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实践

2018-11-22卢施恩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动学习探究课程

卢施恩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 福建 石狮 362700)

一、UMU互动学习平台的简介

UMU是知识分享与传播的互动学习平台,连接人与知识,加速知识的流动,让每个人融入、分享、收获。UMU让教与学插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让知识共享与传播更有成效。教师与学生可以直接访问www.umu.cn首页,也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安装APP程序,通过邮箱地址注册UMU账号。教师通过UMU可以创建活动或者课程,通过分享二维码或链接邀请身边的学生与教师加入活动与课程,同时呈现互动结果与学习过程。在活动中,UMU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形式,支持签到、问卷调研、投票调研、提问与讨论、考试、拍照上墙、游戏等多种互动方式。在课程中,UMU能够快速制作出带有“图片+语音”的微课程视频,同时支持视频微课程与现场直播。

二、UMU互动学习平台在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实践应用

UMU互动学习平台是立足于互联网下的移动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微课程教学可以颠覆传统课堂中教师知识传授者地位,能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转化为师生讨论、答疑、任务完成的互动式课堂,实现“以言语中心课堂”到“以任务中心课堂”,更可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和化解教学难点,避免传统知识讲解的抽象枯燥,避免学生学习兴趣的失去,下面本人者结合自己开设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一)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前,教师将设计好的自主学习单(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和制作好的微课程发布在UMU互动学习平台,通过微信群将课程二维码发送给学生。

1.观看微视频。本阶段主要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观看《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压系统与天气》、《锋面气旋与天气》等视频(图1),紧紧围绕在常见天气系统的任务活动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教师端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数据获取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如果观看视频过程中学生出现自主学习不清楚的问题,可以随便重复播放,也可以发布信息在平台交流区,很快就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发言回复信息,教师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回复,积极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对于知识更好的吸收。

2.课前微评价(微测验)

课前微评价(微测验)以客观题测验为主(图2),设计题目以围绕视频讲解和知识点为主,根据学生集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一定修改。

图1 UMU互动学习平台课前微视频

图2 UMU互动学习平台课前微评价的数据分析图

(二)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本阶段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课中知识内化阶段主要包括了环节:确定问题、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课中评价(进阶测试)。

1.确定问题

确定问题是课堂开始的首要环节,以小组的形式每小组总结小组成员遇到的问题,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小组内部解决,小组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求助交流,其他小组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老师在全班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为什么冷锋移动速度比暖锋快?为什么冷锋的降雨区域在锋前锋后都有,而暖锋的降雨区域只在锋前?台风眼中间是下沉气流?在锋面气旋中,为何冷锋一般总在西边,暖锋总在东边……

教师结合UMU平台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完成的课前测验,设置相应的2个探究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例如1.为什么受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一般以晴朗为主?2.举例说明低压系统与低压中心、低压槽的判别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合作探究

确定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整个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在各小组之间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个环节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合作意识,而且教师也能在此环节中更加全面的了解各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

3.成果展示

各小组完成探究,由负责拍摄的小组成员将本组探究成果,通过扫描二维码上传到UMU互动学习平台。成果展示是微课程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向大家展示、汇报成果,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该环节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4.课中评价(进阶测试)

课程结束之后,学生需要一个课中检测(图3)来进行练习巩固和提高。通过巩固检测,教师可以查看结果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此来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设计和修改;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巩固检测学生可以清楚自己的不足,通过微课程的讲解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图3 UMU互动学习平台课中进阶测试的数据分析图

(三)课后拓展提升阶段

本阶段主要采用迁移应用法,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低压——高压),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并通过设计情景应用到台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力、分析力和解决力。如拓展微视频——锋面气旋;图片——天气图(海平面气压分布、500HPA气压高度场);网站——中国气象网、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课题研究——设计与调查减轻某种气象灾害(如台风、寒潮),为我们生活和生产提出创新、可行的建议。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UMU互动学习平台发送地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学习资源到学生的手机上,让学生的手机变成了强有力的移动学习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互动。UMU互动学习平台教师端可以全面及时掌握学生的签到情况、对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况、活动参与情况、测验情况甚至可以发布语音作业等等,通过手机无缝连接课堂,学习和互动过程永久保存,随时查看,实时海量大数据分析,可视化效果精彩呈现。

新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新理念、新思想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利用UMU互动学习平台进行微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把原有的限制学生课堂玩手机变为课堂应用手机教学,使教学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教学设计重学习过程、重能力培养、重互联网+,以展示思维过程、掌握方法、发展素养为目标,充分体现地理课程的新理念、新技术。

猜你喜欢

互动学习探究课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