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切点,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2018-11-28江苏省兴化市张郭中心校张冬琴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切入点写景篇文章

江苏省兴化市张郭中心校 张冬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展开读写结合的教学,能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要找到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在合适的机会组织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尝试让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一、整体认知,写出初步印象

教师可以把握学生最初阅读课文的时机,以之作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围绕作品的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尝试写出对作品的初步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说说阅读体会,也可以尝试梳理作品的背景信息,概括作品的内容等。这样能让学生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如在学习《爱如茉莉》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尝试思考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围绕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情感波动进行思考,如提出问题:“《爱如茉莉》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呢?作者为何要将妈妈和爸爸的情感比喻成茉莉呢?”这样能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悟。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展开读写结合的练习,写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初步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进行创作。有的学生写的是自己所总结的文章的内容,如:“《爱如茉莉》中,妈妈生病还想着爸爸,而爸爸则不眠不休地陪伴妈妈,两人的爱虽然简单,但是却纯粹,就好像洁白而芬芳的茉莉花一样。”学生也可以围绕作品进行评价,如有学生提出:“真挚的情感往往看似平淡,文章没有轩然大波,但是平淡之中却显出一份真挚。”

在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学生用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能让学生获得更细腻的内心情感,在进一步探究作品时,学生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

二、赏析经典,写出个性感悟

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找出作品中的经典词句,并对其进行分析,此后则可以尝试围绕自己的赏析写出个性化的感悟。这样的写作能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针对文章的结构、选词择句、情感表达、写作特色等进行深入感悟,体现自己的认知。

如在阅读《姥姥的剪纸》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文章中的词句进行分析,如可以提出:“文章中有不少词句用得都十分精妙。如作者将奶奶对‘我’的吸引说成是将‘我’拴住。你觉得这个词用得好不好呢?”又如:“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是让你记忆犹新的?尝试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吧。”学生可以围绕作品展开赏析,并撰写赏析类的文章。如有学生针对作者的用词进行评价:“作者的用词是那么通俗,但是却十分准确,一个‘拴’字写出了姥姥的剪纸对于‘我’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还有的学生围绕文章的主题进行分析:“写亲情的文章有很多,但是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亲情,更体现了剪纸这个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这就是这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尝试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写出了自己对这篇作品的理性分析。

尝试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个性感悟,这样能发展学生审美赏析和创造方面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体验、欣赏、评价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延伸探索,写出丰富情绪

在完成课堂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活动,在反思过程中可以尝试延伸拓展阅读,并尝试通过写作表述自己的探究结果。这样便抓住了学生情感的波动点,能让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拓展思考,进而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反思。

如在阅读《三亚落日》这篇文章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后展开拓展阅读,尝试阅读《烟台的海》等其他以景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并展开探索分析。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能创作出有特点的写景类文章?在创作写景类的文章时要注意什么?如有学生提出:“写景类的文章其实并不是只要写出景物之美就可以的,其中还应该包含着一份情感。就好像我们在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对祖国的山水产生一份热爱之情一样,在写作时也要将这种情感融入作品中。”在这篇作文中,学生对写景类作品进行了延伸探究,尝试挖掘出其中的情感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写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尝试进行仿写,在尝试撰写写景类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如何写好此类文章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进而让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全面提高。

在延伸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出现了多元性、探索性的发展,学生也能更深入地挖掘出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并对自己的生活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找到各种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多元探索。如果能抓住初读、品读和反思这些教学环节,以之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则学生能对文章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读写综合能力。教师也能抓住教学的主动权,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

猜你喜欢

切入点写景篇文章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小学生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