的早教是没有必要的。后来,出于好奇,我带丸子去了一家著名的早教机构上了一堂体验课。

课堂上,早教老师带着几个孩子,拿着彩色的手帕之类的道具左右挥舞,然后,围成小圈做几个简单的游戏……这堂早教课,更印证了我的判断。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变化比较快,而且个体有差异,早教机构就是利用了这个规律。

比如,很多父母会说:“看,孩子去了早教班,就学会了握东西了!”是的,如果不去早教班,他过两天也会握东西的!这些所谓的“成绩”,不能就此归结给早教机构。

通俗一点,用丸子奶奶的话说:“每个孩子长牙、走路、说话都有早晚,拿东西、认颜色也是一样。现在的父母,都是一个孩子,没有经验,瞎着急。生养过两三个孩子的母亲都知道,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很认同丸子奶奶的“经验说”,孩子刚开始的差异,并不能带来什么缺陷,有时候反而是优势:譬如,很多小时候反应迟钝的,最后成为了科学家;有的表达不连贯的,成为了主持人;有的走路晚的,成为了运动健将——这样的例子,真的是比比皆是!

父母本该承担的,不能推脱给早教班

后来,一位1岁孩子的母亲问我,是不是需要上早教班。我就把我的经历和态度告诉了她。她说:“可是,身边的每个孩子都在上呀,有7000多的,有1万多的。我想,我们上不起贵的,就上个便宜点儿的吧!”

我这才大吃一惊,一是早教涉及的范围之广,年龄之小;二是价格之贵。我就认真地和她一起分析,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早教的课程有哪些,父母是不是可以在家完成,有没有必要花钱费时折腾孩子……

早教的乱象,后来到了中央电视台做专题批评报道的地步——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某一个涉及到百姓生活的领域要严重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后来,针对特别幼小孩子的早教,似乎才被稍稍刹住了一些风气。

我发现,现在的很多家长,有两个特别不好的心态:一是如果不为孩子花钱就不心安,好像对于孩子,只有花了钱,才觉得对得起他;二是把本来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委托给别人或机构去做。

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带着他做做游戏、讲讲故事、认认颜色、看看动物……难道不是父母本来应该做的,而且应该很享受地去做的事情吗?而且,你去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该是多么甜蜜、多么幸福的回忆啊!

你难道想自己的孩子的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出完整的句子、第一次画出小人儿、第一次用积木搭成小房子……都是发生在早教机构里吗?那将是你多么大的遗憾和损失!

有些情况下,早教班并非不可取

那么,是不是这个阶段的早教班,都不应该上呢?也并非全部如此。因为,你不能苛求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两位老人,分担家务、帮助带孩子;也不能苛求每个家庭能有全职妈妈,细心地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更不能苛求父母都上班后,有放心的保姆能够尽职尽责……

举个例子:我在广州时有一家邻居,爸爸是企业家、妈妈是外企高管,由于家里没有老人照顾,而且保姆经常换,孩子后来就被送到了一个经过慎重比较之后选择的早教班。我和妈妈交流,妈妈说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受到保姆过多的影响,还可以让孩子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相处,同时,也做一些有益智力和身体的游戏。

想选好的早教班,注意3方面

我想,综合以上所说,每个家庭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早教班。父母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进行思考:

1.是否补充了自己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家长的时间和能力水平无法达到的情况下。

2.该机构是否具有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针对这点如何分辨,需要家长看一些理论性强的家教图书,大家尤其可以关注的是由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洲、日本等主流国家的官方研究机构背景所出具的研究报告,或者有此背景的作者撰写的著作。

3.明确具体的教育执行人是谁。有些早教机构的教育理念特别好,教材也研发得不错,但因为扩张太快而人才储备不足,如果是一些特别稚嫩还只会照本宣科的小姑娘小男孩来上孩子的课,我劝大家还是谨慎点儿。我通常只建议朋友的孩子上该教育机构创始人的课。

总之,要以我为主、为我服务的态度,千万不要随大流、千万不要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千万不要抱着早教有魔力的态度,盲目地选择早教机构。

入学前的速成班:为了升学,突击学习

“幼升小培训学校”,为何这么有市场?

随着丸子年龄的增长,我很快发现,有一类针对3~6岁孩子的早教班风风火火地存在着。这类教孩子技能、知识的各类早教班,主要是针对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入学测试而设立的,主要有拼音、英语、数学、体能等几门课程。他们的广告一般是这样的:“1个月学会全部拼音,会算100以内的加法,认识500个汉字……”诸如此类。

更有甚者,我还看到一个像模像样、规模不小的“幼升小培训学校”!别笑,我当时也很困惑,还说从幼儿园上小学不是天经地义的吗?难道还需要考试录取?一个小屁孩儿能够考什么呢?考不上难道还不给上小学了不成?

而现实则响亮地打了我一个耳光!由于小丸子在幼儿园里什么都没有学,也没有上“学前班”。而我们也没有给她学任何拼音、算术,在离家最近的小学报上名后,小学邀请我们去熟悉下情况。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面试”!

整个过程,我不在这里详细讲述了,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要求小学上学就近原则,禁止进行所谓的“面试”。但现实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不仅有“面试”,而且小学生的面试材料精致过大学生求职材料!

这类早教班之所以兴盛,和小学入学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小丸子的同学里,就有很多“明智”的家长,早早地给孩子上了“学前班”,一放学,就去上社会上的那些“拼音班”、“算术班”,5岁的孩子每天都做家庭作业——结果还没上小学,就已经学完小学一年级甚至二年级的课程。

一个好的现象是,很多早教机构,也在反思、改进。譬如,某些机构引入了图书馆,那么,就将单纯地教孩子身体机能的早教,变成了具有文化特性的活动中心。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方向,也是家长的要求,倒逼了早教机构发生的变化。希望这类关注文化、关注阅读、关注心灵的变化越多越好!

“超前学习”,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种现象——短时间内,孩子的确会因为强化训练而掌握一些这个年龄不应该掌握的知识(无论中外,教育部门都明确要求,学前的孩子,不能教授这类课程)。

但是,孩子丧失了本来应该没心没肺地玩乐的时间,我仍然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玩乐更为重要!我不认为6岁的孩子已经会读拼音,会算17+5,会多拍几下皮球,会当场表演一段舞蹈、背几首唐诗,就该被称为“合格的孩子”!

我理解,很多家长被迫让孩子上学习班,是为了能够上小学——所以,我的态度是,如果你能够确保孩子上小学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就没有必要上这些学习班;如果你还搞不定学校,那么,也请尽可能地自己来教孩子学一些20以内的算术、拍拍皮球、学简单的汉字……

为什么呢?因为强化训练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说过于简单粗暴,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乐趣;更为可怕的是,那种每天把“5+5=10”编成儿歌让孩子强记的方法,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而想象力是孩子创新能力的最大保障!

不提前学,不代表跟不上进度

有的家长说,如果不提前学,到上了小学,别的孩子都学了,老师讲得快,跟不上怎么办?

我就根据小丸子的实际情况来讲一讲。小丸子上学前,一个拼音都没有学过,数学也还是在掰手指头的阶段,那么,上了小学,有什么问题吗?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没有!

先说拼音。的确,很多孩子幼儿园、学前班都学了,这是事实。按照老师讲课的进度,刚开始的时候,小丸子的确有些陌生感,譬如p、q、b、d,就这四个字母,怎么也分不清楚。我们就和她一起玩拼音游戏,譬如q,是不是很像数字7呢,然后,小丸子就说:“天哪,它们的发音都是一样呢!”你猜怎样,第二天,这四个字母她全都掌握了。后来,我们还玩拼音对话游戏,“x-i-ao、w-an、z-i,q-ing、b-ang、w-o,n-a、b-ei、sh-ui”,说话的时候,这些话全都用拼音读出来。结果,她很快就掌握了。

再说数学。由于我们从来没有教,当初还挺担心的。丸子爸爸就用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跟丸子玩数字游戏,当时好像也没看出来有多明显的效果。不过,上了一段之后,我们看小丸子的数学课本上那些练习,好像都还不错,而且对于简单的算术,她也没有再掰手指了。

有一天,经过老师短信提醒,她才说做了个数学测试,从书包里拿出试卷,竟然是100分!这让我实在是非常惊喜,而她似乎对测试、对100分,连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平淡地很!

综合以上的情况,如果是突击学习知识的学习班,没有必要上;如果为了上小学应付面试,家长就多花功夫、用良好的方法,教孩子学习数学等知识。上了小学之后,家长一定要紧密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为孩子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猜你喜欢

小丸子丸子早教
农村早教:为了起点的相对公平
十二星座期中考试前一晚是怎么度过的
我的“丸子”妹妹
等候
不爽约,才叫棒
丸子西施
丸子西施
丸子西施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