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

2018-11-26肖素霞

运动精品 2018年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实用性课程内容

肖素霞

(广东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本研究拟构建一个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目的是让医学生掌握1-2门职业实用性体育技能,强身健体,提高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优化其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契合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医体结合”复合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1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的内涵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指青年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把着眼点放在发展未来职业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方面,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方案[1]。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让身体素质更好适应职业工作环境的各种需求。在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就应接受符合医学专业特点的体育教育,以便顺应医学生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成为在医疗保健及服务机构从事医护工作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是在安排一般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的体能培养、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教育,它可以使学生获得职业实用性体育知识,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特殊身体素质,这对将来进行职业活动运用各种技能大有益处,并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有着为工作、生活服务的现实意义[2]。

本文认为医学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的选择与开发要围绕医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安排相应的体育课程内容,从医学生的专业为出发点,专业需要什么样的身体素质就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前苏联专家马特维也夫在《体育理论与方法》中提到“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是缩短掌握职业技能期限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对提高职业工作质量的一种保证[3]。”

2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2.1 结合体育课进行一般实用性练习

在培养一般身体素质和技能基础上,有针对的选择和职业相关的技术课程内容,在医学院校,要在培养医学生一般的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基础上,有针对的选择和医生职业相关的体育课程内容。

2.2 专门组织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体育课要“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和“医体结合”的要求,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应达到 15%[4]。

医学院校职业实用性校本课程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医生职业特点,而且要预防职业病。在医学院校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师不仅可以讲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还应讲授运动按摩、运动创伤的预防与急救等运动理论知识,更应根据医学生的职业特点选择一些专门性的教学内容,比如临床医生经常站立做手术,身心俱疲。那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候应着重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项目,让全身得到锻炼,调理身心,改善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八段锦目前是作为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其理论和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融合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具有锻炼平衡能力,纠正形体等作用,而且又简单易学,没有场地器材限制,非常适合医学生作为强身健体的长期练习项目。

2.3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合理性”

在选择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医学生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多的因素,应根据医学生的课程量来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及时调节运动量,如在学生考试期间应适当减少运动量。那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可选择一些健身气功等运动项目,通过练习,让习练者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得到放松,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增进身心健康。

2.4 要突出“多样性”,医学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选择形式多样的、可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健美操、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3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因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各异,各种职业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需考虑职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专业联系最紧密,最符合职业要求的校本课程内容进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目的,其主要依据是[5]:本专业专门人才的劳动形式,本专业专门人才的劳动条件,本专业专门人才的劳动性质。

劳动性质、劳动条件、劳动形式对以后从事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来说,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

4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开发的思路

2002年8 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它不仅是现阶段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4.1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要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大课程结构体系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 社会、野外) 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6]”。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不仅要在体育教学上体现出来,而且在课余时间有计划的开展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大课程,形成系统、灵活、多样的课程结构体系。

4.2 创新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实行“三自主”的教学模式

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建立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实行“三自主”的创新教学模式:自主选择授课教师(把体育部所有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简介、照片和所开设的课程通过宣传栏进行公示,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开设多个兴趣选择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兴趣和上课时间选择体育课);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安排体育课供学生选择)。

4.3 医学院校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分批对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让体育教师及时掌握体育课程、体育前沿的新知识,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专业能力,让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中充分显示其价值,从而为职业实用性体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师资保证。

4.4 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充分发挥医学和体育科学的专业优势

在学校领导下,开展由医学和体育专家教授共同参与的教改活动,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制定教学改革计划,积极推进医体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以医为主、医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增加运动医学、医疗体育等职业实用性校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健身运动中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的知识和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职业活动中配合医疗手段对一些疾病进行康复保健治疗。

4.5 建议医学院校延长体育课的开课年限

据调查发现,目前很多的医学院校普遍是开设两年体育课程,每周两个课时的体育课。而医学院校的学制为五年,五年时间只开设两年体育课,对于医学生要掌握职业实用性体育的相关内容显然是不够的,而且在这么短时间内很难学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难以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所以建议高等医学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延长体育课的开课年限。

[1]陈辉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C].郑州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2005.

[2]董翠香,王珊,朱春山.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36(4):153.

[3][苏]列·巴·马特维也夫,姚颂平译.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61.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08-06)[Z].

[5]陈庆树,徐帮志.苏联大专院校教科书《体育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63-281.

[6]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06.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实用性课程内容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凤凰精选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