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8-12-03林小钰

智慧健康 2018年33期
关键词:胆红素血症家属

林小钰

(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2)

0 引言

从新生儿角度而言,因为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具体表现是血清当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同时可能存在有巩膜软黄、粘膜软黄和破皮等症状[1]。对于新生儿而言,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较大,影响着他的生存质量,甚至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损伤[2]。所以针对于这一类疾病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传统一般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本研究主要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新生儿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加以护理,以便于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新生儿的预后[3]。本研究针对于此进行调查,并且将主要研究情况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为方便调查,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进行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本研究观察组当中,患儿的男女比例为18∶12;胎龄为36-44周,平均(39.2±1.8)周。本研究对照组当中,患儿男女比例为16∶14;胎龄为36-43周,平均(39.4±1.7)周。本研究所选择患儿包括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经过统计学软件,对于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和统计学调查,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指导,需要严格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的对患儿家属介绍患儿基本状况,护理的过程当中,按照常规的护理原则进行护理指导[4]。

对于本研究的观察组患儿,在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对症护理,需要测定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并根据得出的结果,对于患儿病因进行分析,采取对症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指导,具体的护理方案如下:

①健康教育:需要对于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知识,是患儿家属对于这种病症具有正确的认识,叮嘱患儿家属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5]。将患儿的详细状况要告知患儿家属,可以通过触摸患儿来刺激患儿的中枢神经,对患儿生理反应产生影响,这样能够促进患儿正常的排便。要指导患儿家属尽可能的对患儿进行母乳喂养,强化对于患儿身体免疫能力,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促进患儿胃肠蠕动,加快患儿的新陈代谢[6]。

②饮食指导:如果患儿食欲较差,需要将母乳吸出以后确保母体能够正常泌乳,当患儿情况好转以后,为患儿进行母乳喂养[7]。

③保暖干预:保暖对于患儿而言是高胆红素护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为新生儿体温的调节中枢不能完全的发育,所以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温一般都相对较低,需要适当的选择温床,对患儿进行保暖[8]。

④光照疗法:可以选择蓝光照射的方法,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需注意对患儿佩戴合适的眼罩,并且对于热量和水分进行充分的调整,强化对新生儿臀部的保护,防止出现感染情况,强化对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动态观察,同时将相关情况汇报给主治医生。

1.3 观察指标

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研究护理干预前后胆红素水平,并且对于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

如果护理干预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身体恢复状况良好,表示患儿治疗显效;如果经过护理以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身体状况有所恢复,表示患儿治疗有效;如果经过护理干预以后,胆红素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变,身体状况没有好转,说明治疗无效[9]。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6.0进行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本研究当中的所有计量资料选择采用t值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检验采用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情况,治疗以前,两组患儿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日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0.00%(24/3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胆红素水平比较(±s)

表1 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胆红素水平比较(±s)

项目 n 治疗前 治疗5日后观察组 30 343.5±102.1 14.6±2.7对照组 30 352.4±110.4 33.8±4.8 t - 5.8124 3.5124 P - 0.0534>0.05 0.0326<0.05

分析导致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主要表现在早产、剖宫产情况、催产素使用量、胎膜早破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溶血率等方面。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这种病症属于病理黄疸的范畴之内,分析患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红细胞出现衰老和破裂,患儿肝脏难以对于胆红素进行代谢,使肾脏不能及时排出。分析导致患儿出现高胆红素的相关因素,主要表现在早产、剖宫产情况、催产素使用量、胎膜早破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溶血率等方面[10]。

早产新生儿因为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并不完全,所以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的状态之下,会使得生理发育完善程度低于同龄的新生儿,这样就容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状况。有研究认为麻醉容易导致胎儿首次呼吸功能建立不全,所以对于胎儿娩出以后的红细胞状况产生影响,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再加上剖宫产、子宫切开和胎儿娩出时间间隔超过2.5 min,使得胎儿出现了低氧血症,增加了羊水呼吸的风险,这样容易导致胎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使用催产素会使新生儿表现低血浆渗透压的情况,增加了脐血红细胞的通透性,使得新生儿容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而胎膜早破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感染,降低新生儿代谢的能力和抵抗力,增加了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可能性。母乳喂养较少使得新生儿抵抗力较低,这也是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一个因素。还有因为溶血因素,新生儿出现溶血以后会使得红细胞遭到破坏,对于肾脏、肝脏等功能产生影响,导致了血液当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

针对于上述情况,在对新生儿干预过程中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更好的恢复,而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根据患儿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对症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的效率,帮助患儿控制患儿胆红素的水平,促进患儿的恢复,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猜你喜欢

胆红素血症家属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