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群众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可躲

2018-11-19发自江西南昌

清风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旧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文_本刊记者(发自江西南昌)

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工作意见》明确了重点整治的四个方面十二类突出问题,其中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强调要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胆敢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的干部就要整治

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工作意见》举例:“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颐指气使。”这些现象,是严重脱离群众甚至侵害群众利益的恶劣行为,对此中央明确要求,一定要坚决整治。

记者查阅《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发现,该条例明确界定了“工作态度恶劣”的范畴:“在工作中态度冷漠、生硬、蛮横、粗暴、语言粗俗,刁难、训斥行政相对人或者与行政相对人发生争吵,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对照之下,一些公务人员在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时,表现出的不耐烦或冷淡甚至嘲讽的语气,虽然被个别人认为是其“性格”问题,但其实正是漠视群众利益的表现。

事实证明,很多对待群众简单粗暴的干部,在自律、作风方面也往往是屡屡违规甚至触犯法律的。比如,山东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原书记、管委会原主任胡廷金就是此类反面典型之一,他被依纪开除党籍和公职,在其处理通告中,就有一句“严重违反群众纪律,对待群众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严重违反群众纪律,对待群众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外,经查,胡廷金还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方面的利益并收受财物;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配偶收受对方财物,利用职权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公款送礼,搞钱色交易;插手干预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严重违反生活纪律,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索取、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每一条,都是剑指此类反面干部的阴暗面。

“对干部而言,对群众态度如何绝不仅仅是个性问题。”新华社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对群众吆五喝六、横眉竖目。反思近年来一些地方、单位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情况,背后都有个别党员干部对群众“简单粗暴”的影子,不仅使矛盾不能及时化解,甚至把“小事搞大,大事搞炸”。

“脸好看”还要“事好办”

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工作意见》还举例指出,在一些地方,便民服务单位和政务服务窗口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政务服务热线、政府网站、政务APP运行“僵尸化”。这同样也是要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

“门好进脸好看,办事缘何依旧难?”新华社记者在调查海南部分窗口单位后,发出了这样的质疑声。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窗口单位仍有“软钉子”现象:门好进,脸也不难看,但事情却不好办。比如,考驾照,指纹录入窗口距离考场有20分钟车程;退休申报需要多次跑腿,卡在哪个环节搞不清楚;恢复外省手机号,必须本人到外省网点现场办理。

诸如此类,群众觉得“事难办”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少。这样的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去整治,即使群众去办事时觉得机关单位“门好进”了、办事干部的“脸好看”了,但往往还是觉得“事难办”。因此,群众需要的,不仅是“门好进”“脸好看”,还要“事好办”,这才是真正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应有的姿态。

在采访中,不少群众对本刊记者表示,对于机关单位尤其是窗口服务型的部门,近年来他们确实发现有了可喜的变化。“原来我们去办个事,令人头疼,要么办事的干部对我们爱理不理的,要么根本就找不到人。一问,要么是开会去了,要么去调研去了。但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办事干部的脸色好看了,对于办事群众也变得热情了。”在一次采访中,一位群众向本刊记者反映:“我们也知道,干部作风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只希望以后群众去能够好办事,这是我们对基层干部起码的要求。”

对此,采访中,多地纪检干部也向本刊记者表示,对于群众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直观的或“变种”的“四风”问题,纪委监委会严查不松劲。“对顶风违纪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快办,并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同时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近来,各地通过不断丰富监督检查手段,通过常规检查、大数据筛查、群众监督等方式,密切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动向,其目的都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严防“四风”反弹回潮。

对顶风违纪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快办,并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同时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新官岂能不理旧事

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工作意见》举例称,“对一些地方官员来说,走马上任之后,信奉的是所谓‘新官不理旧事’那一套歪理,这样的干部往往言而无信,重招商轻落地、轻服务,影响营商环境。”这也是要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之一。

《人民日报》曾以“推进发展转型不能‘新官不理旧事’”为题,刊文强调,一些地方出现“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的怪象,认为追求“任期政绩”才是“算在自己头上”的政治资本,接续前任的规划岂不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种错误思想,让一些领导干部热衷另赋新篇、重起炉灶。一些城市,一届一个规划,新城芳草萋萋、成为空城,那边又开始大兴土木、大拆大建;一些地方,一任一个思路,旧产能还没消化,新项目已经引进,“新官不理旧事”,让转型发展“东一榔头西一棒”。

“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无可厚非,上一任的举措如果不符合当前实际,也应及时纠正;但不能为了出政绩都要自己另搞一套。各级领导干部不妨想一想,实现转型升级,关系地方发展全局和未来方向,怎能像儿戏一样改来改去?如果一任市长一张蓝图、后任急于否定前任,发展如何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官不理旧事”现象对转型发展的巨大危害。

湖南省在治理“新官不理旧事”方面,拿出了很多力度颇大的措施,起到的效果也很明显,这从湖南省从严治党、依法治理方面就可见一斑。比如,记者近日在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采访,就了解到了一起“以新官不理旧事为由拒付货款,村民起诉获得法院支持”的案例。被告某村委会三年时间里在原告田某(某镇邮电局的一名临聘人员)处订阅报纸,三年共欠原告报刊费1409元,并向原告田某出具了一张条据。后来,该村村委会换届,原告多次找被告某村委会催要此款,被告某村委会却以“新官不理旧事”为由拒付款。原告田某向湘阴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某村委会向原告田某支付货款1409元,湘阴县人民法院一审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在全国各地,治理“新官不理旧事”现象都在进行中。辽宁省严查招商引资中的“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兑现、服务不到位、吃拿卡要乱作为等行为,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以来,辽宁全省在深入开展的专项整治“四风”“办事难”“特权车”行动中,全面梳理政府失信相关事项,对拖欠工程款、未及时供地等问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按照“一事一策”原则逐一制订整改计划;省政府还要求各地对30%以上新引进项目进行抽查,重点检查超职权承诺情况,严防产生新的政府失信。

江西省对一些地方官员“新官不理旧事”现象也敲响了警钟。记者在江西采访时也对当地的举措进行了初步了解。时任江西省鹰潭市委书记陈兴超(现任江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曾在该市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上如是说:“如果我们的政策朝令夕改,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就不可能招得到商、引得到资。为此,要在积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同时,更要建设诚信政府,坚决杜绝政府出现不兑现承诺、‘新官不理旧事’等行为,始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猜你喜欢

旧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农耕旧事十二韵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城郊旧事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58起典型案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