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点先行法在高校攀岩训练中应用分析——以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为例

2018-11-26莫启登

体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先行攀岩运动员

莫启登



难点先行法在高校攀岩训练中应用分析——以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为例

莫启登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随着攀岩运动赛事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省市的攀岩队伍都将重心转移到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上。以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在比赛及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分析了难点先行法在高校攀岩队训练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为高校攀岩队训练提供参考。

高校;攀岩运动队;训练;难点先行法

攀岩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极限项目,目前已逐渐渗透到各大高校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四十多所高校开展了攀岩运动[1]。随着攀岩比赛日趋成熟化、规范化,科学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运动训练难点先行法在攀岩训练中对于一些技术动作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为能够更好的服务和指导高校攀岩队对于难点先行训练法的运用,以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攀岩训练难点先行法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攀岩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 高校攀岩运动队的发展特点及现状分析

1.1 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概括

攀岩运动被誉为“岩壁上的芭蕾”,是一项广受青年人喜欢的体育运动,我国攀岩运动比起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攀岩运动起步相对较晚。中国登山协会于1987年举办了首届全国攀岩比赛,国内攀岩运动员都很年轻,除一小部分业余爱好者外,大多数选手都是在校大学生。 据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全国首批开设攀岩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每年招30人,校内有亚洲最大的室内攀岩馆。自攀岩进入高校以后,高校攀岩运动员就逐渐成为了国内攀岩的中流砥柱。2007年世界攀岩锦标赛男子速度赛中,来自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18岁的钟齐鑫以8.76秒的成绩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获得攀岩世锦赛冠军。即使这样,我国的攀岩运动与韩国、日本还尚有一定的差距,与高水平的欧洲强队更是不言而喻。

1.2 难点先行在高校攀岩运动训练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当今国内高校攀岩比赛日趋专业化,专业教练的专业化训练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田麦久先生在《运动训练学》中的运动技术训练基本要求中提出了“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等教学顺序也并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唯一模式。在特定条件下,难点先行即可谓先难后易或先深后浅,亦可望收到良好的效果”。攀岩是一项在新兴的极限运动,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因为该项目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各高校攀岩队伍尚未健全运动训练系统,而运动员又迫切的希望运用相关的难点先行训练方法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2 难点先行法在高校攀岩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2.1 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分析

现代的运动技术训练训练模式由先易到难,先浅后深,也并非一成不变。运动技术训练在特定的条件下,先难后易、先深后浅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攀岩比赛中的难度赛和攀石赛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高难技术的竞争,难度的高低与动作的成功与否往往成为一场比赛的关键所在。

同时“难点先行”绝对不是完全抛弃基本技术,“难点先行”只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途潜能的训练程序。而这种程序必须同常规的训练程序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归根结底,“难点先行”仍是“循序渐进”的一种特例,不同的只是它是按照新的“序”来进行训练。

2.2 影响攀岩运动员比赛中完成难度技术的因素

2.2.1协调能力

攀岩比赛中,一条完整线路的攀爬需要运动员在岩壁上仅有的6-8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上下肢、躯干协调配合的动作。特别表现在较难技术动作的时候,它要求运动员迅速、准确、协调的完成该技术动作。协调能力是完成难度技术动作的基础,完成难度技术动作是建立在协调能力好且结合运用已掌握的该技术信息基础之上。它是完成攀登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基础,它也是各种身体素质运用于技术动作的基础。

2.2.2 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在神经下支配收缩,以及他们之间的协作所产生的力量[5]。在攀岩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具备这种核心力量,并且能够驾驭这种力量。而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不仅局限于单块肌肉的练习,更多的是要重视该部位整体力量的练习,不断加深小肌肉群和腰椎连接处的训练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以2014年加入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至今的5名男队员和3名女队员为例进行举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挺背为核心力量,核心力量的加强可以促进成绩的提高。

2.2.3 机能储备

从比赛的规则来看,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攀爬一条线路的时间为预赛6分钟。运动员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各种难度技术动作完攀线路,这是对运动员的耐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体力上和技术上必须具备大大超过比赛所需要的能力水平,才能在比赛中拥有更大的把握完成线路各种难度技术动作。而对于单个难度技术动作应该作为技术储备加强练习,对于完成难度技术动作或完攀线路所需要的体能应作为体能储备加强练习。不管是技能储备还是体能储备,在训练中都应该达到“量”和“强度”同步提高。

2.3攀岩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难点先行法训练未形成系统化

攀岩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近几年尚未形成一套专门项目练习。首先,大多数院校攀岩队没有制定健全多级的训练体制,尚未建立难点先行训练体系;其次,没有制定科学的难点先行训练计划。

2.3.2综合训练水平低

难点先行训练是根据培养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能力所确定的,训练中单一的训练手段、方法、内容都只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已。攀岩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偏低,这是由于平时难点综合训练不够,达不到比赛对运动员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有些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表现出超强的攀爬能力,然而,到了赛场上却是表现得平平凡凡,甚至发挥出的水平达不到平时训练能力的50%,特别是在遇到难点时。这表明的运动员在遇到难点时体能、技能、心理、意识方面能力的欠缺,这也反映出了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低的问题。

2.3.3 攀岩难点训练缺乏目标性

在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顶绳攀登和先锋攀登是攀岩运动员在攀岩难度比赛中所普遍使用的两种种攀登方式,除了新人组的预赛顶绳攀登方式进行攀爬的时候,其余所有组别的选手都必须使用先锋攀登,这种攀登方式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攀爬能力。高度会让比赛选手产生恐惧感,甚至高水平选手在挑战高难度攀岩线路时也会为冲坠而感到担心。当运动员攀爬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由于害怕脱落冲坠而不敢做出较难的技术动作。攀岩运动员先锋攀登失手脱落后的短距离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对自身安全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攀岩运动员紧张的主要诱因。

2.3.4 对高难度技术动作重视度不够

在训练时不断强调基础技术动作,而忽视了高难度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在攀岩难度赛和攀石赛中往往是由较高难度技术动作决定运动员成绩。在攀岩比赛中基本技术好的运动动员很多,但是,能在比赛中把控较高难度技术动作的选手确实很少。

3对策

3.1 转变传统训练理念

众多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哪一项体育项目,凡是能登上世界体育最高峰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所以,不管是哪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会长期、系统的狠抓基本技术的训练。即使在高水平运动队中,基本技术的训练也占据的相当大的比重。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我们在不断狠抓基本技术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努力掌握高难技术。攀岩难度技术动作在比赛中占据着相当大的分量,难度的高低往往决定运动员的成绩。我国的跳水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跳水项目的成果归因与我走在世界跳水难度的前沿。所以我们应该运动项目的特点,转变传统的训练理念。

3.2 建立难点先行法训练体系

3.2.1对高度技术动作初期适应性训练——攀石登过程中“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初期适应性训练。

攀石是攀岩初、中级水平运动员学习接受学习新技术所普遍使用的一种攀登方式,甚至高水平运动员训练高难度技术训练也都会选择攀石进行训练,因为攀石这个项目的攀爬高度只在3—5米的高空上进行,不需要绳索保护,只需要足够厚的海绵垫进行地面保护,这样运动员就不再为挑战高难度攀岩线路时产生冲坠而感到担心。运动员进而更从容的做出较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从而达到一个学习练习的效果。运动员攀登失手脱落后的短距离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产生自身安全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攀岩运动员紧张的主要诱因,而这种不确定定会影响到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所以攀石可以有效的减少我们这种恐惧。

3.2.2对于难度技术动作初期适应性训练——难度攀登过程中“高难度技术动作”的练习。

难度攀岩比赛本身就是在高空进行的运动项目,教练员慢慢引导运动员在难度攀登中运用较高难度技术动作,解决办法:① 让运动员在训练中首先采取顶升攀登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可以减少运动员对冲坠所产生的恐惧感,可以逐渐把在攀石练习中的较高难度技术动作运用到难度攀登的练习当中;② 在顶绳攀登练习到一定程度之后,教练员应逐渐引导运动员进入先锋攀登的练习。

3.2.3对于难度技术动作中期加强线路难度训练。教练员慢慢增强线路的攀登难度,在线路的设置中增加更多的难度技术动作,增加难度更高的技术动作。

3.2.4对于难度技术动作后期增加训练强度。在训练后期,教练员对运动员现阶段各方面能力,适当增加训练强度,例如:在攀爬线路中可适当负重攀登,这样可以强化难度技术动作。

3.3 合理运用难点先行法提高运动水平

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首先必须解决的是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循序渐进讲究的是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理念,而难点先行是打破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的顺序训练理念,在特定条件下可“难点先行”,对于较难把控的技术动作可提前进行训练。这是由攀岩竞赛特点决定,广西科技大学攀岩队众多队员拥有扎实的基础技术,对于较高难度技术也拥有着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运动员较强的把控力。如果不提高他们的难度技术动作把控性训练,那么整个队伍的攀爬水平永远不会得到突破。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增加对较难技术动作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事实上,循序渐进训练与难点先行训练是不矛盾的,根据项目特点科学的安排训练内容、方法,符合田麦久先生提出的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理念。

3.4 注重引进高水平攀岩专任教师

攀岩运动是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该运动的专任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专项技能。不仅需要懂得各种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能灵活运用运动训练方法基本理论知识与训练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场地和运动员个体身体素质差异性等,所以培养高水平攀岩人才攀岩专任教师是一个关键问题。

[1]鲁力平,邹纯园.攀岩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J].精灵论文,201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刘建和.技术训练中五组关系之再思考[J].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2).

[4]高峰.对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的关系研究[J].广东.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8).

[5]张辉,宋红,朱江华,等.普通高校攀岩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特征与实践的研究——以上海为例[J].上海:体育论坛.

[6]朱松海.攀岩运动力量训练研究[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

[7]徐剑锋.试论体育教学循序渐进原则[J].湛江: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3).

[8]周亚飞,刘小学,郭晴.浅谈高校大学生攀岩教学方法研究[J].体育教育,2012(6).

[9]云仲明.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中的循环渐进原则[J].阴山学刊,2011(4).

[10]王乐,王浩.浅谈攀岩运动的节奏训练[J].西昌学院学报,2011(9).

[11]尤延明,马楚红,杨建伟,等.优秀攀岩运动员肘关节等速肌力评定[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6).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fficulty First Method in Rock-climbing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Climbing Team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MO Qideng

(Guilin Tourism Institute, Guilin 541006, Guangxi, China)

莫启登(1990—),广西来宾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先行攀岩运动员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丹凤“五个先行”推进村“两委”换届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