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绿色发展的模式探究

2018-11-28章一多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0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县域模式

章一多

摘要:目前对县域绿色发展的研究侧重于量化测度、意义乃至单独样本的研究,而缺少县域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章在分析得出产业融合型、机制创新型、富强协调型三种县域绿色发展模式后,深入剖析了浙江省三门县绿色发展的六点问题,并在借鉴前述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发展;县域;模式

中央“十三五”規划《建议》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便包含了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述的进一步提炼。

一、研究综述

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近些年来研究热点不断,关于县域绿色发展的文献也较多:一是县域绿色发展的量化研究。叶敏弦(2014)通过聚类分析法法建立了县域绿色经济评价体系。二是县域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陈宗兴(2016)指出推进县域绿色发展,是覆盖思维、生产、生活乃至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深刻变革。三是县域绿色发展的样本探索。仙居国家公园在2014年获国家环保部批复以来,积极探索国家公园建设的“仙居模式”,并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行先试区(林虹,2016)。河南省西峡县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山区县,立足本土资源优势,构建起绿色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刘鹏等,2017)。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县域绿色发展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是局限于单个样本的研究,是本文力求突破的方向。

二、三种县域绿色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

(一)产业融合型:遂昌县

绿色发展涵盖产业的各个方面,需要融合创新发展。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县。该县以电子商务和旅游为突破口,形成了以产业融合为主要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在电商方面,以本地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作为驱动的“遂昌模式”作为国内农村电商的开创者,促进了当地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电商化、绿色化。此外,随着 “遂昌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省级试点项目的开展,该县建立了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制订《生态农产品供应商入驻标准》等6个地方服务标准规范。在旅游方面,遂昌秉持全域旅游理念,发挥“旅游+”优势。比如在“旅游+工业”方面,遂昌金矿从工业开采转型发展矿区旅游(国家4A级景区);在“旅游+文化方面,利用汤显祖曾在该县担任县令的优势,开办汤显祖文化节,并推动汤显祖戏曲小镇等项目建设。

(二)机制创新型:仙居县

绿色发展需要不断激活释放机制活力,打破原有管理思维,仙居在这方面进行了诸多大胆创新。在组织架构上,仙居组建了全国首个县级生态文明旅游管理委员会,由县主要领导任主任;并设立绿色经济、绿色城乡等5个专项工作组,在重点工作和项目攻坚上,建立现场联合办公、联合执法、组团破难等机制。在行政规划上,将全县20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六大协作区”,并对区内进行统一产业规划、统一公共服务。在产业融合上,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提出建立“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三大百亿产业,每个产业建立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在定量指标上,在2016年9月举办的中国县域绿色发展(仙居)论坛上公布了仙居绿色化发展指标体系。在平台建设上,将国家公园作为县域绿色发展的先行先试区。

(三)富强协调型:海盐县

绿色发展不仅仅是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利器,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宝。海盐县地处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又紧邻杭州湾,工业发展条件较好,在工信部所属的赛迪智库2017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名列第33位。作为秦山核电站的所在地,近年来海盐抓住“清洁能源之城”的优势,全面启动实施清洁能源战略,在核能的基础上,逐步开拓海上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与此同时,海盐循环经济发展喜人,海盐经济开发区更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新型工业化方面,海盐紧固件行业入选了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试点单位;并将集成吊顶等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链的细化分工,从而推动了绿色发展。

三、三门县绿色发展中所遇问题

三门县不仅和仙居遂昌一样坐拥“绿水青山”,而且海洋和核电资源也可媲美海盐,绿色发展潜力巨大。然而三门县在当前绿色发展中仍然遇到以下问题:

(一) “一蓝一绿”如何协调融合

“一蓝一绿”即海洋和生态,是三门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最亮的发展底色。三门党委提出的“三大历史性任务”便包含了“做优环境”,但是相比原先的“海洋强县、绿色发展、民生优先”战略,重要性有所降低。回顾历届党委政府向海进发的战略选择,海洋经济必须要继承创新,战略核心地位不可动摇。目前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如何在坚持海洋经济为核心的战略指导下,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既蓝又绿”的裂变发展。

(二)绿色能源如何服务本地

虽然三门坐拥丰富的绿色能源,但是绿色能源对本地的贡献还远未发挥。一是绿色能源项目大多还没有投产发电。除了三门火电一期、中广核三门龙母山风电场项目已经投产发电,其他项目都还未正式投产。其中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三门1号机组目前工程进展卡在装料节点,后续项目审批亦受此影响停滞。二是核电地方财政贡献低于预期。核电目前的建筑施工减缓,再加上“营改增”的因素,建筑业的地方财政贡献将有所减少;外籍专家撤回也导致个人所得税减少;耕地占用税、契税已经补缴完毕。所以核电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近年来会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三是核电关联产业规模过小。三门企业参与三门核电建设的关联产值只有5000万元左右,进入核电供应商目录的本地企业仅有8家。

(三)传统工业如何绿色升级

一是传统支柱行业内外受困。以机电、橡胶为代表的传统支柱产业,呈现出企业效益分化、工业用地紧缺、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二是产业转移带来环境隐患。区位发展弱势导致三门县被迫将项目招引重点放在接收周边城市产业转移方面。产业转移虽然带来了工业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高污染。三是产业提升缺乏创新土壤。近些年三门县的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水平在全省基本处于末十位水平,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等关键指标都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农林渔业如何生态循环

一是生态循环农业较难推进。“三品”认证难度较大,且部分农产品生产与经营者的标准和规范意识不强,而大众消费者认知程度不高,这样的落差让农户望而却步。二是生态海水养殖未成气候。海水养殖仍以粗放式管理为主,生态化、工厂式的养殖模式尚未大幅推广,再加上养殖塘集中在较为偏远的滩涂,高学历及专业技术人才难以长期“屈就”造成人才缺口严重。

(五)电子商务如何绿色换市

虽然三门近些年电商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在带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上仍有待提高。一是电商带动效应有限。大多数电商企业规模较小,即使一些上规模的电商企业也基本位于城乡结合部,经营条件较差。龙头企业缺乏,从而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不足。二是配套服务亟需优化。虽然三门已经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但对生鲜类产品的配送和存储亟需提高。三是资源整合效率较低。目前县农办、人力社保、商务、供销联社等部门均有涉及电子商务相关业务和扶持政策,但是得不到有效整合。

(六)滨海旅游如何释放潜力

三门经济发展的未来在海洋,旅游开发的潜力也在滨海,不过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市场知名度不高。虽然三门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相比舟山、象山等国内滨海旅游胜地,游客来自五湖四海,三门的游客八成来自本省。二是景点串联度不高。虽然三门景点也不少,但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游客以单日游为主,留宿的较少。三是本土特色挖掘不深。虽然三门祭东等本土文化在近些年得到挖掘,三门小海鲜也已经打响名气,但是还未开发成为有效的旅游资源。

四、三门县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抓准定位统筹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原有生态办的基础上,强化绿色产业导向,升级为绿色发展委员会,建立一办四小组的组织架构,分别为办公室、绿色工业领导小组、农旅电商绿色一体化领导小组、绿色环境领导小组、绿色城乡领导小组。二是健全考核和责任追究,可以效仿海盐和仙居的绿色发展指标,完善三门现有的考核制度,加强對绿色发展的考核。

(二)持续挖掘绿谷潜力

一是做好“妈妈式服务”。配合做好核电一期投运,加快核电二期审批。二是采用核电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政策。该政策可以使核电在发电后马上能实现该项目增值税入库,且能持续增长,保证核电对三门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三是大力发展核电关联配套设施。统筹推进“一园四基地”的规划、基础配套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三门技师学院建设,力争成为核电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三)工业强县绿色裂变

一是加快橡胶产业绿色升级。力推“两园一走廊”建设,即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园、橡胶原材料产业园和珠岙—西区传统产业走廊。以创建高质量平台推进橡胶产业向着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二是力推优势产业整合提升。以“机器换人”为契机,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合作和重点项目引进,发展包含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化成套设备等在内的智能制造装备。三是严把门槛绿色招商。坚持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不准进入,无科技含量的项目不准进入,无落户条件的项目不准进入。四是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绿色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进一步借助校地合作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落实并完善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

(四)综合策划农旅电商

只有从全局综合策划大农业(即农林渔)、滨海旅游、电商的发展,抓好三大关系:一是抓好大农业和滨海旅游的关系。三门的海鲜和特色小吃种类繁多,不同村庄也有不同特色。不仅要以“一村一味”吸引游客的味蕾,留着游客的步伐;而且要深入开发休闲捕鱼、农场采摘等体验式旅游,让游客在体验后购买生态农(渔)产品。二是抓好大农业和电商的关系。推动三门农(渔)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建设,并助推生态农业和海水养殖的发展。建立集仓储物流中心、冷库、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确保生鲜配送。三是抓好滨海旅游和电商的关系。一方面加强互联网营销,通过游记等形式在携程、途牛等旅游网站以及微信等自媒体上传播;另一方面结合古村落保护工作打造精品民宿,并通过Airbnb、榛果民宿等平台打响品牌。

参考文献:

[1]叶敏弦.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陈宗兴.守护绿水青山 推进绿色发展——在中国县域绿色发展(仙居)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生态文明,2016(05).

[3]林虹.仙居:建设国家公园 推进绿色发展[J].政策瞭望,2016(11).

[4]刘鹏,刘昭炜,刘鑫.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索——河南省西峡县的实践[J/OL].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018-03-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71120.1116.010.html.

(作者单位:中共三门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县域模式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永续债券探析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