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12-03陈晨

智慧健康 2018年33期
关键词:氢氯吡汀钙格雷

陈晨

(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十分常见,发病机制为脑供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引发[1-2]。急性脑梗死发病较为突然,可在发病短时间内达到高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头痛、耳鸣、眩晕、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若不及时采取相关治疗,会导致劲动脉粥样硬化加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4]。为稳定粥样斑块稳定,本研究将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成效,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以双盲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57-82岁,平均(67.91±5.28)岁;病程1.5-10天,平均(11.03±0.61)天。疾病类型:腔隙性梗死27例,非腔隙性梗死33例。参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58-83岁,平均(67.94±5.31)岁;病程1.5-9天,平均(10.97±0.59)天。疾病类型:腔隙性梗死28例,非腔隙性梗死32例。两组资料经比较后,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排除标准

①纳入: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排除: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合并心源性脑栓塞者;精神疾病者;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s)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表示与参照组相比,P<0.05。

分组 阶段 TC TG HDL LDL观察组(60) 治疗前 6.49±1.30 2.38±0.65 1.28±0.54 4.03±0.94治疗后 4.15±0.86#* 1.62±0.28#* 1.38±0.14#* 2.81±0.37#*参照组(60) 治疗前 6.48±1.31 2.37±0.66 1.29±0.55 4.04±0.95治疗后 6.13±1.28# 2.11±0.51# 1.31±0.38# 3.49±0.81#

两组均给予降压、降糖、纠正水电解质、抗血小板聚集、脱水等常规治疗。参照组给予氢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542)口服治疗,75 mg/次,1天/次,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氢氯吡格雷用法用量与参照组一致,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口服治疗,剂量20 mg/次,1天/次,持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厚度变化。对患者进行颈动脉B超检查,测量其斑块面积与厚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收集患者静脉血5 mL,对患者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四项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 16.0,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厚度变化

如表1所示,两组治疗前斑块面积、厚度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厚度分别为(1.24±0.37)mm2、(0.79±0.58)mm,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小(P<0.05)。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厚度差异(±s)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厚度差异(±s)

分组 斑块面积(mm2) 斑块厚度(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60) 1.44±0.64 1.24±0.37 1.31±0.41 0.79±0.58参照组(60) 1.45±0.66 1.43±0.51 1.29±0.42 1.18±0.23 t 0.077 2.132 0.241 4.419 P 0.939 0.036 0.810 0.000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

通过表2得出,两组治疗前TC、TG、HDL、LDL血脂水平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低,观察组HDL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脑供血灌流不足等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5-6]。需及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相关措施治疗,控制动脉粥样硬化速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调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可消除潜在隐患,减少脑部梗死形成,预防脑梗再发[7-8]。

氢氯吡格雷为ADP受体阻滞剂,其能与血小板表面ADP受体进行结合,阻断纤维蛋白与ADP介导的GPⅡb/Ⅱa进行结合,进而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阿托伐他汀钙作用机制为作用于肝胆,合成胆固醇限速酶,可对肝脏内胆固醇合成过程进行抑制,降低其水平,长时间诱导LDL受体生成,增加血清中LDL摄取。除此之外,阿托伐他汀钙还有抗氧化、抗炎效果,可对机体胆固醇水平进行调节,进而起到抑制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有效防止急性脑梗死。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粥样斑块厚度、面积明显缩小,TC、TG、HDL、LDL水平明显降低,HDL水平显著升高。提示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使斑块更加稳定,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改善血脂水平,积极防治急性脑梗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氢氯吡汀钙格雷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Trichosporon asahii ankle cavity effusion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1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引发的思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