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研究

2018-11-19杨春妮

中国市场 2018年35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审计大数据

杨春妮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背景对各行各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变化速度快,传输效率高,信息高度共享,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和应用水平。文章基于大数据时代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体系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希望为不断提升现代化财务管理水平和审计效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或者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审计;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5.186

1 背 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云计算和数据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以及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审计体系的出现,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业务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审计人员只有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才能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整合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审计报告输出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本身具备的4V特征,也决定了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新的特点和要求,对于企业而言,只有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大数据审计和财务管理体系协同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好两者之间的作用,促进行业实现更多的经营效益。加强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对传统的审计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模式、审计机制和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审计质量和效果。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大数据审计,是指通过构建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对以平台系统构建的财務管理模式和相关数据,采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进行审计,从而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检查,找出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专业审计视角收集相关的证据,并出具完整的审计报告,得出真实可靠的审计依据的一种现代化审计管理理念。

由于审计工作本身比较复杂,在开展审计过程中会受到审计对象、审计环境以及审计资料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所以想要获取完整可靠的信息,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很显然要求较高。很多学者对大数据审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但是目前基于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体系研究,还处于相对比较空白的阶段,研究不深入,涉猎很少。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最早是在美国出现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探索和应用,随后我们国家也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好大数据审计的功能,更好地实现大数据预处理和全面整合,进而提高应用价值。

3 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体系研究

3.1 大数据在财务共享服务下的预处理体系分析

大数据流向方面,是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获得了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才能做出完整可靠的审计结论。在应用大数据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为传统的审计工作带来新的变化,克服面临的各种问题。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数据收集效率;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需要各个子公司分别进行财务信息整合,审计工作需要分别对各个子公司和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独立审计,而后进行整合。另一方面提高了数据整理整合效率;建立了更加顺畅的数据衔接应用和处理机制,数据可以在事先设定的公式下进行检验和分析,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关联数据转化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平台系统获取和企业发展相关的外部会计信息,掌握外部信息动向,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进行综合管理,降低信息采集成本。

3.2 大数据预处理分析

明确了大数据流向,就可以据此进行数据预处理,从而降低处理负荷。一方面需要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基于云平台系统,对与企业相关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战略数据以及与企业对接的其他业务和环节,外部审计相关的数据等进行全面收集,运用专业的工具进行快速整合,从而更好地便于后期进行审计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检验,运用云系统收集的各类数据,结合专业审计方法,对所有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进行清洗检验,将不符合要求的信息予以剔除。还要做好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建立集中管理的分级存储体系,形成审计数据库,从而为审计分析等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

3.3 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大数据审计实施体系构建分析

首先要确定好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大数据审计实施具体流程。明确审计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找出审计工作的疑点,以此为基础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从而得出更加准确权威的审计结论。按照制定审计工作具体目标—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审计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审计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审计要求逐项开展审计—形成最终的审计结论和完整的审计报告这个流程进行操作,从而确保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无漏项。

其次要按照构建的审计工作流程体系逐项进行实施和运作。其一,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据此制定清晰的审计目标。无论多么先进的审计工具和方法,都需要为审计工作现实需要服务,所以要首先建立清晰的审计工作目标,由专业部门审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制定明确的审计工作目标,既要开展企业内部审计,也要通过会计事务所等加强外部审计。其二,做好风险识别和评价分析。要对审计工作环节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等进行排查,及时查找审计整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其三,明确具体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流程。一方面要结合审计工作目标,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审计工作具体计划做出详细的安排,对数据来源、数据处理、职责分工等进行明确部署,确保全面审计数据库各类信息。另一方面要按照数据分析、建立中间表、形成审计疑点的程序进行逐项审计。发现审计工作存在的疑点,并利用自动化大数据挖掘技术、多维分析法、SQL查询技术等发现存在各类潜在和隐藏问题,同时建立中间表,形成审计分析模型和数据标准表,分析逻辑关系,找到可疑情况,建立关联程序,最终形成审计证据和审计分析结论,进行进一步验证,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这个过程可以应用云平台系统和业务协同系统对外部内部系统数据进行全面检验。其四,按照程序进行严格执行和全面分析整合,提高专业综合测评效率和质量。要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严格全面监督,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积极引入第三方测评工具,加强审计信息反馈,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其五,形成审计报告并进行应用。掌握了审计重点,严格按照审计流程开展审计后,要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行信息反馈和沟通,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提高审计数据应用反馈水平,更好地加以应用,以促进企业管理效能提升。

总之,基于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体系构建和实施,涉及多个环节,需要综合把握,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并加强信息协同处理和专业检验,才能更好地确保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为推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丁璐,刘康.大数据环境下的地税征管审计实践[J].审计月刊,2015(8):15-16.

[2]陈伟.电子数据审计模拟实验室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7):26-28.

[3]王德宇.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5):19-20.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审计大数据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