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师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的几点看法

2018-11-26娟,张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职业

鲁 娟,张 芳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和创新的世界,面对新世纪的课改要求,体育教师面临着日益增大的教学压力,而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她们不仅要面临着教学的压力,还要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以及个人情绪等压力,生理心理的双重重压,使得体育教师的生存更为不容易,因而探讨体育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位前人的观点,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影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几点体育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看法。

1 影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可以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大方面来讲。

1.1社会因素

1.1.1经济发展迅速、信息量增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网络信息量的增长也日新月异,并且具有内容庞杂,以及传播渠道多、速度快等特点,使得学生对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美感以及对各项知识的要求均有提高,因此体育教师不得不考虑自己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将使得体育教师的心态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教学手段多样等改变,实现了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但有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一直习惯运用着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因此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上较差,尤其是在岗位上工作多年后的体育教师,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会稍显力不从心。因此,难免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

1.1.2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体育教师地位偏低

研究发现,在中小学以及高校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教育,轻体育”的现象,除此之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也不能与其他科目老师同等对待,这使得体育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均受到了不平等对待,可能会导致体育教师对自己工作价值的怀疑与否定,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1.1.3学校课程改革的竞争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大,且体育老师任务繁重,工作环境较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教师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增大,例如在教师的聘任、职称的评定、业绩的核算、淘汰制的产生等等方面使得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使他们心中的弦长时间紧绷。除此之外,在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与体育场馆不完善,而且体育老师除了要承担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外,还需要承担学校课间操的编排与教授,以及课内外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因此,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以及激烈的竞争压力,再加上不良的工作环境等都会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1.1.4理想与现实的角色落差

从古至今教师都是作为一种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存在,他们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与责任,相信当初每一位选择做老师的人内心也都有过一腔热血,想在自己的领域能有一份自己的贡献,体育老师也不例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这也许都是他们从事体育教师的初衷,但教师从收入、住房、福利待遇到社会地位基本上是最低的,以及当今社会父母把孩子看得过于娇惯,稍有一点苦、一点累的体育活动他们都不愿意参加,或者学生稍有一点的受伤家长就会着急的向学校领导反映等现象频频发生,不免使得这份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的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角色落差,也使得体育教师的心里承受着过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教学激情和心理健康。

1.2从个人角度来看,由于体育教师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1.2.1对自己职业认识度不够,觉得体育教师地位低人一等

不论什么科目的教师都承担着社会上教书育人的责任,而我们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及作为完成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作为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师其责任尤其重大。但是受到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重文轻武,使得体育教师长期生活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因此有些对自己不自信、对自己职业认识度不够的体育教师就会在内心里觉得自卑,长期以往便会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1.2.2运动技能及体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在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工作量的繁重,使得体育教师对自己的体能和技能疏于练习和加强,因此不免使得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表率作用、榜样作用很重要,因此在学生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间就会慢慢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1.2.3教师自我心理素质欠佳,“自我强度”不够,且对自身心理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

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体育教师必然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社会的偏见,在种种压力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及好胜心常常会被现实所挫伤,以及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自身心理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不懂得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2 提高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2.1提供健全的培训制度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体育教师也应当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因此,学校也应当提供健全的培训制度,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以期他们的思想与技能均能与时俱进,这样会有效缓解体育教师在面临社会变化时的恐慌,从而达到调节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效果。

2.2学校领导的重视

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的边缘群体,学校领导对于体育工作应多给予支持,对于体育教师也应当多给予关心,并且努力改善教学环境,让广大体育教师能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中教学,并且让他们与其他科目的老师享受相对等的待遇。

2.3社会宣传

社会对于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应当给予更多的宣传,提高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只有整个社会从内心深处正确认识体育对于人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学生时期,并且接受了体育、认可了体育的地位,才会进一步认识和接受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同时学校也应当鼓励体育教师,认可他们的工作,让体育教师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己职业的价值。

2.4建立专门的健康机构

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健康机构,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教师在内,丰富教师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及时对自己心中的矛盾和苦恼进行消化吸收,同时体育教师也应当端正自己的自我认知态度,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认可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并且最终爱上这一职业。

参考文献:

[1]左海燕.从多元文化的角度透视高校体育教师心理调适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2,(06):82-83.

[2]左海燕.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J]. 内江科技,2009,(06):134+15.

[3]马勇琼.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01):104-106+109.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职业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心理健康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