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7-03-01杨岚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疗效

杨岚

【摘要】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HFrE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的治疗效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LVEF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能提高HFrEF治疗效果,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螺内酯;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疗效; 不良反应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6.0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042-02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HFrEF)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可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且近年来的发病及死亡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生主要是不同种类的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表现,目前针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多为不同种类药物的使用,所用药物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在治疗HFrEF方面是十分有效的搭配,而螺内酯和地高辛等药物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供选择[1]。本文通过对2014年1-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HFrEF患者80例进行研究,旨在对螺内酯治疗HFrEF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HFrEF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7~71岁,平均(47.1±3.5)岁,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8~70岁,平均(46.9±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HFrEF诊断标准:均出现呼吸困难(劳累性呼吸困难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呈端坐呼吸或静息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P2亢进、第三心音、静脉压升高、外周水肿、肝肿大、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等症状中的症状,欧洲心衰指南和中国2014指南慢性心衰NT-proBNP的诊断标准为<125 pg/ml,一旦符合即可对患者确诊[2]。排除标准: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肝功能受损、免疫性疾病、血肌酐浓度>2.5 mg/dl(220 ?mol/L)、血钾>5.0 mmol/L。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首先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去除诱发因素,监测体重,调整生活方式,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或卡维地洛)及利尿剂治疗。观察组在對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观察疗效和超声心动图参数。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文献[3]WHO的相关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T-proBNP指标恢复正常水平,心功能水平恢复正常或心功能改善二级或二级以上;有效:治疗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 40%~50%和NT-proBNP水平下降>30%,心功能水平改善一级或二级;无效:治疗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40%和NT-proBNP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变,心功能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出现了恶化加重的现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后3 d和1周要监测血钾和肾功能,前3个月每月监测1次,以后每3个月监测1次。如果血钾>5.5 mmol/L或出现肾功能不全,应停药。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男性乳房女性化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4.32,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过1年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和发生率为6例和15.0%,低于对照组的7例和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HFrEF是由于患者本身存在不同的心脏疾病,病情发展至终末期所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很有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目前临床对于HFrEF的治疗方法较多,常规治疗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必要时用地高辛,但常规治疗长期使用ACEI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都有“逃逸”现象,以醛固酮水平的反弹更为明显,原因在于醛固酮生成增加而肝脏的清除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血浆浓度持续升高可加速内皮功能障碍,加重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血管舒缩反应和压力感受器反射异常,加重血管和心肌纤维化或肥厚,给予螺内酯治疗能有效抑制体内醛固酮水平,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4]。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再是单纯提高生存率,而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延长生存期[5]。螺内酯口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大于90%,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0%以上,进入体内后80%由肝脏迅速代谢为有活性的坎利酮,无活性代谢产物从肾脏和胆管排泄,约有1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蒋芳萍等[6]研究报道螺内酯治疗HFrEF安全有效。文献[7]报道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HFrEF的有效率为32.0%,与本文32.5%相差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与本文相差不大;文献报道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螺内酯治疗的有效率为58.0%,本文为50.0%,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本文为15.0%。

螺内酯可以通过胎盘,有可能对婴儿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应该禁用;老年人用药较易发生高钾血症和利尿过度,也应该慎用;高钾血症患者也应该禁用[8]。当患者出现无尿、肾功能不全、低钠血症、酸中毒、肝功能不全、乳房增大或者月经失调等症状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测,一定要慎用,防止服用螺内酯引发不良反应。螺内酯可与孕酮和雄性激素受体相结合,导致雌性激素的浓度高于雄性激素,导致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打破,尤其是老年患者对于药物的代谢能力和代谢速度比较慢,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由于螺内酯与醛固酮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服用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人体内游离态的电解质失去平衡,从而导致高钾血症,钾浓度的增高可以导致患者的心血管出现抑制作用,出现心律减慢、传导阻滞等症状,服药期间应该十分注意,尽量控制钾的摄入,注意钾的排除,这样有利于降低患者体内血钾的含量。本文通过对2014年1-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HFrEF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对螺内酯治疗HFrEF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强心、利尿等症状改善,同时还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遏制心室重塑,实现从根本上解除心力衰竭的结构基础,对患者预后改善及远期预后都十分有利,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在ACEI药物作用影响下,外周醛固酮系统中可产生醛固酮,心衰患者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而足量ACEI仅能短暂的对醛固酮起到抑制,为了中止醛固酮“逃逸”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实现对心室重塑的进一步阻止,有效提高抗心衰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黄金搭档”(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加上螺内酯20 mg/d能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倩梅,张同乐,耿巍,等.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螺内酯治疗对心功能和血清脑钠肽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2):121-123.

[2]朱兵成.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0(10):184-185.

[3]刘琳,杨守忠,李京倡,等.有无螺内酯的标准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的影响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36(18):36-38.

[4]徐彬,杨忠英,樊洪中,等.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5,24(17):135-137.

[5]吴雷,耿国英,赵明虎.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6,27(18):2488-2490.

[6]蒋芳萍,宁靓,楊波.比索洛尔联合常规三联疗法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18):2511-2513.

[7]余福东.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及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6,25(12):61-63.

[8]张艳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的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00-1101.

(收稿日期:2016-08-04)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