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研究

2018-12-03陈世慧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微时代策略研究

陈世慧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要不断进行改革,更好地服务读者,当务之急是做好微时代环境变化的应对。图书馆只有在读者服务中引入微时代理念,才能提升读者服务水平,提高其社会影响力,解决其日益边缘化的问题。文章主要就“微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图书馆改革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9-0081-02

关键词:“微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研究

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介的诞生并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使简短精炼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主体特征,人们真正进入了“微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数量更加庞杂,契合信息传播的时代特征,图书馆只有做好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才能带来最佳的阅读体验。在“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也在不断思考自身的角色与价值。基于微时代的挑战做好有效应对,实现挑战背后动力和机会的挖掘,实现读者服务的优化,是图书馆改革和发展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而这些工作都属于“微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的研究范畴。因此,“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

1 “微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面临的冲击

“微时代”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了大数据环境的建构,图书馆在信息创造、信息组织及存储挖掘、分析服务等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加上“微时代”所倡导的信息多样化、碎片化、个性化及动态化,使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1.1 资源微处理能力较弱

“微时代”背景下,读者在阅读中更倾向于简短、精炼的碎片化微资源,其阅读时间短、信息量丰富,读者可随时获取。然而,目前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难以满足读者阅读微资源的要求。图书馆提供的多为可扩展、可标记的语言或相似的数据罗列,多为单一型数据,无法进行细化处理。整体来看,图书馆的微资源处理能力较弱,读者服务体验不佳,到图书馆借阅的积极性不断下降。而“微时代”读者真正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契合度高的微资源,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微资源整合,提供与读者需求相契合的微资源。

1.2 服务模式及内容单一

图书馆日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的单一,无法契合“微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局限于参考咨询、网页留言及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反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载体、新平台相继出现,图书馆读者服务也应创新服务方式,实现读者服务的个性化。微信及微博的引入、网页留言的管理及新技术带动下服务内容和模式的更新,都是“微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1.3 读者交流模式老化

“微时代”下,人们的社交活动更为便捷与频繁,衍生出多种读者交流模式。而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仍沿袭传统的服务模式,面对面交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挫伤了读者交流的积极性。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恰恰是图书馆服务改进的依据,如果双方的交流存在问题,将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微时代”倡导建设移动互联平台,通过微信及微博联系读者,在线进行交流互动。图书馆应设置专门的读者交流机构,安排馆员负责解答读者的问题,实现“微时代”下读者交流模式的革新。

1.4 管理者服务能力弱

“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做好读者服务的优化,必须有专业的服务团队,读者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传递及公告发布等初级阶段,更应该通过专业的服务团队进行服务广度与深度的拓展。专业的服务队伍,较强的微服务能力,专业的知识服务能让读者获得专业的服务,提升读者的服务体验。

2 “微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

2.1 建構云资源微服务平台

“微时代”倡导的是微服务,而微服务的载体则是云资源平台,微服务体系则是云资源平台优势作用发挥的关键。以图书馆云资源平台为载体的微服务体系的建构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①必须确定云服务的供应商。“微时代”背景下,众多科技企业致力于云平台服务的提供,因此,图书馆必须进行综合考量,选择优质的云服务供应商,由其提供先进的应用工具软件,帮助图书馆搭建读者服务云平台,并为图书馆云服务提供后续的数据分析指导及组织支持,实现图书馆云服务平台读者服务优势作用的发挥。②借助云服务技术带动馆藏资源的共享。读者服务体验的优化要求图书馆提供服务时必须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云服务技术的存取保障资源技术,依托图书馆的原有馆藏资源,建立共享联盟体系,实现馆藏资源优势的发挥,带动互联网资源的共享与传播。③提高云资源的发掘力度及处理深度。图书馆读者服务要关注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不是提供简单的单一数据化服务,要切实解决读者的现实问题,并服务于读者。

2.2 开展个性化微导读服务

“微时代”背景下,读者的服务需求更加多样,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图书馆在开展读者导读服务时必须重视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和读者导读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图书馆要做好信息资源的微处理,提供个性化的微导读服务。“微时代”碎片化阅读备受读者推崇,因此,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应言简意赅,含义丰富,形式极具吸引力,甚至能基于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微时代”读者多借助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移动终端的阅读诉求是随时随地的,因此阅读导读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而这种随机性与不确定性要求图书馆必须确保信息服务及时,操作便捷,移动方便,个性化特征明显。基于以上两点要求,图书馆必须做好信息资源的前期微处理。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创新导读工作方式,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传统的导读服务基本上是单一的信息传输,忽略了与读者的有效交流。“微时代”背景下,导读服务方式必须进行创新,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实现读者服务的细致和优化。馆员在提供导读微服务时,必须耐心、细心并充满热情,要认真对待每一位读者,细心分析每一位读者的诉求,与读者心灵相通,实现服务境界的提升。

2.3 开展社会性网络微服务

社会性网络服务是为用户搭建社交网络的在线应用服务。脸谱网、人人网等构建了各种社交网络平台,这些社会性网络服务平台为学科微服务提供了信息整合与传播的媒介。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图书馆可以开展学科微服务,提高图书馆与读者的黏合度,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科服务微空间的打造将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以用户互动为目的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学科微服务通过社交网络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社区,实现大社区网络体的分解,精准锁定图书馆特殊服务人群,根据其个性化需求和阅读爱好提供个性化微服务。图书馆借助社交媒介与读者进行线上交流,塑造良好的馆员形象,获得读者的信任与期待,促使更多的线上用户转变为线下用户,增强读者的互动,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潜移默化地提升馆员的信息素养,实现学科社交网络的持续活跃,消除社交障碍,既提高图书馆微服务的读者满意度,又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

2.4 微宣传带动媒体服务营销

“微时代”背景下,用户知识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而图书馆的宣传营销则存在滞后性。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在管理运行中不重视服务营销,且宣传方式单一,宣传缺乏时效性、互动性及可操作性,无法满足“微时代”读者的需求。因此,图书馆要想实现读者服务的优化改进,必须尽快着手品牌营销与市场推广,做好“微时代”下的微宣传,走多元化的媒体营销之路。顾名思义,微宣传就是利用信息时代先进的微事物,进行精简宣传,为读者提供精准优质的咨询,吸引他们的关注,实现读者服务效果的最大化,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具体来说,图书馆的营销策略要与“微时代”文化传播方式相融合,要注重个性化及人性化宣传。图书馆可以尝试微采访、微视频、微课程等微营销方式,弥补其宣传滞后和交互性差等缺陷,通过多渠道推广,提升图书馆营销的有效性。

3 结语

“微时代”的到来,带动的是微事物的产生与应用,对于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模式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更带来读者阅读诉求及阅读形态的变化,也对图书馆读者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图书馆要想避免被边缘化,就要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提升社会各界对图书馆发展的关注度,做好读者服务策略的探讨,基于“微时代”的微特征构建微服务体系,重视个性化的微导读服务,开展学科微服务,加强图书馆微宣传的推广,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优化,不断提升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使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起到真正的带动与帮扶作用。

参考文献:

[1] 毕强,马卓,李洁.数字图书馆微服务交互情境功能与用户行为的内在关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55-60.

[2] 刘健,毕强,马卓.数字图书馆微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6(5):22-29.

[3] 杨艳妮,明均仁.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建设现状与优化[J].图书馆学研究,2015(19):8-14,30.

[4] 宋琼.论信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之根本[J].现代情报,2008(4):85-86.

[5] 任可心.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浅析[J].现代情报,2007(11):133-134.

(編校:崔 萌)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微时代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