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保障北京市昌平区设施草莓优质绿色生产

2018-11-21齐长红于静湜麻红蕊陈庆江

蔬菜 2018年11期
关键词:昌平区草莓补贴

齐长红,祝 宁,于静湜,麻红蕊,陈庆江

(1.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200;2.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 102200)

近几年,北京的草莓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昌平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北京草莓产业的转型升级。草莓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靓点”,草莓采摘已经成为一种新体验、一种时尚、一种文化。昌平区作为北京草莓的主产区,目前草莓栽培面积以及产量已占到全北京市总比重的50%以上,“昌平草莓”于2010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1]。目前,昌平区草莓设施种植面积基本处于稳定状态,2017—2018年用于设施草莓生产的日光温室5 200栋(单栋面积为400 m2,长宽为50 m×8 m),其中基质栽培500栋。按照目前草莓的平均产量2 000 kg/栋,单价30元/kg计算,单栋产值可达6万元以上,利润4万元,效益可观。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草莓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草莓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草莓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且草莓上发生的病虫害如炭疽病、灰霉病、红蜘蛛等都会对草莓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解决病虫害的发生,如何确保草莓的安全绿色生产是广大种植户及消费者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

近几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是政府保护广大消费者最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农业部更是把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主题,坚守安全底线,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业质量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由以往的增产向提质方向转变,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草莓果实由于没有不可食用的果皮保护,果肉直接接触农药等污染物,且采收后必须在短时期内食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更要注重食用的安全性[2]。昌平区为了保障草莓的安全生产,从政府扶持、种植户生产全过程监控、加强宣传等方面抓起,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既要打造昌平草莓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模式,又要确保果品的绿色安全,使消费者放心食用。

1 技术支撑推动绿色防控安全生产

栽培技术的提升是实现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标准化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通过注重提升田园清理、土壤消毒、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确保草莓安全生产[3-4]。

1.1 清理田园,从源头切断病虫危害

清理田园作为防治病虫害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往往容易被忽视。在上茬作物结束后对残株进行清理,包括棚室内作物及周边杂草等,清理后集中处理销毁,以减少棚室内的病原菌数量及虫口密度。

1.2 土壤消毒,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北京市昌平区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集中进行设施草莓种植,至今已有16年的时间,连年种植导致温室内病原菌累积,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逐年减少,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土壤养分失衡以及根系分泌物特别是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大量累积,有害菌成为优势菌群,出现了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俗称“重茬”。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民长期采用传统施肥方式,对大量元素肥料的投入过高,已不适应消费市场对草莓安全、绿色、优质的需求,施肥方式有待改进和提升。其次,土壤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不高,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优势不明显,土传病害有加重的趋势[5]。第三,草莓种植户为了获得高产,前期尿素的施用量偏大,尤其在苗期、生长后期钾肥的施用量过大,出现了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养分不平衡、草莓品质下降的现象,引发一系列生产问题,影响了草莓的商品性和莓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当季种植完成后,最好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6-8]。

目前,昌平区应用较多的是采用石灰氮、氯化苦、棉隆等土壤消毒剂,配合太阳能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种植户可以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消毒方式,但石灰氮、氯化苦、棉隆等土壤消毒剂,长期大量使用会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土壤中的有害菌被杀死的同时,有益菌也被杀死。此外,土壤消毒剂可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氯化苦毒性较大,因此必须聘请具有较高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操作。

1.3 选择优质种苗,从源头确保安全、绿色生产

草莓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选择无病虫害优质种苗至关重要。应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具有4片以上功能叶,新茎粗在0.8 cm以上,根系发达的种苗。

1.4 多举措共防病虫害

在设施草莓栽培过程中,主要的病虫害包括炭疽病、黄萎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以及蓟马等。病虫害的发生对草莓的生长、产量以及品质均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农药使用量增加,影响质量安全;因此,推广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至关重要,绿色控防技术也是保障草莓高产优质和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设施草莓的绿色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多种防控措施,以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发挥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发挥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以及生物农药,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健康栽培。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定量精准浇水、施肥,防止施肥过量造成面源污染;使用科学的间、套种栽培模式,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和发育的条件,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二是注重病虫害的预防。了解病虫的生活史以及病虫害的循环周期,采取物理、生态或化学调控方式,破坏病虫的关键繁殖环节,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三是注重生物防治的效果。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农业措施等调整和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内,也可以通过释放天敌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四是注重科学使用农药。积极探索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尽量使用农业、物理等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但在病虫害发生严重且必须使用农药才能控制其危害时,要优先使用昆虫天敌、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在草莓、蔬菜上获得登记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部位,精选施药机械,严格掌握施药时间、次数和方法,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尤其是结果期。同时,要遵守农药的轮换使用原则,避免长时间单一使用同一类农药而产生抗药性。

2 政策扶持是草莓产业强有力的后盾保障

2.1 研究制定生产、加工、销售、市场监管等全产业链过程中的支持政策

通过对产业政策落实,减少种植户成本的投入,增加农户收益,提升昌平草莓的影响力和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制定品牌保护的应急机制和处置措施,妥善处置影响昌平草莓品牌强农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近年来,昌平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了全面落实《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昌平区农业局、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结合昌平区草莓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供昌平区户籍农民、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企业执行。

2.2 实施农药补贴,确保用药安全

为了降低病虫害造成的草莓产量损失,保证草莓的质量安全,减轻农户防治病虫害的负担,农户在合理用药范围内到指定农资连锁经营店凭补贴本(卡)购买农药直接享受50%补贴。从2016年开始,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补贴范围内的生物农药可享受销售价格的80%补贴。

针对草莓温室的消毒问题,昌平区人民政府2016年出台政策进行补贴,使用石灰氮、氯化苦对土壤进行化学消毒,将给予消毒费用50%的补贴。

2.3 开展种植补贴,发展草莓生产

为了鼓励种植户选择优质种苗,昌平区人民政府出台种苗补贴政策,每栋400 m2(长宽为50 m×8 m)标准日光温室按5 000株种苗的数量进行补贴,每株种苗从2001年的0.15元补贴提高到2016年的0.5元,每栋标准日光温室最多补贴2 500元。

草莓政策是引导草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按照2016年出台的农业产业政策对草莓种苗、基质、立体栽培、半基质栽培、肥料、菌剂、农药等进行补贴,2016—2017年共计补贴2 157万元。产业政策的实施极大调动了莓农的种植积极性。

2.4 专业技术指导,为安全绿色生产保驾护航

随着昌平区草莓产业的发展,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草莓工作服务队于2009年应运而生。近年来,这支队伍一直服务在草莓生产第一线,覆盖昌平区草莓种植镇、村,为昌平区草莓产业健康稳健发展保驾护航。草莓服务队自每年度草莓消毒开始,整个草莓生产季连续对农户进行服务。主要针对土壤消毒的方式、注意事项,定植后的日常管理、病虫害发生的监测和如何防治等方面做出及时、安全的指导,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保持每周不低于2 d的入户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努力为草莓种植户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通过草莓服务队的服务,昌平区草莓品质、单位产量都有所增加,确保市民消费的均为优质、优价的昌平草莓。

2.5 严格把关,保障草莓食品安全

昌平区监测检测中心、植保站、质监局每年会不定期对种植户的草莓进行抽样检测,分别对样品进行快检和精检,主要检测百菌清、腐霉利、氯氰菊酯等。近3年,共抽检昌平草莓样品22 800个,合格率99.8%。

3 建立绿色安全生产宣传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3.1 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宣传

通过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多种方式进行昌平草莓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对草莓安全生产方面进行宣传,使消费者更加了解草莓的种植过程以及投入品使用情况,更加科学地看待草莓安全用药问题。

自2012年草莓大会结束后,每年3—5月在大会的场馆举办农业嘉年华。通过活动的举办,加大了种植户对草莓生产设施的规范化、景观化、园区化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产品品质,保障了产品质量,提升了城乡文明程度,拓展了农业生态价值。借助农业嘉年华的氛围,让游客走进草莓园体验,增加草莓采摘园游客量,让游客了解、熟知昌平草莓的品牌特点。

3.2 组织培训增强种植水平

在草莓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期组织培训活动,或针对现阶段种植中的问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农户种植水平。为有需要的种植户订购一定量的专业技术书籍进行发放,加强自主学习,解决种植难题。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

为了更好服务莓农,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了“昌平草莓微信交流群”,群内有栽培、植保、销售等方面的专家,种植户可以在群内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以及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询问,加强沟通,增进技术水平,群内成员始终保持500人满员的状态,每天群内发言数大于200条。

3.4 建立示范园区,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北京金六环农业园、鑫城缘合作社等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园区和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行品种、技术以及设备的示范推广工作。在示范园区内进行草莓生产及育苗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有机结合,保障草莓的安全生产。

《蔬菜》官方头条号“蔬菜部落”上线啦!

为了完善与业界朋友们的线上交流平台,更好地分享行业热点,《蔬菜》创建了唯一官方头条号“蔬菜部落”。扫描下方二维码一键关注,共享更多行业资源!

猜你喜欢

昌平区草莓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草莓
“阳光体育 健康成长”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精英赛完美落幕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昌平区1—4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