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吗啡鞘内和硬膜外注射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2018-12-03周效东

智慧健康 2018年33期
关键词:鞘内吗啡罗哌

周效东

(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400)

0 引言

剖宫产手术后疼痛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症状,患者剖宫产后剧烈疼痛,导致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或者是儿茶酚胺的释放较多,减少了缩宫素的分泌和产妇的泌乳量,严重的还会导致产后出血,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较差[1]。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缓解痛苦,改善预后是极为重要的[2]。为此本次实验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拟本实验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在25-40岁;对照组在23-39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0.05。纳入所有剖宫产患者。排除有沟通障碍的,排除有肿瘤的。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患者家属同意。

1.2 方法

以硬膜外注射吗啡为对照组,0.75%的罗哌卡因1.5 mL,用脑脊液稀释到2.5 mL,则为0.5%的罗哌卡因12 mg;以吗啡鞘内注射为观察组,把吗啡一支稀释为10 mL,溶液为1 mg.mL-1,0.75%的罗哌卡因1.5 mL溶入到吗啡0.1 mL,用脑脊液稀释到2.5 mL左右,则为含有吗啡0.1 mg的0.5%罗哌卡因12 mg左右。首先术前告知患者禁饮食,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等,给予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输注乳酸格林500 mL,协助患者右侧卧位,为其消毒铺巾,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有脑脊液流出后,用0.1 mL.s-1的速度注入0.5%的罗哌卡因2.5 mL,退出腰麻针,放置硬膜外导管,退出穿刺针并固定好导管,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垫高臀部以免出现低血压,如果麻醉平面不够的可以再加入2%的利多卡因5 mL,如果收缩压低于正常血压的25%,则要加快速度补液,并给于麻黄碱10 mg静脉注射,如果心率慢的可以给予阿托品0.3 mg,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对照组拔除硬膜外导管,鞘内注射的从导管注射吗啡2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后拔除导管,术后给予镇痛泵使用。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VAS评分标准:采用0-10分的评分法,7-10分:表示疼痛剧烈;4-6分:表示中度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VAS评分,使用t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性;使用χ2检验方法对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9.01±1.02 4.01±1.35对照组 40 9.02±1.03 5.58±1.21 t 8.301 4.255 P<0.05 <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n(%)]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后疼痛是比较正常的一种症状,现在临床上主要的镇痛方式有硬膜外镇痛或者是鞘内镇痛[4]。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取硬膜外镇痛,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相对较好,药物作用的时间较长,但是该方法需要进行穿刺,置管,有可能会刺破患者的硬脊膜,导致剧烈疼痛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头晕头痛,或者是硬膜外血肿,影响预后康复[5]。腰麻鞘内注射虽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快捷,没有较大的穿刺风险,但是对于麻醉平面的控制不是很理想,且不能追加药物,增加麻醉时间,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6]。

在椎管内使用阿片类药物,可以直接和击碎受体结合,抑制损伤神经介质的释放,从而发呼出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维持负氮平衡,促进预后康复[7]。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鞘内注射镇痛的效果由于硬膜外镇痛,因为鞘内注射后吗啡的脂溶性较低,血管吸收和代谢能力降低,镇痛效果更好[8]。导致患者用药后会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主要是由于吗啡用药呼扩散向头部,到达前庭系统后,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慢,出现恶心呕吐[9];皮肤瘙痒主要是由于吗啡用药后通过神经元中阿片与瘙痒相关的蛋白受体介导,使得信号转导,出现瘙痒症状;其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主要原因是因为吗啡使用的剂量,迟发性的呼吸抑制则是因为吗啡扩散到头部,一般情况下容易好发于十二小时内,因此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吗啡使用的剂量[10]。尿潴留出现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有相关的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吗啡和k受体结合,使得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减少,使得输尿管的张力增大,膀胱收缩,尿道压力变大,引起尿潴留[11]。其次硬膜外麻醉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膀胱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骶髓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尿潴留[12]。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吗啡鞘内和硬膜外注射用于剖宫产手术后患者,都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术后二十四小时观察组鞘内注射的活动状态比对照组的要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鞘内吗啡罗哌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