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切实叩响小学语文“悦读”教学的大门

2018-11-28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聚亨路校区宗培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4期
关键词:悦读活力笔者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聚亨路校区 宗培华

阅读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其好处同样是不言而明的。就语文学科来说,阅读教学既是不容忽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在其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半壁江山”份额。“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引领学生逐步走向快乐阅读的良性发展之路,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加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笔者拟就自身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从情境创设、链接生活、阅读体验、科技支撑和激励评价等方面,试对此简述一些并不成熟的管窥之见。

一、善于创设良好情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悦读”情趣

从本质上来说,阅读是阅读知识与阅读者之间实现内心交流与心灵碰撞的过程。只有当阅读者欣然接受并自觉认可这样的阅读知识,才能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情绪智力”效益。正因为如此,我们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善于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把小学生不断引向寓教于乐的“悦读”殿堂。以《台湾的蝴蝶谷》为例,基础教材中的一些词句,如“色彩斑斓”“金光灿灿”“十分壮观”“上下翻飞”,又如“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等,这些对于低年级小学生们来说,他们难以感悟语言文字中所透析出来的丰富内涵和美丽景象。有鉴于此,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一平台,非常直观地显现了与之相应的美妙图景,通过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非常有利于让他们在“图文互动”和“像文互动”中,自主快乐地观看其景、欣赏其美、体悟其文。如此而为,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快乐阅读的情趣性。

二、善于链接丰富生活,有效畅通小学生的语文“悦读”源头

教师善于把语文阅读与生活元素有机地链接起来,不仅有利于丰富涵养并有效滋润语文阅读活动,而且有利于为语文阅读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些活力元素。比如《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采用了“文包诗”形式,讲述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由来,表达了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情感。为了让小学生深刻体悟作者的这一思想情感,笔者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生活认知,尤其让一些“留守儿童”诉说自己的生活感悟,他们一致反映了共同心声——平时倒也罢了,特别是在端午、六一、国庆、中秋、元旦等重大节日,看到别人的亲情伦乐,更加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了身边人身边事的濡染,孩子们对诗文内涵的理解更加可感可触。

三、善于增强自主体验,有效深化小学生的语文“悦读”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迎合小学生群体“求动、求趣、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有效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实践和自我体验活动。如此,不仅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好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以《海伦·凯勒》课文为例,在课堂教学环节,笔者要求小学生闭上眼睛,盲写“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得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这一段话。结果,同学们写得要么歪歪斜斜,要么重重叠叠,不堪入目。大家在一阵笑谈后若有所悟,笔者要求学生把这一过程和对课文的阅读感受写下来,如此而为,收获了“教书育人”的双赢效果。

四、善于借助科技支撑,有效丰富小学生的语文“悦读”资源

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科技是一部“大活书”,也是一部“电子书”,与教材、书刊等书籍相比,它具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音像和谐、储备海量、活力无限、永不枯竭等许多方面的先进特点和优势功能,是丰富与发展语文阅读的最具活性的一种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借助现代科技这一平台,不仅有利于为课堂阅读教学提供良好的活力支撑,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延伸、拓展、补充等各类阅读活动。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例,其中蕴藏着许多著名的长征战役,如“抢渡大渡河”“巧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笔者在课堂内外时空演绎了相应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们从“视文互动”中切实地感受到了长征期间红军将士面对“千山万水”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气概以及面对众多强敌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勇主义精神。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良好支撑,学生阅读感悟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五、善于坚持激励评价,有效保持小学生的语文“悦读”活力

就语文阅读活动来说,它不仅需要良好情境的有效支撑,更加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心境作为铺垫和牵引。只有让小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情绪,才能在不断“正强化”的过程中永葆语文阅读的持久活力。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善于通过以“激励、唤醒、鼓舞”等为主的阅读评价方式,为小学生的语文“悦读”活动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元素”。比如,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一元评价”方式,善于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个体评价”方式,善于把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结论性评价”方式,善于把“发展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把语文阅读积极转化为语文“悦读”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我们应善于通过“情境创设”“链接生活”“自主体验”“科技支撑”“激励评价”等多元手段,努力引领学生切实叩响语文“悦读”的大门。

猜你喜欢

悦读活力笔者
老师,别走……
活力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