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对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作用

2018-11-20魏传中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螺内酯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魏传中

摘要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中螺内酯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88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螺内酯治疗,B组未接受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多于B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B组(P<0.05);两组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中螺内酯的治疗作用理想。

关键词 螺内酯;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功能

心力衰竭是各种慢性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心房颤动也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据统计[1],老年人群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已经高達1.3%,心房颤动发病率5%,且随着2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发生例数也逐年增多,给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螺内酯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药,但是该药物对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作用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特展开回顾性分析,旨在深入探讨螺内酯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作用。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88例,其中46例均接受螺内酯治疗,剩余42例未接受螺内酯治疗,分别记为A组和B组。A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52~ 79岁,平均(61.4±7.4)岁。B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0~80岁,平均(61.6±7.2)岁。组间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A组均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螺内酯,其中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扩张血管,应用B受体阻滞剂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心功能,同时预防感染,若发现液体潴留则需要加用氢氯噻嗪片口服;螺内酯使用剂量为20 mg/d,1次/d,持续治疗4周。②B组均应用常规治疗方法,且均与A组中的方法相同。

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后左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和疗效,其中左心功能指标(LVEF、LEVSD和LVEDD)均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得;运动耐力以6MWD评价,即疗效根据左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改善幅度评价,≥70%、≥30%且<70%、<30%者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以SPSS 15.0为工具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后左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对比:治疗后A组LVEF和6MWD均高于B组(P<0.05),而前者LVESD和LVEDD均低于B组(P<0.05),见表1。

疗效对比:A组显效、有效和无效者分别有30例、14例和2例,总有效率96.65%(44/46);B组显效、有效和无效者分别有20例、12例和10例,总有效率71.43%(30/42)。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2=10.282,P=0.000;χ2=9.630,P=0.002)。

讨论

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较多,其中心力衰竭发生的基础是心室重塑,而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心肌纤维化均是心室重塑的重要基础;在心衰发生后,心功能严重受损,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异常升高,醛固酮的合成量和分泌量均异常增多,可在诱发并加重心肌损害的同时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2]。由此可知,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病情严重,临床医生应当积极探讨高效的疗法。

本研究中,A组治疗后左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指标均远优于B组,且前者的疗效等级资料及总有效率数据也较后者均明显改善,提示螺内酯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效果理想,治疗作用显著。螺内酯属于一种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并且也可拮抗醛固酮受体,通过改善心血管系统的纤维化表现和心室重塑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有利于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该药物还可对抗心肌纤维化,提高血循环中儿茶酚胺的水平,进而发挥抑制房颤的作用[3]。既往相关研究表明[4],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螺内酯治疗后心功能指标相较于治疗前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未应用螺内酯治疗的患者,与本研究中的结果相符合,证实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显著。另一方面,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该药物对心房颤动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对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螺内酯治疗能够同时控制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双管齐下,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建议对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螺内酯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指标,还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运动耐力。

参考文献

[1]李日行,方凌燕,李亚钦,等.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550-2553.

[2]谭鹏进,商丽华,张涛,等.缬沙坦与螺内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30(2):116- 119.

[3]陈敏,蒋雯.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2):2004-2007.

[4]徐姗姗,胡汉臣,应佐华,等.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7,16(1):14-17.

猜你喜欢

螺内酯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螺内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ARB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醛固酮逃逸现象(附1例报告)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螺内酯与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及QT离散度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