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中的行走——电影《无姓之人》匹配剪辑技巧研究

2018-11-19罗光耀

记者观察 2018年14期
关键词:段落时空空间

文/罗光耀

本片导演雅克·范·多梅尔曾经这样表述自己的电影理念:电影的意义旨在表现复杂的事件与深刻的情感。而我们欣赏到的影像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无姓之人》庞大而华丽的剧情中,我们能够解读出的每一个故事意义似乎都不是正确的答案,但连接电影中多个时空的道路却只有一条,我们解读影像本体的方法也唯此一个:最基本的匹配剪辑组接了不同时空的动作,构建了不同维度下的事件。正是基于匹配剪辑,复杂的事件得以展开,深刻的情感得以宣泄,它像是导演的脚步,使我们随之在时空中行走。

匹配剪辑,主要应用在场景的转换中。两个不同场景的镜头在内容相似的基础上便可以进行匹配连接,如画面中图形、动作、声音的相似,也可以通过中性空间、景别大小的不同、视线的变化来进行匹配连接。这种匹配剪辑的目的是通过镜头间的相似性或连续性,让观众忽略时空的跳跃,使故事的发展具备视觉上的连续性,进而达成心理上的合理性。

在《无姓之人》开篇1分30秒的时间内,导演连接了五个大的时空关系,这些场景时间不同,空间也不同。匹配剪辑弱化了这些不同,稳定了时空关系,使多维度的叙事成为可能。通过匹配,我们得到了视觉上的合理,并有限度地忽略了情节上的不合理,另外动作匹配的运用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在影片的另一处时空结构中,匹配剪辑也起着决定作用。这种时空关系具有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在影片的教堂段落,主人公在相同的地点、连续的影像时间内,与三个不同的女孩举行了婚礼。从女一到女二的过渡,导演使用了中性空间与特效转场。忽略特效转场不论,镜头运动到肩膀上,产生了类似于黑场的中性空间,从而主导了镜头的连续性。这种利用中性空间的匹配也被称之为挡黑转场。这种相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事件展示,非常容易带来剧情上的混乱,而在匹配剪辑的作用下,时空的枷锁被打破,剧情浑然一体,主人公在一条时间线上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及命运走向。

在影片的整体结构上,导演大量地使用了平行剪辑来表现主人公的不同命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在电影中,表现“人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一个常见的主题。提克威的《罗拉快跑》也在试图利用平行结构表现命运的不同抉择。与上述影片相比,本片导演的表述更加多样,更加复杂。复杂的剧情带来了空前惊人的时空结构,大量的平行事件需要更有效的手段来保持剧情的稳定。匹配剪辑作为节点发生在各个事件的相接处。在火车站离别段落中,导演通过匹配剪辑为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不同选择:跟随父亲留下,又或是和母亲一起远走他乡。这两个事件的平行关系由一组简单的匹配完成。在父亲的一个特写加一个近景之后,时间偷偷地发生了逆转,通过景别匹配和视线匹配的作用,下一个镜头回到了孩子奔向火车的近景,进而向观众展现了事件的不同结果。在另一个偶遇的段落中,导演同样利用匹配推动了事件的发展,主人公与久未谋面的心上人相遇,两人已形同陌路。主人公拿出钱包里的照片,通过图形图像的相似匹配,时间再次回到从前。同样通过图形图像匹配的还有随之而来的另一个平行段落:镜头从年少的主人公身上拉至城市的全景,这张全景照片最终出现在了主人公故乡的家中,另一个故事在匹配的推动下自然地发生了。上述的图形图像匹配在商业电影中可以找到大量的范例,如《阿甘正传》中从阿甘到电影资料片中的相似人物,《公民凯恩》中从书信上的墨点到雪地中的凯恩等等,这些基于匹配的平行结构手段,丰富了观众的视觉感受,强化了导演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完成了从简单事件向复杂事件的迈进。

“主人公出生,主人公死亡”,用这一简单说辞去概括大部分的电影内容,或许都不为过,而能带给我们思考与感动的是在出生与死亡间的复杂变化。历经这一系列的复杂变化其实就是在剧情的时空中行走,我们从主人公的过去走向主人公的未来,如果没有匹配剪辑,我们只能选择停留或跳跃,而当匹配出现,我们便顺着它蜿蜒向前,去看故事中的人情过往、爱恨离别,去看导演走过的电影世界。

猜你喜欢

段落时空空间
趣味•读写练 答案
跨越时空的相遇
空间是什么?
【短文篇】
创享空间
心理小测试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