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的关系探讨

2018-11-19梁祎赵志曼刘子鹏

中国市场 2018年35期
关键词:回归模型收入相关性

梁祎 赵志曼 刘子鹏

[摘 要]毋庸置疑,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教育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意义更加重要。文章利用线性回归与相关的方法,对云南省2005—2014年的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对农村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的结论,并根据建立的回归模型,对提高农村人口教育程度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育程度;收入;相关性;回归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5.042

1 前 言

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城乡居民在收入、基本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愈来愈大,这些差距阻碍了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其中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城乡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文化程度低、科技知识匮乏,医疗条件差、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历史、环境、政策、经济、教育等。而农民收入的增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粮价制度、财政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化水平等外在因素外,农民本身的素质,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构成重要影响。因此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探讨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土地总面积3940万公顷,其中,山地约占84%,高原和丘陵约占10%,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山区省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在70%以上,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而且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包括彝族、白族、傣族等25 个少数民族,其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37%。2014年,云南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7456元,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1%[1]。从农民收入的总体来看,近年来,云南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是不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是西南其他地区相比较,其农民收入的绝对差距都越来越大,而且省内地区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成为制约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云南省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745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299元,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因素很多,文章主要内容就是研究云南省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

2 云南省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的关系

2.1 数据来源

文章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采集2005—2014年云南省农民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2.2 农民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利用2005—2014年农村人口中受教育人数作为自变量,分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X1),小学学历(X2)、初中学历(X3)、高中学历(X4)、中专学历(X5)、大专及以上学历(X6),农民纯收入(Y)。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2]得出教育程度与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与农民纯收入呈现显著负线性相关,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中专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与农民纯收入呈现高度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5、0.947、0.846、0.915、0.881,相关系数较大,故认为农民纯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之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

3 建立回归模型

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后,假设农民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函数为:Y=b0+b1X1+b2X2+…+b7X7+u,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上述回归方程表明,在其他六项指标不变的情况下,每百名劳动力中每增加1名文盲半文盲,农民收入增加6.173元,每户减少一名劳动力,农民收入增加17.14元,这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不符,也与实际相悖。因此,进行逐步回归,剔除小学学历人数(X2)、中专学历人数(X5)、大专学历(X6)不相关的干扰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剔除数据后进行相关分析,说明文盲半文盲人数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初中学历人数(X3)和高中学历人数(X4)与农民收入呈极显著正相关。

逐歩回归得到以下方程:

根据回归方程Y=-19635.44-4.364X1+12.438X3+8.244X4 ,在其他项指标不变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X1)每减少1个,农民收入增加4.364元,初中学历人数每增加1个,农民收入增加11.059元;高中学历人数每增加1个,农民收入增加8.244元。这说明,在一个农村经济区域中,降低文盲半文盲比例,提高农村劳动力学历水平,能够带来更大幅度的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因此,普及农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4 结 论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云南省的人口中78%的人口都来自农村人口,农村人口中90%的受教育程度都是初中及以下,由于文化水平低,致使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说明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水平是存在相关关系的。文章在使用回归模型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是有很显著的效果的,农村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应地就会大幅度提高。其中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村居民对其家庭收入增加的影响效果最明显。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可以说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对农村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对提高云南省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够帮助农民较快地提高自身能力,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从而提高自家的收入水平。所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其次,进一步完善農村的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在农村的普及。义务教育所传授的内容主要是基本的文化、科技知识,提高义务教育在农村的普及率能够全面有效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农民相信科技,有助于农民利用农业科技的优秀成果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最后,加大教育投入。解决教育设备落后、办学经费缺乏等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在政府的统筹下,探索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联合办学的新体系,明确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在发展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独办农村职业教育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4.

[2]武松.SPSS统计分析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30-234.

[3]王巍,郭翔宇.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村经济增加的计量经济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7(2).

猜你喜欢

回归模型收入相关性
农村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