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基于生态系统的番茄—鱼绿色高效种养模式

2018-11-21吴永琼李玉洪谭海文潘玲华莫豪葵杨建明蒋建国

蔬菜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沟渠水田田埂

吴永琼,李玉洪,谭海文,潘玲华,莫豪葵,熊 俏,杨建明,蒋建国

(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农业生产模式单一一直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单一的生产模式易导致生态系统循环不畅,易造成病虫害频发,植物生长不良等后果,而人为施加各种肥料、农药等化学品,直接影响作物品质,导致生产成本升高。不同的生产模式会受到空气、温度、土壤、水体等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保证农产品更高效的生产,如何使不同的生产模式相结合,各自取长补短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和产品品质成为时下备受关注的热点。目前,稻田养鱼、稻鸭共育、林地养鸡等生物共生、互补的复合生态农业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得到大力推广和积极响应。

生态系统番茄—鱼绿色高效种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低碳节能减排种养一体化模式,是通过植物与鱼类在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方面结合互补、循环共生催生出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在番茄菜地养殖鱼类,利用番茄与鱼类的共生互补,将种植业和渔业有机结合,进行菜地鱼塘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菜鱼共生生态种养一体化具有净水、遮阴、避暑、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的优势,通过景观工程建设,可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产业价值。

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作为不同的技术领域,应用于不同的农业生产。现有的蔬菜—鱼共生系统主要研究池塘中蔬菜和鱼类的种养共生模式,传统的养鱼池塘占地面积大,影响其他作物的种植及耕地的使用,限制了蔬菜种植的空间,蔬菜只能吸取水中的养分,同时,池塘中所提供的植物生长环境差,可选择种植品种少,营养价值更有待提升,且采收困难,难以实现水生植物和鱼类共生的和谐发展。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基于生态系统的番茄—鱼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打造植物与鱼类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多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鱼排泄物及食物残渣是番茄生长的最好养料,而番茄密叶遮阴促进根系与微生物群落生长又是天然的水质处理净化器,三者所建立的植物-微生物-鱼生态关系实现了养鱼种菜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在番茄菜地养殖鱼类,利用番茄与鱼类的共生互补,将种植业和渔业有机结合,形成了共同促进与效益叠加的效果。

1 番茄—鱼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生态系统的番茄—鱼绿色高效种养模式构建参见图1-A、图1-B、图1-C。

此种设置便于在种植番茄的水田上做畦,可根据田间实际情况设置畦数。水田畦区包括至少1个水田畦,水田畦之间相互并联或串联。如果可供利用的田间面积较大,可以相应增加水田畦的个数,可选择用人行桥串联相邻畦;反之,如果可供利用的田间面积较小,可以相应减少水田畦的个数。水田畦的宽度为1.0~1.4 m,高度为15~35 cm(以田埂平面为测量起点,下同),水田畦为土壤结构,可以提供番茄生长所需的养分,是番茄根系生长的重要场所。畦与田埂间安置人行桥,畦面中央留出人行走道,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农事操作。

水田畦区的四周以沟渠环绕,沟渠包括外沟和与外沟相通的多条内沟。外沟分布在整个田埂内侧,宽度为0.6~1.0 m,深度为40~60 cm。水田畦之间间隙形成内沟,内沟的宽度为50~80 cm,深度为40~60 cm。外沟和内沟互相连通,形成水流循坏体系。

沟渠内向下开挖鱼坑,鱼坑包括外坑和内坑。外沟的4个角落皆可设置外坑,外坑的长度为0.8~1.4 m,宽度为0.5~1.0 m,深度为0.6~1.2 m。内沟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内坑,内坑的长度为0.8~1.2 m,宽度为0.4~0.8 m,深度为0.6~1.0 m。鱼坑可以调节、更换流水,控制水量,增加蓄养鱼类的数量。沟渠和鱼坑相结合,一方面可增加蓄水量,创造鱼类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在沟渠水量减少,甚至无水时,鱼坑可以作为鱼类暂时的活动场所,无需将鱼群转移到别处,省事省力,节约成本。

图1 番茄—鱼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示意图

田埂的对角处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防逃网,通过进水和排水,一是可以不断更新沟渠里的水质,二是可以提升沟渠中的水位,三是可以排空渠水,引鱼群入鱼坑,晒田消毒。其中,晒田,又称烤田、落干,是指通过排水和曝晒田块,增加沟渠土壤的含氧量,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促使番茄茁壮生长。

在相邻的畦与畦之间、畦与田埂之间搭建供番茄攀援的改良人字架(图1-C),在水田畦里种植的番茄可以攀援生长在人字架上,且番茄架横跨沟渠,形成番茄—鱼的荫庇立体空间,促进微生物群落生长,有利于沟渠和鱼坑中的鱼群觅食嬉戏。

2 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2.1 品种的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耐高温高湿、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例如大果型品种“格雷”。

2.2 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可杀灭种子表面的早疫病、溃疡病、叶霉病等病菌。将种子浸泡于55 ℃的温水中15 min,并不断搅拌,捞出后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泡1 h,随后洗净种子,于清水中再浸种5 h即可以进行催芽。用半湿棉布包裹种子,置于温度29~32 ℃、湿度7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催芽。每天检查种子出芽情况,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3 地块选择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未受污染,有良好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田块作为种植养殖载体,一般要求田块耕作层要深,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或黏土为好,并且保水和保肥力较强、不受旱涝影响。田间水位能保持较长时间不降低,特别是沟渠、鱼坑里的蓄水能经常稳定在所需的水位。

2.4 整地

根据实际需求挖沟整地。耕作层施肥时,应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整地时每667 m2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 m3,双螯合肥料(15-10-21)25 kg、过磷酸钙100 kg,点施于植株周围,施后覆土。

2.5 播种与定植

适时播种,可采用穴盘育苗。出苗整齐后追施1次0.5%的双螯合肥料(15-10-21)水溶液。选用4叶1心壮苗定植,并于定植前4~5 h浇1次透水,以减少伤根。

2.6 田间管理

2.6.1 灌溉

番茄生长初期,需水较少,但到结果旺期,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植株蒸发量大,需水较多,沟中蓄水若不能及时补充会影响植株生长,所以晴朗天气时,每隔3 d应滴灌1次,做到定时定量灌水,滴灌的作用主要为补充植株蒸腾所消耗的水分,若灌水过量则会产生不良效果。

2.6.2 追肥

定植后1星期内,淋施双螯合肥料(15-10-21)500倍液作“催苗”肥,促进番茄苗期的营养生长;到第1穗果开始膨大后,要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点施双螯合肥料(15-10-21)20 kg;第1穗果将要成熟、第2穗果慢慢长大时,茎叶生长繁盛,植株需肥较多,应进行第3次追肥,主要追施速效肥料,可淋施双螯合肥料(15-10-21)300倍液;当第1~2穗果采收完毕、第3~4穗果实正在迅速生长时,要追施第4次肥料,可淋施双螯合肥料(15-10-21)300倍液。在第1、2次追肥时,每667 m2宜增加10~15 kg过磷酸钙点施。

2.6.3 中耕、除草

中耕常与除草及培土结合进行。一般在番茄定植缓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第2次是在定植后的1个月左右,此次中耕结合培土,将畦沟泥培于畦面上与植株四周,加高畦面。此后因植株已高大茂盛,不再需中耕、培土。

2.6.4 插架绑蔓

用竹竿搭建改良人字架(图1-C),随着植株向上生长,应及时绑蔓,防止倒伏。

2.6.5 植株调整

采用单干式整枝,只留主干,把所有的侧枝全部摘除。当侧芽长到4~5 cm时摘除侧芽,“抹芽”最好在晴天进行,以利伤口愈合。此外,在番茄的植株调整中,还要结合疏花、打叶及摘心等工作。

2.6.6 疏果

为保障番茄果实的品质,应适当疏果。可根据果实大小选择留果数,一般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5果,中果型品种每穗选留6~7果。

2.7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园深埋或销毁;应用黄粘板、诱捕器和杀虫灯诱杀蚜虫、白粉虱、斜纹夜蛾等害虫。投入的农药应符合DB 3703/003—2002《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标准。在农药的喷洒方式上要注意:水剂药物应在晴天叶面无露水时喷施,粉剂药物应在早晨叶面露水未干时喷施,这样能尽量使药物附着在叶面上,而不落入水田中。绝对不能将药物直接喷到鱼沟和鱼坑里。施药后,如发现鱼类有中毒反应,必须立即加注新水,同时排去田间染毒蓄水,稀释水中农药浓度,避免鱼类中毒死亡。

2.8 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促进后期番茄果实膨大,减轻植株负担,确保商品果实品质。

3 鱼田管理技术

3.1 鱼田的条件和设施

已选择作为养鱼的田块,必须加宽加高并夯实田埂,目的是提高田间养鱼坑渠的蓄水量,防止漏水、垮堤、水漫田埂和跑鱼。田间进、出水口要开在水田对角的田埂上,排灌水时要在进、出水口处安装0.45 mm孔径的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及放水时逃鱼。

3.2 清田消毒及鱼种放养

3.2.1 清田消毒

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每立方米沟渠用200~250 g生石灰进行清田消毒和杀菌灭虫。待5~6 d生石灰碱性消失后,灌水至外沟15~20 cm水位,以后再逐渐注入新水。

3.2.2 养殖鱼种

试验所养殖的鱼种为草鱼、鲶鱼、鲤鱼、黄颡鱼、罗非鱼、鲫鱼、禾花鱼、鳝鱼、泥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质量不超过250 g,均具淡水浅水生活习性,适合在本模式的沟渠和鱼坑中放养。放养的鱼苗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根据不同鱼种投放适宜尾数。投放前做好鱼体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食盐水中消毒5~10 min,然后再放入鱼沟或鱼坑中。

3.3 菜田的灌水及晒田

3.3.1 养鱼田的排灌

外沟正常蓄水20~40 cm,一般每10~15 d清理1次鱼沟和鱼坑,使鱼沟中的水保持通畅,鱼坑内保持应有的蓄水高度,保证鱼儿的正常生长。

3.3.2 晒田清沟

晒田时要掌握好鱼沟和鱼坑内水的深度,不宜在鱼群快速生长期长时间晒田。通过排水,减少沟和坑内水量,将鱼赶到鱼坑之内,使外沟水深0~15 cm、外坑水位在40~60 cm。晒田时将鱼沟、鱼坑内的淤泥清理1次,将清理出的污泥堆放到田边或田外,以增加鱼沟和鱼坑的蓄水量。

3.4 投饵

水田中有丰富的昆虫、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一般肥力的土壤,番茄—鱼生态系统中每天667 m2面积可形成8~10 kg的天然鱼饵供鱼类摄食,如果需要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可根据鱼种按时、按量投喂饵料。定期抽检鱼体质量和预测鱼苗的成活率,并据此安排饲料的供应。应随时观察鱼儿的摄食、活动情况,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投饵量。

3.5 捕鱼

采用清沟排水法捕鱼,捕捞时应注意捕大留小。以禾花鱼为例,鱼体质量50 g左右时,即可开始捕捞。

4 效益分析

以大果番茄“格雷”+禾花鱼绿色高效种养系统为例,每季667 m2番茄纯利润为8 000~8 500元,每批次可养殖3 500~4 500尾禾花鱼,纯利润可达1 500~2 000元,每季667 m2番茄—禾花鱼种养综合效益可达9 500~10 500元,且番茄、禾花鱼品质皆得到改善。对比常规番茄种植田,本系统番茄种植面积减少10%~15%,总收入却增加了10%~15%,综合生产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生态番茄—鱼绿色高效种养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充分利用空间、增大有效种养面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同时增加土壤肥力,控制病虫草害,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生产成本,对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均十分有利,市场前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广阔。

5 其他

除番茄可作为此模式的主栽蔬菜品种外,茄子、辣椒、豇豆、四季豆、扁豆、荷兰豆、刀豆、黄瓜、苦瓜、节瓜、丝瓜、甜瓜、西瓜等蔬菜,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皆可在此模式中应用。一季番茄采收完,可适当选择种植下一季蔬菜,避免重茬。还可根据植物生长需求、果实大小选择不同搭架方式,通过景观工程,进一步提升休闲、生态农业的产业价值。

猜你喜欢

沟渠水田田埂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田埂的底色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红楼梦》中的“水田衣”是啥
田埂上的稻草人
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植被分布特征
田埂上
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