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慕课)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26林翠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习者体育课程

林翠娟

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各大慕课平台上推出的体育慕课进行分类整理,了解体育慕课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慕课对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同时对体育慕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的高校体育慕课的应用构想,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尽一份力量。

2 研究方法

2.1文献查阅法

查阅到关于慕课的专著28本,重点阅读乔纳森哈伯的《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乔纳唐纳森的《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杜积西的《慕课:重新定义学习》、焦建利的《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利用知网以慕课、MOOC为检索词检索到4222篇文献,以慕课和体育、MOOC和sports为检索词检索到52篇文献。

2.2分类法

对查阅到的文献和体育慕课进行阅读和分类,了解现有文献与体育慕课涉及的研究范围和研究价值。

2.3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分析,梳理现有研究和体育慕课的价值所在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MOOC的源起与主流MOOC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球普及,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已成为一种便捷的授课方式,MOOC(下文简称为慕课)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直译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可以理解为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与大数据信息挖掘功能而进行的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将课程资源对学习者实行完全开放和共享,将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允许使用者根据的个人需求对资源进行重组或改造,注重资源的共享与重用。慕课这一概念最初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 和Bryan Alexander 提出,但慕课真正的流行起来确是在美国。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模式,冲击着全球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外的Coursera公司、edX、Udacity组织,还有可汗学院、Udemy、P2PU都创建了自己的课程学习平台,并在平台上开设涉及多个学科的在线课程,提供给学习者自由地、选择地学习和体验,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人一起学习同一门课程,这就使得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2体育慕课的全球开展情况

慕课课程内容涵盖众多学科,大多数慕课平台都是综合类的,为各专业有学习需求的人提供授课,目前在各大平台上关于体育的慕课数量不多。在Coursera平台上,以sports为关键词对2298个课程进行搜索,可以检索到12个体育慕课课程, 占总课程量的比例仅为0.52%,在MOOC学院平台上以体育进行搜索,查阅到31个体育慕课,占总课程量5331的0.58%。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只有1个体育慕课课程。由此可见,体育慕课的数量在各大慕课平台都偏少。

对已有的体育慕课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院校制作的体育慕课课程多为理论性的内容,实践内容比较少见。以MOOC学院平台上线的国外体育慕课为例,内容几乎都是理论课程,例如:体育业务入门、Sports and Society(体育与社会),The Global Business of Sports(世界体育贸易)、Outstanding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优质体育课程)、Sports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体育与娱乐管理)、Sport Informatics and Analytics(体育信息与分析)等。这些慕课都已有众多的学习者参与,以杜克大学的人类学家Orin Stam教授主讲的一门课程——Sports and Society(体育与社会)为例,目前已有40000人参与学习。

国内的体育慕课有从理论课向实践课过度的倾向,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内容已上线,如世界太极拳冠军、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易鹏主讲的《太极拳文化功法习练》课程,不仅包括太极拳的文化知识,还包括太极拳套路的实战操练,这是在体育慕课课程中为数不多的实践课程,目前参与学习的人数达8676人。

小结:应时代潮流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慕课课程在各大慕课平台上应运而生,目前体育慕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数量较为少见。

3.3慕课对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

3.3.1有利于平衡体育教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交流

现有的慕课,通常都是在国内外名校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名校+名师+名课的资源大大地拓宽了普通高校学生的视野。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实践教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传统、培养目标、师资素养、场地器材、对象基础等因素都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影响。通过名校分享、名师分享、分享名课的形式,使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学校学生有机会享受到名校的资源,享受到名校学生的同等待遇。另外,体育慕课的国际间共享,使世界各国学生足不出户地领略到不同国家的体育文化和运动传统,通过网络学习,参与者可以和全世界的学习者共同讨论话题,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良性互动,加速全球体育文化事业发展。

3.3.2有利于延续体育课堂教学,建立终身体育

一个动作,连续重复21天,就会形成一个习惯;连续重复90天,就会成为稳定习惯。 然而,普通高校的1-2年级学生体育课每周仅为一次,再缺乏课后锻炼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非常不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加上大强度的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慕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更适合学生课后的学习和锻炼,附以物质、证书或者学分等性质的奖励,激发学生课后进行体育学习、锻炼,实现体育的课内外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稳定的运动习惯一旦养成,就很容易带到以后的生活中,形成终身体育。如今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大群体是离开学校,走上的工作岗位的社会大众,但由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众体育缺乏科学的指导。慕课模式可以为大众提供众多免费的体育课程,供大众体育学习与交流,从而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科学的指导。

3.4慕课在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3.4.1体育慕课数量少,学生选课范围受局限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在2013年对103位讲授慕课的教授进行采访,教授们表示在讲授慕课之前,在该课程上所花费的时间都在100小时以上,包括录像与准备等。即使在开课之后,每周还要再花费8-10个小时在该课程上,包括参与讨论等。由于制作慕课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高,对待教师综合技术要求高,并非所有高校教师都能完成慕课的制作。因此,慕课各大平台上的课程数量有限,体育慕课数量更为有限,现有的体育慕课多局限于体育理论教学,涉及到的体育实践教学多为中国传统项目,如武术、太极等,这使得有此方面要求的学生有较小的选择范围。

3.4.2高退出率,取得证书人数较少

据各大慕课平台统计,很多课程是高注册率、高退出率,很多课程由于没有强制完成的要求,很多参与者会中途退出。据统计,Coursera平台的用户量达400多万,但课程完成率不到10%。中国香港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高达90%以上的学习者出于种种原因中途退出慕课的学习。 这份研究报告也分析总结了慕课学习者中途退出的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课程论坛没有讨论重点,缺乏激励机制,不具备课程学习需要的前期知识,不理解课程内容又无处寻求帮助,课程作业与要求不明确等。体育慕课学习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强制性,就会容易中断或者放弃,最终无法证书。如果把体育慕课作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象实践课一样带有强制性,则会保证体育慕课学习的完成率。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代方梅副教授主讲的体育慕课课程《运动与健康》,目前参加该课程学习的人数为6883人,学习者多为本校在校学生,体育与健康又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部分,这就有效地保证了课程的完成率。

3.4.3反馈存在延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慕课教学的互动是通过教师所留的作业或者课后的讨论,无法象传统教学一样做到时时互动。体育教学实践性强,在学习新的体育技术、技能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如有错误,必须及时纠正。慕课内容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事先制作好的,并不了解授课对象的体育基础,因此无法做到传统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慕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课程内容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体育慕课课程应运而生。

4.1.2体育慕课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利于平衡体育教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交流;有利于延续体育课堂教学,建立终身体育。

4.1.3体育慕课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体育慕课数量少,学生选课范围受局限;高退出率,取得证书人数较少;反馈存在延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4.2建议

4.2.1慕课作为一种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

高校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知识,进行慕课学习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并且高校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新知识、新技术保持较强的好奇心,从这一角度来讲慕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慕课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授课方式,因为技术终究只能是技术,任何时候都无法代替人的作用,技术只有与人的主动性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技术只有与人的问题相结合才能发挥技术的最大价值。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的研究员彼得森直接指出,慕课既没有对传统本科教育构成挑战, 也没有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基于讨论的交互式教育。 慕课其实是一种向世界各地观众传播信息的视频电子书,它无法取代有着严格要求的、基于对话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高校体育课是一门以实践内容为主体的课程,必须激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互动,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因此,慕课只能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和课堂研讨相结合的 混合学习 模式将是 慕课 发展的主流方向 ,可以把体育教学的中理论部分、重点和难点部分、补充内容用慕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中与教师共同探讨和解决在线学习遇到的问题 ,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授课时间的利用效率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

4.2.2慕课作为一种开展研究生体育的尝试

本科1-2年级通常是学生集体参加学校体育课的最后阶段,一般高校在硕士研究生以上阶段不设常规体育课。但从需求角度来讲,研究生学习和科研任务繁重,极其需要体育锻炼来保证身心健康,以适应学习和科研带来的巨大压力。体育慕课可以作为选修或者必修内容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开设,这种做法可以使没有运动习惯的学生被赶着走向运动场,也可以使具有运动习惯的学生运动更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乔纳森哈伯.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15.

[2]乔纳唐纳森.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15.

[3]杜积西.慕课:重新定义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 ,2016.

[4]焦建利.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5.

[5]董晶.慕课(MOOC)的发展现状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PETERSON R D. MOOC Fizzles [J].Academic Quest,2014(27).

[7]刘昕璐 .慕课交大首期完课率 3%[N].中国青年报 ,2014,7-19.

[8]王海波. 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15(4).

[9]郭英剑. 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高校教育管理,2014.4:44.

[10]Coursera 慕课平台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s [EB].

猜你喜欢

学习者体育课程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