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2018-11-28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秦惠琴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主问题细节文本

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秦惠琴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以问促读”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因而受到了教师的追捧。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教师在对提问的把握上存在不小的问题,比如提出无效问题、问题难度过高等,不仅无法诠释文本的意义,更是越“问”越偏,最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抓住“主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一、基于文本细节,设计“主问题”

人们常说“细节”对成败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教育现象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课例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抓住了文本内容的细节,除了精心设计外,还及时抛出主问题,在触动细节神经的同时,也抓住了“精彩点”,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理想的风筝》这一课时,作者对文章中残疾教师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到位,突出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鉴于学生对板书教具“圆木棍”比较感兴趣,于是设计了这样“主问题”:在文章中,教师的圆木棍出现了几次?请把它画出来,并阅读相关的语句,思考它对教师的意义所在。在课文中,曾对“圆木棍”有多次记录,第一次和第三次描写得比较仔细,这些都是文本中的细节。教师在设置“主问题”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通过阅读和思考加深感受,并展开热烈讨论,最终学生不但学透了全文,对教师的工作精神和乐观的工作态度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基于认知起点,设计“主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除了要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有所认识外,还需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思维方式,防止文本设计过于程式化。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将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反之,学生的自信心则会受到损伤。

例如,孙双金老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时,他就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提出了比较有意义的主问题。在第一课时,他安排了两个质疑环节,首先是题目揭晓后,引发学生提出疑问;其次是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之后,在课中进行质疑。在第二个环节中,孙老师请学生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一连提出了二十多个问题,其中有十三个被写在黑板上。接下来,孙老师请学生帮忙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在分组讨论后,认为有三个问题最有意义:(1)天游峰的台阶较多,打扫台阶是一项很辛苦的动作,老人为什么说起这项工作却觉得很轻松?(2)老人为什么在这个年龄还要辛苦地工作?(3)作者说30年后再回来,那么,他真的能看到老人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思维方式加以重视,就容易在课堂上提出比较有价值的主问题。

三、基于文本课题,设计“主问题”

文本课题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了它,我们对主题内容也就比较了解。它在教学中还能起到引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学生最先注意到的地方。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题目来设置多个主问题,使学生从中了解到文本内涵和内容意趣,这种做法也能让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趣味性更强,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课题为抓手,设计相关主问题,比如:“夜晚的实验是谁做的?为什么要安排在夜晚?实验取得了哪些效果?”这一系列主问题的设计将“夜晚实验”的起因、过程、意义都涵盖在内,学生可以在思考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四、基于整合升华,设计“主问题”

当核心主问题确定下来之后,教师还需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确保它的民主性、平等性,并提供较好的思考环境,注重对主问题的升华,以便学生的思维有充足的锻炼与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时,文章的主要教学价值并非在于作者的说明方法,而是作者描写过程中凸显出的想象力,它把兵马俑的形态、特点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并非在于“作者如何生动地介绍兵马俑的特点”,而是拓展并升华主问题,使学生对兵马俑的特点有直观感受,同时体会到作者的表达艺术。为此,教师是这样安排合作学习的:请学生自主选一种兵马俑,再参考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阅读收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更强,和学习伙伴们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思维更加活化。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在核心主问题得以构建的基础之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开始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与作者的表达手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得以突破,学生不断对文本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艺术,思维意识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主问题”时,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他们与问题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另外,在设计“主问题”时,还应考虑文章整合、细节、学生思维特点以及课文题目,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才能更具引领性,才能起到“以问促导”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主问题细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细节取胜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