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经济动态效率分析

2018-11-19马少康

中国市场 2018年35期
关键词:广东省政策

马少康

[摘 要]文章以动态效率理论为基础,评价广东实施“双转移”政策的效果。测度1992—2016年广东省经济动态效率,一直处于动态有效区间,1992—2008年有效性呈现上升趋势,而“双转移”政策实施以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仍处于动态有效区间。究其原因,在“双转移”政策引导下,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力度加大,经济增速加快,但由于与珠三角总量差距过大,使得净收益水平持续下降。文章以促进全省产业合理布局为目标,提出加快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双转移”政策;动态效率;广东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5.033

1 引 言

1978年至今,广东省GDP年均增速达到12.6%,高出全国水平3%,总量水平在全国一直占据首位。如此的高速增长的来源是否可持续呢?一方面,广东省经济增长依赖于低附加值的劳动集约型产品的出口,以及依赖于外商投资的大量注入,同时还有环境和资源的大量消耗;另一方面,由于地理区位差异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区域差异。

在此背景下, 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果断实施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战略,通过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优势互换,力求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那么,政策实施以来,效果如何呢?文章以经济的动态效率理论为出发点,评价广东省经济资本投入的效率问题,通过对比改革前后的动态效率变化,分析政策效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2 动态效率理论

动态效率是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的动态效率是指从长期增长的动态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储蓄是否与最优经济增长所要求的儲蓄水平相一致 (Abel等,1989)。理论界最早研究动态效率的是 Samuelson(1958)的世代交叠模型(OLG),它假设人的寿命分为青年和老年两个阶段,并阐述非帕累托最优均衡的可得性,戴蒙德(Diamond,1965)的OLG模型,则阐明竞争市场中资源分配同样可能存在过度资本积累的非帕累托最优均衡,鉴于此,个体可以通过降低过度的资本积累,用于提高当前的消费,获得个人效用的提升,而此种跨期的均衡状态即为“动态无效率”。当实际经济运行处于由黄金律所要求的路径上时,消费给个体带来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因此,如果实际经济运行偏离了最优增长路径,政府应该通过适当地采取干预措施,使经济运行重新回到最优路径上来。

3 广东省经济动态效率的测度

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数据可得性等因素,文章采用Abel等(1989)提出的AMSZ准则来进行动态效率的测度,该准则是在戴蒙德的OLG模型基础上,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推导出判断经济动态有效的条件为总收益大于总投资。公式如下:总收益=GDP-劳动者报酬,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净收益=总收益-总投资。

根据其变化趋势划分成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对比前两个阶段的GDP增速和投资率不能看出投资贡献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显然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在“双转移”政策实施前的两个阶段,广东省经济动态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双转移”政策实施后的第三阶段,动态效率指标出现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推动转移的过程中,投资率虽然有所增加,但由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总收益增速明显放缓,因此,净收益水平持续下降,但仍在有效区间内。

4 “双转移”政策效果评价

在促进全省产业合理布局的大背景下,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各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发力。

4.1 珠三角GDP占比下降,增速放缓

经济在经历了90年代相对低速之后重新走上较快增长轨道,2000年以来,珠三角在全省经济总量的占比持续增高, 最高时2007年占比突破80.0%。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东省经济经历了一轮较快增长后的被迫下行。2008年开始下降,最低时2014年比重降到78.9%,同期,粤东西占全省GDP比重分别为14.8%,比2007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粤北山区比重保持不变。从2000年到2008年,珠三角地区GDP增速一直高于粤东西北地区,差距在0.6个到6.9个百分点。自 “双转移”政策实施以来,产业转移带动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反超珠三角地区,这也是广东区域相对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十二五”珠三角增速明显下降,仅为8.7%,分别低于全省和粤东西北0.2个和1.0个百分点。但由于两地总量差距过大,区域绝对差距仍在扩大。

4.2 区域产业结构改善

随着 “双转移”政策的持续推进,省内各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均得以改善。珠三角产业结构层次持续升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比优势显著,粤北地区第二产业进程加快,产业转移效果显现。2000年,珠三角主导的第二产业占比高出第三产业0.6个百分点,而政策实施以来,到2015年,珠三角第三产业占比反超第二产业11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效果显著。粤东西北地区三次产业占比分布达到38%、42.1%、44.7%,与2000年相比,粤西、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均有近10个百分点的提高,而粤东地区的升级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

5 结 论

广东经济在 1992—2016年处于动态效率有效区间,“双转移”政策实施以前,经济动态效率经历了快速增长期,但在2008年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近年来受益于对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其经济增速加快,但与珠三角地区总量差距过大,区域绝对差距仍在扩大。

因此,提出进一步加快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的相关建议:加强产业布局的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产业功能性转移,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继续加强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加大各级政府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宪. 基于AMSZ标准的中国省域经济动态效率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84-95.

[2] 李景睿.广东经济动态效率演变轨迹及原因探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6):22-27.

[3]N VOL. Assessing dynamic efficiency: theory and dvidence[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9(56): 1-20.

猜你喜欢

广东省政策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制冷学会团体会员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
广东省粮食局 加强地方粮食安全保障立法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