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8-11-26崔建明仝子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运动体育

崔建明,仝子洋

1 前言

本文就学校体育课程出现的事故着手分析,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致因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预防措施,目的是给学生家长吃一颗定心丸,让学生健康阳光的参加体育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降低校园事故出现的概率,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中阳光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校园安全增添保障。

2 概念界定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以学校为组织单位,在其负责的场馆、场地和体育设施进行的校内外体育活动,致使学生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事故。

3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

事故的产生原因应按哲学观点进行划分,比较适宜。事物向前运动的动力同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内因和外因相互融合,隶属哲学范畴。事物本体的运动和发展,是由它自身固有的内部矛盾引发的,与它所处的环境,即外部矛盾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思想作为或自己的思想行为所进行的因果推论和深究。致因分为两类: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学生主体的原因。外因是指行主体之外的所有原因。

3.1内因

3.1.1思想态度

在校学生大多数思想不成熟,其原因有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父母伞翼庇护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个人表现冲动,性格孤僻;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抗压力弱,逆反心理强等。

3.1.2行为动机

动机是行为的出发点,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积极、兴奋的情感状态,挑战困难的意志力。学生的行为动机是潜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杀手之一,值得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指导学生习得自我保护知识,增强安全教育观念串联和疏导行为动机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3.1.3学生身体运动能力

人所有的生命活动是由肌肉消耗身体能量做功的过程,即肌肉收缩或舒张牵引人体各个关节的运动。因此,肌肉的结构类型、快慢肌的比重、肌肉的横截面积和肌肉的长度都是影响人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及公式(图1),低速运动中,物体静止质量与运动质量相等,但在光速运动中,就不同了。故运动质量即是因运动所增加的质量。

图1爱因斯坦的理论及公式

注:M0为运动质量,M为静止质量,v为物体运动速度,c为光速

学校开设体育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快乐的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获得运动技术、技能。身体运动是以其肌肉做功为基础,肌肉的结构类型、快慢肌的比重、肌肉的横截面积和肌肉的长度的理想化配比是学生安全运动的前提 。

3.2外因

3.2.1家庭安全教育不足问题

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被喻为“综合性大学”,人在家庭里除了可以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生活技能外,尚有许多基本社会行为规范包括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形成对人生价值观的认知和态度,孩子能否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与家庭的作用密不可分。我国家庭教育不足的原因:许多学生家长长时间忙碌,无暇对学生进行关怀,导致学生在校生活无人问津;留守儿童的校园安全问题暴露意为明显;还有一些不务正业的家长,将孩子呈散养模式。

3.2.2场地、器材的“病态”

由于近些年学校不断扩招,基数增大,学校人均体育用地占有量较之前相对偏少,再加上很多学校将资金管理不当,检修力度不够,场地器材呈现病态。据统计:因场地设施病态而导致的伤害事故占体育伤害事故的29.1% 。还有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状况调查表明:场地符合安全要求占21.8%,基本符合要求占28.5%,存在安全隐患占49.7%。

3.2.3体育项目本身安全隐患

学校体育教学开设体育项目众多,同时也对学生的身体条件,身体机能、运动水平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开展的同时,安全隐患也相对产生,例如体操、田径、球类和武术危险系数大不相同,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究竟体育教学如何开展值得商榷。

3.2.4竞技体育教材化

在大中小学的体育课中,教师大部分采取竞技体育的体育理论和技术作为教学参照,教师走进了教学误区,即以专业运动队的训练模式、训练理念要求普通学生完成技术动作,将学生技术学习变成了专业运动队训练。

4 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下,体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采取切实可用的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4.1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

学校聘请安全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知识宣传与技能培训,进行实战演练,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设立医务部门,完善医务制度,购买必须的医务救助设备,实现真正的医务监督。

教师积极备课,学习先进的体育安全知识,加强思想素质、专业水平的学习,丰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风险概率高的动作,采取保护培训,再示范,而后学生练习;

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力和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处理伤害事故的应变能力;树立健康、安全的体育观,主动维护学校场地、设施;积极购买学校医保,并配合校医院完成健康档案,参加体育与健康测试,完成对自己身体情况指标进行监控。

4.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

学校有关部门应组织体育教师,对伤害事故案例进行总结,不断寻找应对措施,修订伤害事故应急储备方案,进行实施伤害救护培训;

伤害事故发生后应迅速组织体育伤害事故专家小组,马上救治,妥善与家长协商,做到事后公平公正、合理妥善地处理;

对待突发情况,沉着冷静,及时采取措施,减轻伤害的严重程度,保护事发现场,并向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5 结论

体育活动不可能完全避免体育伤害事故,有的事故事先可以预测,有些事先根本无法预测。学校需要不断加强伤害事故防范措施,运用科学知识制定合理的应急储备方案;对待事故发生时,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对责任人进行的责任认定,通过社保和医保进行赔偿,解除困扰。

参考文献:

[1]满昌慧.不同类型学生体育安全风险特征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02):12-14.

[2]赵荒.中小学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D].首都体育学院,2012.

[3]肖辉,夏惠.浅议家庭教育对未成年子女安全意识的影响[J].现代交通管理,1997,(03):21-22.

[4]夏力.从“学生诉讼学校”谈体育安全事故纠纷的预防[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3):23-24.

[5]王凤仙.高等学校体育运动中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3):86-87.

[6]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6(6)24-6.

[7]赵子建,李捷.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规避与应对策略[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2,(03):18-21+50.

[8]田旻露,魏勇.简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5):35-37+52.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运动体育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
浅析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及责任认定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