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灵感

2018-11-28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滨江第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诗文写作能力情境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滨江第二小学 华 瑶

语文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其中写作就是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当然,对于写作环节而言,其是较多小学生都比较恐惧的部分,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写作灵感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及能力才会得以循序渐进的提升。

一、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控能力普遍较弱,而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支撑学生学习的无形动力,能让学生真正对某事感兴趣,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当有了兴趣之后,学生会不断产生写作的欲望,能在写作中不断张扬个性,使思维始终处于不断发散状态,这样必然可以产生各种写作灵感。因此,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灵感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能让学生始终具有积极写作的动力。实际教学中,老师还要善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写作奥妙的好奇心理。此外,还需将赏识教育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赏识与认可,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写作兴趣,树立坚定的写作自信,为后续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巧妙设置情境

众所周知,情感对于思维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当情感越来越强烈时,思维活动也会随之越来越强烈。实际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想要通过情感体验环节来引导学生以情引思,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状态,产生高峰体验,就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赏水部分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初就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进行美读,之后再进行议读,最后谈下具体的感受与体会。当这一系列的朗读、讨论与感受完成后,老师需再次提问:“如果你身处桂林山水之中,会怎样呢?”有的学生说会乐不思蜀,有的学生说祖国山河真美等。老师此时需告诉学生:作者陈淼也是如此,你们发现了吗?此时学生顺利地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与作者的心境结合了起来,感受到了作者触景生情时的“留恋”状态,为下文桂林山的描写进行了铺垫,此时学生所孕育的灵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此课文的教学,除了能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之外,还可以成为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素材,使学生从小具有关注、思考生活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灵感。

三、加强对知识的积累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会不断提升,同时,学生通过长期的深入学习与广泛阅读,会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知识,最终达成厚积薄发的目的。目前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引导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当老师出题的方式稍微灵活一点时,学生就会处于蒙圈状态。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其目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学习方式对知识进行积累与巩固、灵活运用。因此,今后教学中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作文灵感的培养,不断取长补短,让学生成为一专多长的人才;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灵感,所谓的灵感并不是一时闪现,而是内心的根本性诉求,作文灵感能帮助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第三,通过加强对学生灵感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知识,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这样无论是写叙事作文还是写讨论作文,学生都能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并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中。

四、加强对专项训练的重视度

首先,诗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灵感的重要途径。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思考点是庐山,灵感思维点是视野和视角。此诗的实质是对看问题要变换角度的描写,尤其是诗文的后两句,点明了诗文的主题,并且从横、侧等六个视角进行了描写,点明了当局者迷的意味,这正是此诗文得以传诵的根本原因。当学生学完此诗文后再去观察和思维时,其视野会逐渐扩展开来,其灵感思维将会取之不尽。其次,老师还要善用小创作来激发与培养其灵感思维,观察是灵感思维的重要前提,创作前需引导学生观察清楚,对事物的各种特征及功能进行精准把握。此外,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及味道等方面进行观察,使之将观察到的客观世界与另外的事物进行对比,探寻灵感的跳板。

灵感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前提,老师需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同时通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巧妙设置情境、重视知识积累及加强专题训练,必然可以诱发学生不断闪现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主动性与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诗文写作能力情境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