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良助人是我家的传家宝

2018-11-19邱洲亮广东信宜

清风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太婆老爷爷爷爷奶奶

文_邱洲亮(广东信宜)

我公祖因生活困苦留下太婆和爷爷在乡下,带亚祖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割胶谋生。公祖勤奋、又孝顺,想方设法做工赚钱又省吃俭用寄回来给太婆盖房子。花了公祖他们六七年辛苦赚的钱盖起的大房子惹来伯公祖一家的贪婪,伯公祖一家欺负我太婆爷爷两婆孙,耍起野蛮,以分家的名义将太婆和爷爷赶到了放杂物的烂瓦屋住。村民与亲戚觉得欺人太甚,要为我太婆讨回公道。我太婆心善,不愿吵架,怕伤了兄弟的情分,也不肯告诉公祖。两年后来自同镇的村民的家信里提到,公祖才知道此事,他听从太婆的劝告,没有和伯公祖吵,又辛勤赚钱重新盖房子。

太婆既当爹又当妈,独自拉扯爷爷长大,艰苦日子让太婆爷爷有一颗更易体谅穷人的心,虽然后来公祖寄钱回来生活无忧,但总怀有一颗和善的心。

一辆自行车和两大磅猪肉

20世纪五十年代,爷爷到广州华侨商店提了一辆黑加露牌自行车和一台日本产的缝纫机回来,当时全县只有两辆自行车,这一台28寸前头有一盏大灯的男式自行车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远近家喻户晓。老一辈的村民现在看到挂在我祖屋墙上父亲和姑姑与这台自行车的合影照片,纷纷禁不住指着这辆自行车的照片动情地说,爷爷用它载了哪一个村,哪一户,谁谁到镇上、县上看病。20世纪五十年代,没有柏油路,没有电灯,从我家到县城三十多公里,有时村民半夜得了病,急急地来找爷爷,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或前一天干活多累,爷爷都二话不说,迅速打着电筒载着有病的村民到镇或县城治病。三十公里弯弯曲曲的山路,回想当年,爷爷靠人力骑着自行车,载着有病的村民来回两趟,我可以想象到爷爷双脚蹬车爬坡上岭的吃力,但从没有听爷爷抱怨过辛苦、累。村民回忆,爷爷没有收过他们一分钱,还买面包、馒头给贫穷的村民填肚。几十年过去了,爷爷也不在了,老一辈的村民还是对爷爷充满感激之情。

20世纪六十年代,公祖在南洋寄了两大磅猪肉回来。那个时期人们吃不饱,甚至一个月尝不到半点油腥味。两大磅从千山万水的南洋寄回的猪肉,家人不舍得吃,便将其藏在屋顶的棚架上。实在饿得不行,就倒一点油煮菜,一两星期才舍得拿一小块出来,煮给太婆和正在长身体的父亲和姑姑,爷爷奶奶就捡点肉末尝下油味。有时亲戚饿,来家里要米,太婆就给一块肉一点油让他们带回家,父亲和姑姑每次都看得直流口水,望着亲戚走了好远都不舍得收回目光。公祖寄猪肉回来的那年春节,太婆给村每户分一块猪肉,由我父亲逐家送上门,后来村里的人常提起八九岁的父亲送猪肉时不停吞口水的情形。当时人人都饿,油光发亮的五花肉就在眼前,父亲还正是贪吃的年龄,父亲就这么乖,听家里吩咐,一户一户送了一块又一块猪肉。父亲有一百个心愿想吞了这些猪肉的,在那个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日子,一个未懂事的孩子肯一步一步送走到嘴的肥肉,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来抗拒这诱惑?作了多少思想斗争,才能让父亲走过那一步一步分肉的路?现在我们每次回老家,村民来串门,看到我祖屋棚架那两个陈旧的猪肉磅,他们都不禁回忆那些陈年旧事,他们说,在那个穷得没米下锅的时候,我家的米、我家的油、我家的东西就成了他们内心最后一根求生的稻草,也温暖了他们凄风冷雨的日子。

爷爷的十六个铜碗

我家就在207国道边,我从懂事开始,就记得不断有衣衫褴褛,皮肤黑黝的人上门乞讨。刚见到他们我总是吓得哇哇大哭,爷爷奶奶一边耐心哄我,一边牵着我的手递粥饭给乞讨的人,待他们食饱,再塞上几条番薯、玉米,然后难过无奈目地送他们走远。那些年,我家的自留山、自留地、屋边、田边连地缝都种满了番薯、木薯、芋头、玉米这些农作物。每天煮一大锅杂粮,这样是为了有乞讨的人来了,能随时给他们填肚子。爷爷奶奶还吩咐我们每晚喂鸡鸭都要夜点,喂前望望大路前方是否还有乞讨的人;还交待我们平时要留出几只蛋,以防乞讨的人来到没粥饭没杂粮,还能煮两只蛋给人充饥。一年到头,村里最迟喂鸡的是我们家,附近种最多农作物的也是我们家。

有时乞讨的人的碗不干净,爷爷奶奶就让我们帮他们把碗刷冲干净再装粥饭。有次来了一个患了帕金森综合征的老爷爷,他乞讨的碗已烂了一大块,装不了多少粥饭,不小心还会刮伤嘴。我爷爷看到后满脸难过,默不出声地打开柜子,拿出一只过年过节才拿出来盛饭菜的铜碗给老爷爷。我姑姑看到后马上把铜碗抢了回来,一向听话温顺的姑姑和爷爷吵了起来,紧紧捂住那只铜碗,就是不肯给手上的铜碗,要拿一只瓦碗给老爷爷。我第一次见到爷爷呼喝姑姑,爷爷说,老爷爷手颤,瓦碗易摔烂。那年头讨一碗稀粥都不易,讨一只碗更难。爷爷坚持给一只铜碗给老爷爷,还装了一点煮好的番薯、玉米和几只鸡蛋给他,扶起老爷爷走到村口,才难过地走回来。

我后来才知道,那十六个铜碗是公祖从马来西亚寄回来的。公祖在世时,家里在中国、马来西亚共有十六个家庭成员,铜碗马来西亚一套,中国一套。过年过节中国、马来西亚的家人就拿出来用于吃饭,公祖意在一家以这种方式团聚。因此这十六个碗,家里一直当作宝贝,爷爷送一只给别人,姑姑当然舍不得。但爷爷的善良,让铜碗一只一只地离我们而去了。到1983年,16个铜碗都被爷爷送给了年老的、有残疾的乞讨人了。

1997年,在马来西亚的亲人第一次回国。准备开饭时,四公要爷爷拿出那套公祖寄回的铜碗吃饭。当听到爷爷将铜碗全部送人时,四公霍声站起来,指着爷爷就骂:“败家仔,不孝子!”家人和族人急忙解释。四公听了后感慨地对爷爷说:“当年父亲每次接到你来信,就买吃的、用的,还四处捡人家的旧衣物,大包小包寄回中国。”平时父亲却严厉要求他和几个姐姐省吃俭用,惹得他们几姐弟一致认为父亲偏心中国的大哥,对不曾谋面的中国大哥非常不满。“我们姐弟怪父亲偏心大哥,在父母不在的二十年里冷落你,不和你联系。如果不是老了,想家了,今次回来,将会一生误解父母偏心于你,会以为你是个贪心的大哥。”四公当着众人拉着爷爷的手敬了爷爷一杯酒。四公当年就请爷爷到了马来西亚,让爷爷用那十六只铜碗盛满饭菜拜祭公祖、亚祖。

天平会向善良的人倾斜

我家里那台缝纫机,只要爷爷奶奶在家,就从来没有停过踏踏的声音。之前村民用针缝衣服,清清晰晰的针线又别扭又难看。有了缝纫机后,村民便喜欢拿衣服来给爷爷奶奶缝缝补补。爷爷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奶奶穿针引线缝纫成了我家夫唱妇随的风景。开始,我以为缝衣服有工钱,可以买糖解馋。可是爷爷奶奶不止免费帮村民缝补衣服,还热情地请他们吃粥饭、吃粑粑。这样,他们再叫我穿针剪线我就不乐意了,爷爷奶奶就教导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别做一个计较的人。

爷爷去世后的第三年,我和奶奶到乡政府办事,要填一张家庭资料的表。乡干部说了一句:“你爷爷立新是一个好人。”一句语含双关的话,不止让奶奶一直的担心放下了,还让我知道,好人、坏人心里都有一个天平,谁都无法担保方圆几十里没有坏心眼的人,但即使他们有坏心眼,天平也会向善良的人倾斜的。

海叔由于本性善良、勤奋,让他赢得一个港商的青睐,对方把大陆的代理权给了海叔,使海叔在上海的事业渐渐有起色,并且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奶奶没有要求过海叔给她买好吃的,好穿的,而是一再叮嘱他要善良处世,力所能及助人。奶奶读书不多,不懂豪言壮语,不会长篇大论,她用最简单的言传身教,教育子孙以善为人。

海叔也听从爷爷奶奶的教导,秉承善良、守信为人做事,因此公司业绩在金融风暴和电商冲击下都能保持稳定增长。最让家人欣慰的是海叔不止守法营商,还默默资助失学儿童。

奶奶去世时,海叔坚持让奶奶葬在爷爷旁边,让爷爷奶奶在天堂一起看到回家的路。在海叔艰难创业一家困顿时,爷爷在天堂可以看到回家的路;在海叔事业有成生活丰衣足食时,奶奶也可以在天堂看到回家的路。村民说这是善良种下的因果。

近年,包茂高速、洛湛铁路恰好经过我家门口,征收了一些山、田、地,国家会给予不少的金钱补偿。但我们读书毕业离家二十年,家里的山、田、地一直留给村民随意耕种,对山界、田界、地界根本就模糊不清。有些乡里村民比较贪心,想占我们家的山、田、地。谁知工作人员来丈量当天,本乡的老人、外乡的老人来了十几个帮我们认山界、地界,根据老人清楚确认的地砌石头、挖分界留下的位置,让想趁机占山地的人无话可说。老人们向人解释,当年他们来帮我家做工时,因为爷爷奶奶平时善良好客,他们内心感激,总想尽心回报爷爷奶奶,所以帮我家干活做得特别细致周到。正是老人的好心让我们免去了求证的难堪,安稳地领到了国家给予的大笔土地补偿。我们感谢这些老人时,他们却感激太婆、爷爷奶奶以前给予他们的热心帮助,我家人的种种善举他们都记在心里。

过了一辈又一辈,我们还能享受到祖辈种下的善良之福。感谢祖辈善良为人的同时,我们更要向后辈继续传递善良助人的家风。

猜你喜欢

太婆老爷爷爷爷奶奶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老爷爷和音乐蘑菇城
细致描写 借物抒情
看望爷爷奶奶
共享
我送老爷爷回家
太婆的笑容
妈妈的孝心
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