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施全面审计视角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究

2018-11-19鞠红艳

中国市场 2018年35期
关键词:管理提升合规管理

鞠红艳

[摘 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无论是固守于国内,还是选择走向世界,均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文章以A集团全面审计业务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该业务的审计过程与方法、结果与成效、思考与启示,以探索一条对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有益的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全面审计;合规管理;管理提升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5.145

实施全面审计是企业发现、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下文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我所)全面审计的A集团为例,通过执行全面审计程序,我们充分揭示了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为A集团有效发挥集团管控职能、提高集团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出了一定贡献。

1 案例背景

A集团属投资与资产管理行业,其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对外投资及管理,投资咨询(不含证券、期货的咨询),资产管理、托管经营,资本运营,担保(不含融资性担保业务),酒店管理,房屋出租,物业管理等。截至2014年12月31日,A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共有单体企业102家,合并资产总额约200亿元,合并负债总额约90亿元,合并营业收入约40亿元。

2015年6月,山东省国资委决定对包括A集团在内的3家省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审计。经公开竞标,我所中标A集团全面审计业务。在综合考虑招标文件要求、A集团业务及资产负债情况、风险重要性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我所最终确定将一级集团本部、6个二级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共55家纳入本次审计范围,并组织人员于2015年7~10月对上述55家公司开展了全面审计工作。

2 审计过程与方法运用

2.1 明确审计目的

本次审计力图通过系统清查2012—2014年度A集团在法人治理、内部控制、决策管理、财务制度执行、经营成果、财务稳健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形成审计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议,促进A集团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A集团实现其战略、经营、合规和财务报告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2 注重审前准备

A集团业务范围既包括信托、证券投资基金、小额贷、创投等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也包括电影院线、影视剧制作与发行、印刷、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经营,涵盖的业务类型较广。鉴于此,入场前,我所组织在相关业务领域有实战经验的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与整理、业务底稿编制与优化等工作,并分业务板块对本次审计团队成员进行了系统的审计前培训。

2.3 优化人员配置

本次审计具有涉及的行业多、资产规模大、业务复杂、时间紧迫等特点。为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安排由所内审计人员和咨询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的基础上,我所还专门配备了金融、投资、法律、内控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作为技术支持,并指定事务所主任合伙人为项目总协调人。

2.4 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的运用

本次审计涉及A集团管理的方方面面,既不同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也与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有一定区别,可以将其理解为管理审计、经营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综合。因此,项目组在了解A集团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制度审阅、现场观察、个别访谈、抽样测试、比较分析、实地查验、专题讨论、标杆比较等审计方法。

3 审计结果及成效

本次审计分别按合并和单体口径出具了22份审计报告,从法人治理规范性、内部控制有效性、决策管理科学性、经营成果真实性、财务稳健性和可持续性、财务制度执行等方面对相关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出具了22份管理建议书,为相关管理问题的改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发现的所有问题中,合规和决策管理方面的问题相对较少,但可能对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内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問题较多,但影响不大,可根据企业实际适时整改。

3.1 守法合规经营,降低合规风险

合规经营是每一个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企业应通过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实现合规目标。一是不断强化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增强员工法制观念;二是不断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做好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和应对工作,加强内部控制;三是持续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尽可能降低职业道德风险和胜任能力不足风险。

3.2 加强投资决策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投资活动在大型企业集团中属于经常性业务,且投资金额往往较大,一着不慎将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加强投资业务管控是企业决策管理的重中之重。2017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两个办法贯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主要从 “投向、程序、风险、回报”四个方面对中央企业投资业务进行监管。 “投向、程序、风险、回报”是投资业务的关键控制点,每个企业均应立足于这四个方面来加强对本单位投资业务的控制,努力做到投资方向符合国家政策和企业总体战略、投资程序符合内部流程和外部监管要求、投资风险充分识别和评估、投资回报尽可能符合企业内在要求和预期。

3.3 优化内部控制设计,提升经营效率

大型企业集团一般均具有较好的内部控制设计,甚至会出现内部控制设计过于复杂、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情况。因此,全面审计不但要发现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缺陷,更要将审计重点放在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影响经营效率,是否可进一步优化方面。

4 思考与启示

全面审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审计手段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问题倒追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面审计不仅应充当“警察”的角色,更要做好 “医生”的角色。在给企业“全身体检”、发现问题的同时,更要给企业“对症下药”;甚至成为“上上医”,提前为企业打好“预防针”。

4.1 立足于“审”,为企业 “全身体检”

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目标、经营实际等出发,综合运用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等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以往业务实践,发现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在法人治理规范性、内部控制有效性、决策管理科学性、经营成果真实性、财务稳健性和可持续性、财务制度执行等方面问题和薄弱环节。

4.2 突出“帮”,为企业“对症下药”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帮助企业列入问题清单,并逐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和建议,落实整改部门和责任人,为企业整改指明方向。建议企业的内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核查整改后的效果,并向企业管理层汇报,确保整改措施得当,整改效果符合预期。

4.3 延伸“防”,为企业打好“预防针”

针对全面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综合运用风险规避、分担、降低等手段,协助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保证。

总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无论是固守于国内经营、还是选择走向世界,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全面审计作为一种外部审计,以其专业、客观、公正的视角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闫荣平.管理审计文献研究综述 [J].财会通讯,2013(2):16-18.

[2] 祁怀锦.论国有企业管理审计 [J].审计研究,2001(2):5-10.

猜你喜欢

管理提升合规管理
梳理核心问题 塑造服务品牌
试论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风险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